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3日晚,京东集团发布了2021年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财报显示,2021年二季度,京东集团收入2538亿元,同比增长26.2%,超市场预期的2440.26亿元。二季度服务收入为341亿元,同比增长49.2%。

在收入增长之外,财报的另一个亮点是用户数据,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达5.32亿,较去年同期净增1.15亿,单季新增3200万创下历史最高增量。

从这几项数据就可以看出,京东又拿出了一份稳健的财报,尤其是在新增用户上,在多数平台遭遇用户增长的天花板后,京东能取得这样的成绩,可以说京东的下沉战略是相当成功的。

从2019年开始,京东的活跃用户开始进入到一个快速增长阶段,且不断创造单季增长新高。从单季活跃用户净增长首次超过3000万,到活跃购买用户超过5亿,再一次证明京东依然处于一个上升周期。

1、向上生长

近几年的战略规划与调整,让京东无论是在业绩上还是在价值释放上,都有着令人刮目相看的表现,这也让京东逐渐进入了“收获期”。

前不久,在《财富》公布的2021年世界500强榜单中,京东排名由2020年的102位提升至59位,首次进入榜单前100名。

这主要得益于京东多年来的基础设施建设以及优势能力的持续释放。比如,京东依托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通过智能运营、仓网优化、全渠道履约、C2M反向定制等智能决策技术持续提升智能供应链能力。

与此同时,产业数字化加速转型升级,让京东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能力得到了完美地释放。目前,有超过1000家制造企业借助京东打造的C2M反向供应链提升新品开发能力,未来三年将提升到10000家制造企业;有5.9万家企业在使用京东物流提供的一体化供应链服务,实现了降本增效;1300多家大型企业、超120万家中小微企业在使用京东云提供的一站式数智化技术服务。其中,有超过91%的在华世界500强企业都是京东的合作伙伴。

京东的供应链和数字技术能力正在成为服务于经济发展升级的基础设施,也获得越来越多合作伙伴的认可。比如在此次财报中可以看到,京东物流外部客户收入占比已超50%,通过输出仓网规划、销售预测及库存管理、末端配送等一体化服务,京东物流有效帮助客户提升了供应链效率。可见,京东物流的开放模式得到了市场的验证。

除了为用户降本增效外,京东自身的运营效率也得到了有效提升。第二季度,京东将库存周转天数进一步降至31天,履约费用率降至5.8%,再创历史最优水平。

31天是什么概念呢?以运营效率著称的全球零售业巨头Costco,其最新的库存周转天数为30.9天,沃尔玛为42.7天,亚马逊为44.6天。但是在商品数量上,Costco管理的SKU只有几千个,而京东拥有900万SKU自营商品,是Costco的上千倍、沃尔玛的上百倍。

这样一比较就可以清楚地看到京东的实力。其中的原因,一方面是技术上的持续投入。从2017年初全面向技术转型以来,京东体系已在技术上累计投入近700亿元。财报显示,京东2021年二季度花在研发上的费用就高达37亿元。

另一方面就是基础设施建设。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东物流已经运营约1200个仓库,在全国28个城市运营了38个亚洲一号大型智能仓库;包含京东物流管理的云仓面积在内,京东物流仓储总面积超2300万平方米。

一年时间,京东物流运营的仓库数量增加了450个,这个数字相当于京东从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到2017年十年间的仓库增长总量。

而这些技术能力与基础设施除了促进自身发展升级外,也同样助力行业、产业、合作伙伴的快速发展。有句话说的好,“独行者疾,众行者远”,在经历了独自狂奔的阶段之后,京东更加看重的是长远地发展,开放、合作、共赢才是发展的长久之路。

2、向下探索

从京东的财报中,我们能看到京东新增用户超3200万,其中80%的新增用户来自于下沉市场,而现有的活跃用户当中,超过70%的活跃用户所购买的商品被送达三至六线城市。

这个成绩的取得,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就是,来自于京东近年来持续对三至六线城市深耕基础设施建设,以提升对下沉市场用户群体的商品和服务的触达。

从2019年开始,京东加大了对下沉市场的布局,下沉战略不仅为自身带来了用户数量的提升,也为下沉用户带去了优质的产品与服务,同时也成为助力乡村振兴、带动产业升级的最有力的武器。

2020年,京东提出全面的“奔富计划”——以京东数智化社会供应链为基础,从打造新基建、发展数智农业与物流、促进城乡消费公平、提升乡村治理和服务水平等方面入手,构建农产品高效流通体系,打通农村全产业链条,为乡村振兴提供完整的解决方案。

从“最初一公里”到“最后一公里”,电商平台的持续渗透,产地与销地的打通,建立高效的农产品流通体系,让长期以来制约农产品流通的“小”、“散”、“非标”等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农产品得以快速上行。

与此同时,下沉市场用户的电商消费意识和习惯已经养成。而且,在消费升级趋势下,下沉市场用户的消费已经从价格便宜,逐渐转变为性价比更高的优质产品与服务。正所谓“得下沉市场者得天下”,谁能满足下沉市场的用户需求,谁就能在下沉市场拥有更多的份额。

基于此,京东加大了对下沉市场的布局,尤其是在基础设施建设与服务方面,京东在人财物上都做了巨大的投入。比如在服务时效上,京东物流在2019年对外发布“千县万镇24小时达”时效提速计划,重点针对低线城市城区、县城及周边乡镇,准备对偏远地区的订单实现24小时配送。

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东物流在全国运营超过1200个仓库,仓储总面积超过2300万平方米,服务触达全国超55万个行政村,实现了全国92%区县、84%乡镇的消费者均可享受到“当日达”或“次日达”的高时效体验,并且在今年的618期间,实现了全国超200个城市的分钟达服务。

就连曾经的“不包邮区”——西藏,随着今年6月京东在西藏首个大型智能物流仓的正式启用,让西藏地区越来越多的消费者不但可以享受包邮服务,更可享受到“上午下单、下午收货”的用户体验。

而在远处西北的新疆,从北部的伊犁,到南部准噶尔盆地边缘的喀什地区,再到柴达木盆地腹地的青海省海西自治州茫崖市,京东物流在西北地区已经基本实现业务的覆盖,产品不提价、随服务一起送上门。

极致的用户体验也是京东在市场竞争中筑起的高壁垒,而这些曾经只在一二线城市才有的用户体验,如今也开始走进下沉市场,带动消费升级的同时,也助力乡村振兴。

此外,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东体系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员工数近40万人,较去年同期新增了近12万人,员工薪酬、福利待遇稳步提升。其中很多一线员工都来自乡镇农村地区,为这些地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也体现了京东的企业社会责任。

而从此次财报也能看出,京东继续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员工薪酬福利,在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建设上不断投入,并让利于合作伙伴和消费者,这无疑是以一个长远的眼光来看待可持续发展。

京东经历了前期的快速独行,如今,作为同时具备实体企业基因和属性、拥有数字技术和能力的新型实体企业,京东开始转变战略,以开放的态度与用户、合作伙伴共谋长远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