孟晚舟走出飞机那一刻,无数中国人在欢呼雀跃。

他们不仅仅是为孟晚舟和华为的坚韧欢呼,更是在为中国科技的新起点而欢呼。

一场新的暗战,已经开始了。

1

晚舟归来

2021年9月25日,注定载入史册。

这一天,整个中文网络被一个名字刷屏了:孟晚舟。

9月24日,作为华为首席财务官的孟晚舟出席了纽约联邦法院的视频聆讯,并与美国司法部门达成延期起诉协议,加拿大政府律师随后向温哥华法院申请撤销将她引渡到美国的要求,最高法院批准了这一申请。

孟晚舟得到当庭释放。在被加拿大扣留近三年后,孟晚舟于9月25日晚上,乘坐中国政府安排的专机抵达深圳宝安国际机场。

当一身中国红的孟晚舟走下飞机那一刻,网络直播里被四个字占满:欢迎回家。

眼含热泪的孟晚舟,激动到哽咽:

经过1000多天的煎熬,我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晚舟归航,所有人都可以长舒一口气。这三年来,孟晚舟和华为顶住了压力,以不认罪、也不认罚的坚决态度,抗争到了回国的这一天。

这着实是煎熬的三年。

2018年12月1日,华为副董事长兼CFO孟晚舟乘坐国泰航空838航班从香港起飞,目的地是阿根廷首都布宜诺斯艾利斯,她要去主持华为阿根廷代表处的会议,制定于2019年1月开始实行的改革方案。

没有人意识到,危险正在向她逼近。早在孟晚舟阿根廷之行的三个月前,美国纽约东区联邦法院就对她发出了逮捕令,原因是华为涉嫌违反了美国对伊朗的贸易制裁规定。

那一天,是G20集团二十国峰会第13次会议的第二天,加拿大总理特鲁多收到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即将逮捕孟晚舟”。

就这样,大国坐在桌上谈判之际,孟晚舟在加拿大温哥华机场被拘留,关进了监狱。

再然后,是一场漫长的博弈。

乘坐着国家安排的专机、飞过国家精心安排的航线(特地避开美国空域),孟晚舟回到了祖国。

有人说,英国没有从美国手中拿回苏伊士运河,苏联没有在美国手中保住古巴,法国没有从美国手里救回阿尔斯通,但中国,成功救回了孟晚舟。

这不仅是华为的胜利,更是中国的胜利,难怪孟晚舟被释后发出心声:

我的祖国和祖国人民对我的支持和帮助,是我走到今天最大的支柱!

还好,纵使一路猿声不住,轻“舟”也已过万重山。

2

华为的1028天

从孟晚舟被加方警察带走盘问的2018年12月1日,到孟晚舟被当庭释放的2021年9月24日,刚好是1028天。

这1028天里,孟晚舟被拘禁、被盘问、被戴上电子镣铐;而华为,被封锁、被打压、被制裁。他们的命运,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但回过头来看,无论是孟晚舟还是华为,都没有被打倒。逆风之下,他们反而变得更加坚韧。

就在孟晚舟回国的同一天,2021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榜单在湖南长沙发布,华为拿下了三个“第一”:

连续六年蝉联500强榜单的第一名;

中国企业500强研发投入第一名;

中国企业500强发明专利数第一名。

过去的2020年,华为的销售收入达到人民币8914亿元,净利润为人民币646亿元。

这一年,华为位列《财富》全球企业500强第49位。同期的阿里排在第132位,腾讯排在197位。

在华为面前,不管是BAT还是TMD,依然还是弟弟。

在经历外部四轮打击之后,2021年被认为是华为生死存亡的关键年份。但在8月6日的2021年上半年财报里,我们却能看到一个不甘屈服的华为。

3204亿元人民币的销售收入,9.8%的净利润率,尽管同比去年有所下滑,但受益于我国5G及千兆网络等新基建的发力,华为在国内市场依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在孟晚舟被拘留的1028天里,华为在多个领域依旧实现了突破。智能汽车、鸿蒙智慧生态、5.5G、千兆光宽、华为云等,都在进步。盒饭财经甚至梳理了这三年来,华为的大事记,孟晚舟不在的1028天里,华为也在不断前进。

▲图源盒饭财经

这,就是“中华有为”的韧性。

3

孟晚舟回国,是一个新起点

必须要明确的一件事情是,孟晚舟回国,并不意味着华为的平安。

华为的遭遇,根源于2018年初以来的中美贸易摩擦。这场经济领域的战役,逐渐蔓延到了科技、金融、地缘、意识形态等领域。

经贸领域,加征关税规模不断扩大、税率不断提高;

