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杰

编辑:王思思

风品:丛林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潜能与短板交织,注定了新势力不缺话题。

伴随新一轮财报季,新能源车企的中场战事逐渐清晰。

01 “二哥”咄咄升势 王者野望

8月26日,小鹏汽车发布第二季财报:总收入37.613亿元,较2020年同期5.908亿元增长536.7%。环比一季度的29.509亿元增长27.5%;季度车辆交付量17398辆,同比增长439%,环比增长30.4%。

汽车销售收入35.844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5.411亿元增长562.4%,环比一季度的28.103亿元增长27.5%。

截至2021年6月30日,小鹏汽车现金和现金等价物、限制性现金、短期存款、短期投资和长期存款为328.712亿元。这还不包括上月小鹏汽车在港上市的158亿港元融资。

种种利好数据,也让舆论不乏遐想。一直以来,蔚来、小鹏、理想被誉造车新势力三强,蔚来的总营收销量一直压小鹏一头。何时进阶王位,应是热度话题。

尽管对比蔚来同期总收入84.48亿元人民币、21896辆交付量,小鹏汽车依旧有不少差距,但“二哥”的咄咄增势让人不免遐想。

今年7月蔚来交付7931辆汽车,较6月的8083辆环比下降1.88%。小鹏汽车同期交付量为8040辆,环比增长22%。且蔚来收入127.2%的同比增速,也远不及小鹏汽车的439%。

第三季度或还有大惊喜:小鹏预计交付量将在21500至22500辆之间,同比增长约150.6%至162.3%;总收入将在48亿-50亿元之间,同比增长约141.2%至151.3%。

如以上述指标参考,蔚来“王者”地位有被小鹏撼动可能。

02 净亏加剧 “烧钱”换市场?

只是,速度高能背后,发展质量、稳健性几何呢?

并非无端发问,收入规模尚未追上,亏损却已大幅赶超。

数据显示,小鹏汽车第二季净亏11.946亿元,2020年同期为1.46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为7.866亿元;不包括股票补偿费用和公允价值变化相关的优先股赎回权,non-GAAP净亏10.96亿元,2020年同期7.695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6.963亿元。

二季度小鹏汽车经营亏损14.432亿元,2020年同期亏损7.791亿元,2021年第一季度则是9.039亿元。

同比环比亏损均大增, 还是有些出人意外的。

要知道,小鹏汽车二季度毛利率为11.9%,2020年同期为-2.7%,2021年第一季度为11.2%,无论同比还是环比,关键的毛利率都有改善提升。

对比蔚来,二季度毛利率18.6%,汽车毛利率为11.0%,2020年同期为-5.6%,2021年第一季度为10.1%;而其二季度净亏 6.59 亿元,去年同期亏损 12.08 亿元。

可见,随着毛利率提升,蔚来亏损得以大幅缓解。而小鹏在2020年同期亏损不及蔚来十分之一、自身毛利率提升的情况下,当下亏损大幅提升。升降之间,不免让人对其上升高增速稳健可持续性、盈利能力产生担忧。

对此,小鹏汽车解释称,二季度亏损增加主要由于运营费用增加。

所言不虚,2021年第二季度其销售、一般和行政费用为10.308亿元,较2020年同期4.771亿元增长116.0%,较2021年第一季度7.208亿元增长43.0%。

同比、环比双增,主要是支持汽车销售的市场营销、促销和广告费用增加,以及销售网络和相关人员成本的扩大,以及特许经营店销售的佣金的增加。

简言之,小鹏上述业绩提升,更多是依靠销售费用驱动。是否在“烧钱”换市场呢?

另一厢,二季度研发费用同比增长170.0%至8.635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5.351亿元增长61.4%。增加原因是由于研发人员扩大导致员工薪酬增加,以及与车辆和相关软件技术的开发有关费用增加。

更值注意的是,上述两项支出年内或还有激增可能:

小鹏计划在今年增加销售门店至300家,上半年累计增加40家,目前小鹏拥有200家门店。即如计划不变,今年下半年小鹏要实现近百家扩张,成本可想而知。

研发方面,何小鹏曾指出,“今年我们会加快研发,全年的研发支出会达到40亿人民币。”

诚然,新能源车市竞争愈发激烈,研发端投入高低是企业长青基石。但投入大量资金能否有理想成果,研发效率、方向、市场走势、竞品因素等都是考量。

以近期风口浪尖的自动驾驶为例。

随着蔚来ES8陷入自动驾驶(NOP领航状态)致死风波,特斯拉76.5万辆汽车自动辅助驾驶遭美国NHTSA调查等,相应技术研发也受到波及。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秘书长崔东树指出:“当下车企经常会把‘驾驶辅助’包装成‘自动驾驶’,将此当作卖点,从而体现差异化。目前最大问题是消费者对自动驾驶出现风险的意识不足,过度信赖和盲目尝试自动驾驶都是有风险的。今后车企在宣传时不宜把‘驾驶辅助’夸张地称之为‘自动驾驶’,同时也要对消费者详细讲解驾驶辅助的功能,当驾驶辅助功能出现识别误差时,要及时给予消费者提示。”

可见,“自动驾驶”无论技术还是行标实际都不算成熟,车企的擦边球营销对市场产生误导。

在此背景下,小鹏汽车也更改了辅助驾驶系统名称。目前其对辅助驾驶系统的描述是“XPILOT 3.5智能辅助驾驶系统”,此前是“XPILOT 3.5自动驾驶辅助系统”。

自然,“智能”更宽泛些、更有遐想空间。不过“自动”尚且存疑,“智能”又成色几何?能否精准战略卡位呢?

