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经营“添加剂”到主打“零添加”,千禾味业是一家不缺反转话题的企业。

这不,去年还股价业绩双飞、被誉酱油龙头,转眼今年就净利暴雷、股价震荡。

变脸就像龙卷风,所谓何故呢?

01

净利腰斩 广告打了个寂寞?

8月17日,千禾味业发布2021半年报:营收8.86亿元,同比去年7.99亿增加10.82%;净利6581.28万元,大降58.09%,归属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非净利润同比降幅57.16%,跌到6590万元。“扣非”归母净利润下降57.16%,跌到6590.03万元。

对快消企业至关重要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跌幅更惨:同比减少76.79%,从去年同期的1.97亿元,跌至4584.3万元。

连串飘绿数据,透出满满颓势。

酱油龙头股,怎就遭此滑铁卢?

千禾味业表示,净利润减少,主要系报告期内原材料价格上涨导致营业成本增加,以及公司强化品牌建设,加大电视广告投放力度,导致促销宣传及广告费用同比增幅较大。

所言不虚:千禾上半年营业成本5.12亿元,较2020年同期的4.02亿元增加1.1亿元,同比增幅27.39%。公司表示,主要系原材料价格上涨及本期执行新收入准则,将与合同履约直接相关的运杂费、包装费用计入营业成本进行核算。

这也不是一家问题。伴随疫情消逝,经济复苏,今年上半年很多原材料涨幅不小,诸多产业链相关公司都被波及。

另一厢,调味品行业去库存压力依然不小。华糖云商调味品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张力明表示,今年上半年,调味品经销商们的日子不太好过,消化库存很难,有些经销商库存积压已非常严重,还出现了一块钱甩卖产品情况。

而除了这些行业性“风险”,千禾味业自身痛点更不容忽视:上半年销售费为2.3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38.35%,占当期总营收的比重为26%。

细分看,促销及广告宣传费用支出是最大头,达到1.54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13亿元,同比增长279.68%。

如半年报显示,千禾味业于去年11月与江苏省广播电视集团有限公司就2021年第一季度电视广告传播事宜签订相关合同,合同金额5500万元,今年一季度末又签订二季度4300万元的广告投放合同。

尴尬在于,豪投并没带来多理想的效果:上半年投入增加1.13亿,营收仅增不足9000万,是否有赔本赚吆喝感?营收增速更是创下2016年上市以来最低水平,这广告是否打的有些寂寞、得不偿失呢?

实际上,早在今年一季度就有征兆:

营收4.78亿元,同比增长32.91%,净利3988.78万元,同比下滑43.34%。

对于增收不增利,曾有投资者质疑大额广告的必要性。彼时,千禾味业回复是“公司将根据销售受众分布,精准投放广告”。

从最新半年报看,砸广告已经不灵,更非长远之计。

2020年底,千禾味业经销商量为1404个。2021年上半年数量升至1587个,涨幅13.03%,高于营收增速。更多经销商,却换来净利腰斩,是否该有所反思?

02

股价四连跌背后 内外忧患

没有意外,财报发布当日,8月18日千禾味业开盘一字跌停,报22.23元;8月19日继续下跌7.65%,20日再跌9.74%。截至8月23日收盘价18.21元/股,总市值146亿元,四日连跌股价累计缩水20%。相比2月10日的42.73元高点,市值已腰斩。

看预期下菜碟,是资本常态。透过震荡股价,市场不乏观望之态。

公开资料显示,千禾味业原名恒泰实业,成立于1996年,起初主要产品是一种名为焦糖色的食品添加剂,2001年前后向调味品转型;2013 年凭借零添加”、“健康有机”的高端概念、全国化战略,成功打开市场,2016年公司成功上市。

iFind数据显示,2016年到2020年千禾味业营收从7.71亿元升到16.93亿元,CAGR(复合年增长率)21.73%。

乍看增速满满,不愧调料业小白马美誉,然细观亦有隐忧点:

营收增速方面,2016年增速发力,2018年回落,2019年达到新高,2020年有小幅下落。净利增速方面,经历上市三年高增,2019年同比负增,2020年回正,2021上半年又下探。

为何业绩不稳呢?