金融领域,发起对中资银行的调查,强行认定中国为“汇率操纵国”,阻止中资企业赴美上市;

科技领域,那就是打压华为、中兴、海康等高科技企业……

而扣押孟晚舟,就是美国向中国施压的关键筹码,就像当年美国搞垮法国的阿尔斯通那样。可惜的是,中国不是法国,华为也不是阿尔斯通。在5G被打压、手机芯片被断供、子品牌荣耀被迫卖身的黑暗时刻,华为贴在食堂的那张画令人动容——

正如罗曼·罗兰的名言:伟大的背后都是苦难。

无论是孟晚舟事件还是贸易战,其实质都是美国试图阻挠甚至打断中国的发展进程,从而遏制中国崛起、维护美国霸权。

可以预见,孟晚舟回国,绝不是终点,而是中国科技强国的起点!

在未来,引领社会变革的力量是以半导体、人工智能、航空航天、生物技术、光电芯片、信息技术、新材料、新能源、智能制造等为代表的战略性新兴产业。

在这方面,我们和发达国家还有着很大的距离。2020年,在《福布斯》杂志发布的第18期“全球上市企业2000强”榜单中,美国587家上榜企业中,以IBM、苹果、英特尔、强生等为代表的“硬科技”企业约107家,比例高达18.2%。

在基础电子信息领域,他们有英特尔;IC设计领域,他们有博通、高通、英伟达;基础装备领域,他们有通用电气;新材料领域,他们有杜邦、3M、康宁……

反观中国,我们有“宇宙第一大行”,也有百度、腾讯等互联网巨头,但就是缺少“硬科技”企业。

美国商业专利数据库(IFI Claims)发布的最新专利报告中,截至2020年1月2日的全球250个最大专利持有者中,排名前十的分别是三星电子、IBM、Canon、通用电气、微软、博世、松下、西门子、英特尔和LG电子。

中国没有一家企业进入前十名。

在光刻机、芯片、激光雷达、高端电阻电容、航空钢材、核心算法、光刻胶等关键领域,中国频频被人“卡脖子”。

一个经典的例子是,3家美国公司垄断了全球手机和个人电脑的操作系统。2017年,安卓系统市场占有率达85.9%,苹果IOS为14%,其他系统仅有0.1%。这0.1%,基本也是美国的微软的Windows和黑莓。

中国手机厂商免费使用安卓的代价,就是随时可能被“断粮”。


再比如,中国机床水平,比西方发达国家晚了30多年的时间。

温州有一家机床制造商,它的图纸居然是来自日本二十年前已经过时的专利。

一个现实是,在底层技术的积累上,我们从未真正从“生存”模式中走出。无论是芯片、操作系统,还是网络,我们仍深深依赖着西方世界的技术。

只有一家华为是远远不够的,我们需要更多的华为,去到世界核心科技的战场上攻城略地、抢占制高点。

这场战斗,才刚刚开始。

4

尾声

打压华为,并不是美国的真正目的。

美国的真正目的,是为了遏制2025计划,遏制中国制造全面升级,遏制我们向高端制造业进军的步伐,遏制我们产业升级转型的节奏。

归根结底,这是由于美国的核心利益都在这些高端制造业上,我们的产业升级转型,实际上就是在挑战美国的核心利益。

在这种问题上,双方都不可能妥协和退让,谁退了就意味着让出未来几十年的全球发展主导权。

所以,我们未来的出路只有一条,那就是自力更生。这样我们才能把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才能自强不息。

这注定是一场艰难的战役,但中国不会退缩。

很多行动已经开始了。资本市场上,宁族正在打倒茅族,当茅台跌崩的时候,人工智能、新能源、光伏等行业迎来了政策的春天。

9月2日晚,在最高层的亲自宣布下,蛰伏了15年之久的北京证券交易所,终于面世。有人甚至说,这就是未来中国的“纳斯达克”。

而北交所的核心意义之一,就是对高精尖技术的支持。为核心科技让路,是近期很多政策的主线。

2020年5月15日,华为遭遇禁令一周年之际,大洋彼岸的美国再次作妖:

只要采用美国技术、设备的公司,要想和华为做生意都要向美国申请。长臂管辖之广,简直堪比五指山。

华为回应了一篇图文,配图别具深意。

这是伊尔2号,是当年苏联重要的空军力量,它由苏联工程师们在西方严密的技术封锁中自主研发诞生。伊尔2号在苏联卫国战争中表现惊艳,作战力和生命力都很强,被誉为“红军的空气和面包”。

这足以表明中国的决心。

英雄自古多磨难,除了胜利,我们别无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