发问不算苛求,正因“自动驾驶”技术不完善,却拥有广大市场需求,才意味着这是行业必争之处。从市场规律看,精准突围者必然享受更大市场红利、竞争优势,夯实价值稀缺性。

8月26日的财报电话会议中,何小鹏还透露小鹏汽车未来产品规划:从2023年开始,小鹏汽车计划每年至少推出2-3款新车型,新车型将同时支持国际市场,无论硬件、软件还是服务。

大视野,也要求小鹏汽车研投更为精准前瞻,亦意味其相应投入很难下降。结合销售费高企,是否会进一步挤压利润空间,从而加剧亏损、消耗稳健性有待观察。

03 高端路线怎么走?

危机互现、冰火交织中,王者进阶之路并不轻松。

有无破局良方呢?

收入、毛利、交付都有不错表现,改变亏损现状的路线除了提升规模化,就是朝着高端市场进发。

面对红海竞争、及销售费高企,前者征途难度不言而喻。财报电话会议上,小鹏表示,在中国的主力价格区间会从15万-30万元扩大到15万-40万元,使智能电动汽车覆盖更广大的客户群。

向上之心符合消费升级、新国潮大势,值得点赞。然从行业看,往往高端下沉易,低端升级难。小鹏高维突破不可能一蹴而就。

高端基础是高品、高质。往期看,一些品控风控漏洞质疑或是升级拦路虎。

8月26日,车质网投诉编号【634970】显示:我是首批盲订的车主,最近发现小鹏汽车G3车载大屏两个质量问题1,小鸡模拟器不能下载(小鹏将此用作宣传的);2,车载抖音卡顿严重。这两个问题也有其他车主在媒体抖音(晓北-城市私家车)浙江人民广播电台城市之声播出(附件有关材料)。相关问题向小鹏汽车提出后,小鹏投诉客服坐席姓郭,工号8338的工作人员回复,表示此问题与小鹏无任何关系,不愿作出任何赔偿处理。当我要求诉求升级处理,并再次致电小鹏汽车时,小鹏汽车至今无任何回应.....

8月23日,车质网编号【633753】显示:2021年7月购买的车辆,2021年8月19日行车记录仪显示速度低于10km/h,车辆在地库转弯时发生侧滑,激活ABS险些发生事故,后续行车转向不精准。在第一次向小鹏客服提出核查原因时,通知我行车记录一切正常。第二次我告诉他们我有行车记录后,客服才告诉我转弯速度四轮数据不一致,最高车轮速度为16km/h。但这与我行车记录仪还有我的直观驾驶感受相差较大,我有理由相信小鹏汽车向我隐瞒了实际数据信息,可能会对日后行车安全完成隐患。

7月21日,车质网编号【621194】显示:头枕位置设计不合理,颈椎长期处于低头状态,肩颈疼痛,影响行车安全,且异形设计,导致买不到合适头枕托,脖子长期处于悬空状态......座椅长度不合理,正确坐姿下座椅及背板连接处有部分使用不到,压缩了坐垫长度,影响腿部支撑。

......

(以上投诉均通过平台审核)

造车是个技术活、更是个沉淀活,极度考验专业力、敬畏性。价格之余,如何提升造车工艺、驾乘特色、技术优势,让品质更高端,是小鹏汽车红海破局关键。

放眼高端市场,不缺强者不缺新入局者。特斯拉的降价战略更强力搅动市场格局。仰望高端之余,如何守住中低端“大本营”也是王者进阶根基。

据IHS Markit预测,未来十年内15万-25万元的新能源产品市场渗透率将从3%增长到40%。在2030年,这一价位产品将占据约60%市场份额。

基于此背景,目前多数“高端”玩家都已开始不断下沉。

7月30日,特斯拉中国再次下调Model 3标准续航升级版的价格,降幅为1.5万元,补贴后起售价调整为23.59万元。

也是7月,一向热衷高端的蔚来表示将推出全新中低端汽车品牌。据媒体报道,其新业务相关人士透露,蔚来汽车新品牌产品将定位15万-25万元市场。

传统性价比车企更是磨刀霍霍。

7月31日,比亚迪宣布为汉EV新增入门版车型,补贴后售价20.98万元,预计在2021年9月开始交付。

......

04 卡位产业体系 进阶进行时

梳理种种,头顶高增光环的小鹏汽车也有烦恼B面。

庆幸的是,其也在查漏补缺。一些战略动作,值得竞品及行业关注。

8月18日,小鹏智能新能源汽车二期项目在肇庆市高新区正式签约暨动工,项目达产后,肇庆智造基地整车设计年产能将从10万辆提高到20万辆。

公开信息显示,该基地全面按照工业4.0标准打造,拥有贯穿生产全过程的物联网技术和监控技术。旨在打造制造过程高度透明的数字化智能工厂,持续智能电动车市场强劲增长需求。

此外,位于广州的制造工厂进展顺利,预计明年一季度主体完工,三季度实现整车量产。

1500亩的武汉项目也已正式启动,未来将打造成小鹏汽车的首个全球化平台。

市场规模、产品品质,是衡量车企竞争力的重要指标。而两者提升基础,均离不开成熟产业链支撑。产业力相对薄弱,产品力缺乏积淀都是造车新势力的短板,小鹏汽车能迅速搭建自有产业体系,可谓蛇打七寸、奠定了进阶基础、战略价值无需赘言。

涓涓细流,终汇大海。站在行业角度,也正是因小鹏汽车等新势力的不断崛起、不断生长,才避免了个别外资的“一家独大”。国产工业基础体系持续完善,亦是中国汽车产业弯道超车的关键。

冰火交融,出碎瓦、更炼真金。不管小鹏汽车属于哪一种,市场还应给其更多时间耐心。

本文为首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