以2019年为例,千禾味业1.5亿元收购镇江金山寺100%股权。以后者2018年末1122万元净资计,收购溢价达12.39倍,可谓大手笔。

遗憾的是,镇江金山寺业绩不达标,2020年亏损2554万元,导致千味计提8994万元减值损失。

同时,快速扩张的产能也有去化考量:

2021半年报显示,千禾味业投资总额为5.39 亿元“年产25 万吨酿造酱油、食醋生产线扩建项目”已于2021年1月全面竣工。同时,投资总额12.60亿元“年产60万吨调味品智能制造项目”建设周期为2020 年1 月-2024 年12 月,分两期建设,第一期将完成年产20 万吨酱油、10万吨料酒生产线建设,第二期将完成年产30万吨酱油生产线建设。

另一厢,2020年千禾味业酱油销售量20.25万吨,库存量同比增加3.03%,食醋销售量8.25万吨,库存量同比增加28.08%。

追其原因,与行业、自身都有关系。

行业看,截止8月23日收盘,“酱油茅”海天味业股价104.98元,市值4422亿元,相比开年168.12元高点缩水近40%。中炬高新更跌超五成,加加食品也下跌约30%。

行业估值调整背后,千禾味业坦言,当前调味品主要品类赛道拥挤,竞争激烈。

用词并不算夸张:目前另外三家公司均未披露2021上半年业绩,但从一季报看,除了龙头海天味业外,中炬高新、加加食品均出现了盈利下滑。

前者营业总收入12.6亿,同比增长9.5%;归母净利润1.7亿,同比下降15.2%;后者主营收入5.1亿元,同比上升3.57%;归母净利润4353.63万元,同比下降13.39%。

与千禾味业颇有些“同病相怜”的意思。

自身看,主打“零添加”、“健康有机”高端范的千禾味业,在超高端酱油市场保持较高市占率,2015年至2020年占有率维持在30%左右。

遥想2008年,海天等酱油龙头正鏖战于5元/500ml的酱油市场,千禾味业看准高端化、健康化趋势,率先推出首款“零添加”产品,定价15元/500ml 以上,并将“零添加”系列产品作为各调味品子品类的核心单品推广,一举奠定调料圈高端人设。

稀缺的识别度,成就了千禾味业的高速发展,也是往期资本看好的逻辑所在。

不过,成败皆萧何。高端价格也意味着小众化、精品化,市场成长瓶颈不可不察。同时,国家对于“零添加”概念的管控也日益严格。

2020年7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发布《食品标识监督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称:不得标注“对于食品中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物质,以‘不添加’‘零添加’‘不含有’或类似字样强调不含有或者未使用的”,“ 对于未使用转基因食品原料,以‘不含转基因’‘非转基因’或者类似字样介绍食品的”。

另一方面,千禾味业是“零添加”的集大成者,“零添加”这个概念也足够火,然“千禾”总体品牌影响力相比海天等仍有待提升,追其原因或与产品价格不无关系。

行业分析师郝瑞表示,酱油是大众日常消费品,以500ml/瓶定价为例,10元以下属于低价格带,30元以上属于高端产品,10-30元属于中端产品。过去我国酱油主流价格带是5-7元,近几年已过渡到8-10元价格带。千禾主要产品定价在10-15元/500ml,更高端的有机产品定价在30元以上。结合大消费环境,较高定价自然给销量增长添压。

加加食品、中炬高新和海天味业,则主打中低端产品种类,以高SKU(库存量单位)占领大众酱油市场。

是否有高端之困,如何高端破局,值得企业冷思。

同时,上述老对手也在推出高端产品。而火热的调味品赛道,也吸引不少大型粮油企业和营销型企业等跨界者。如2019年,太太乐布局零添加酱油业务;金龙鱼丸庄黑豆原汁酱油上市,同样主打高端健康定位。

行业分析师李晨表示,整体看,作为西南地区地方性调味品企业,千禾味业在外埠影响力仍需提升,品牌力弱于海天、厨邦等全国性龙头。同时“零添加”的高端概念又需企业在零售渠道不断加码营销推广活动、媒体投放策略等,导致销售人员占比、销售费用率及广告促销费用率高企,高增销售费“吞噬”利润,进而影响资本股价信心。

当然,社区团购红利当前,聚焦千禾味业也在加速革新渠道。华泰证券研报指出,公司6月将社区团购业务划至电商板块以规范化运营,积极拥抱渠道变化,有望带来增量。

只是,单一拥抱渠道变化,还远远不够。行业分析师于盛梅指出,调味品属性决定其不完全适合社区团购、线上到家这条路。相比蔬菜等快消品,其消费频次没那么高,运输成本较高、产品附加值又低于零食产品。这要求企业研发更适新渠道变化的产品,同时制定优惠价格体系,扶植经销商转型。

03

减持之思 翻身仗好打不?

可见,业绩股价双颓的千禾味业需要更深刻变化。

如何破局,考验企业高层大智慧。

然往期看,大股东的减持动作不是加分项。

自2020年以来,包括公司实控人、董事长兼总裁伍超群在内的数位高管减持。

据千禾味业公告,2020年以来,伍超群共减持2810万股,减持总金额超10亿元。同时,公司持股 5%以上股东、董事伍建勇在2020年12月2日-12月11日,累计减持1634.398万股,减持总金额5.87亿元。

进入2021年,2月2日千禾味业披露:公司董事、副总裁刘德华在1月29日减持30万股;2月6日,董秘吕科霖在2月2日-2月4日期间减持5.51万股;2月9日,公司董事、副总裁徐毅在2月8日期间减持7万股,董事何天奎在2月4日-2月8日减持16.9万股。

截至2021年二季度末,伍超群持有公司股票数量比37.09%,伍建勇持股比9.83%。

公募基金减持力度也够猛。Wind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6月末,公募基金持有公司股份2216.85万股,相较于去年底的7280.54万股,持股比例从11.03%降至2.78%。

如从2020年的金山寺食品商誉暴雷、及今年上半年的盈利下滑看,上述高管及大基金的减持应是明智之举。

然另一厢,千禾味业的股东户数明显增加,由一季度末6.25万户增到二季度末8.18万户,其中有多少散户抄在了半山腰呢?

8月18日,华西证券研报称,公司上半年受行业需求疲软、社区团购等新渠道分流和高基数等影响,短期收入增长降速。因此,将千禾味业调至“中性”评级,同时下调了盈利预测。

评级下调、预期不利的背后,深入看是对千禾味业核心竞争能力、后续成长性的疑虑观望。

毋庸置疑,伍超群、伍学明两兄弟是成就千禾的关键人物,伍超群现任千禾味业董事长兼总裁,大学兽医专业毕业后通过养殖赚到第一桶金。1996年两兄弟创办了恒泰实业,也就是千禾味业前身。

兄弟齐心,其利断金。白手起家打造出知名上市企业,其中沉浮甘苦自知,两者商业能力业无需赘言。

但这也注定了千禾的家族企业基因,伍学明儿子伍建勇现任集团董事,伍超群姐夫潘华军也在千禾味业,2019年末为公司第九大股东。

截止2021年6月31日,前十大股东中,伍超群持股比37.09%,伍建勇持股比9.83%,伍学明0.84%。

过去的2020年,凭借营利双增,叠加整个赛道火热,千禾味业股价年内最高涨幅超300%。在最新公布的《2021新财富500富人榜》上,伍超群家族以118.8亿的财富排名榜单第337位。

只是,上述财富能否长青,根基仍在千禾味业。

那么,面对上文内外忧患,千禾味业的价值护城河有多深、离高品质健康调味品第一品牌有多远?业绩翻身战好打吗?

最新半年报中,千禾味业表示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提升竞争力:

一是充分给与微生物发酵专业人才主动作为、大胆创新的空间,加强与国内外知名大学、研究院所、国内外行业权威专家的合作,融合创新,推动技术提升;

二是紧跟消费分级节奏,不断改进、推出满足消费需求、新消费场景的新产品;

三是强化QA与QC,高标准、严要求,确保品质稳定;

四是高质量推进年产60万吨调味品智能制造项目建设,设计好、规划好,满足高水平发酵产能建设的同时为多样化的终端需求留足创新迭代空间。

字斟句酌,也有一颗日拱一卒、补短扬长、深耕细作之心,值得点赞。

关键在于,能否知行合一,高效高质践行。

本文为首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