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的深水区,才刚刚开始。

1

深圳,放了大招

学区房调控,又迎来大招。

这一次,是深圳。这两天,深圳社会建设领域的“基本法”——《深圳经济特区社会建设条例(草案征求意见稿)》在市人大常委会网站公开征求意见。

这个条例的重点,全是致力于解决民生领域的“痛点”——

教育、住房、就业、医疗。

结合当下的时间点,不得不说,深圳的觉悟很高,反应够快。

在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恐怕还是教育方面的几条举措,我们一条条来细看。

第一,在义务教育阶段,不建豪华学校。

“市、区人民政府应当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实行义务教育学校设备设施的标准化配置和统一的学校运行经费生均拨款标准,建立学校运行经费生均拨款标准调整的长效机制。”

统一配置,不搞特殊化,这符合我们社会主义的原则。

第二,推行大学区招生和办学管理模式。

推行大学区招生,也就是说房子与对应学位脱钩了,从这个角度来说,学区房的概念也将不复存在。

当然,大学区在深圳并不是新鲜事,早在2015年,深圳各区就陆续试点实行大学区制招生,各区比较通用的做法是划出2-4所公办学校,共同面向同一片区招生,而且通常把强弱校搭配进行招生。

这和北京的多校划片类似,但和北京的电脑随机派位不同,深圳采取的是入学积分制度,按志愿次序和积分高低,依次录取。

第三,建立义务教育学校教师交流制度。

这条才是真正的大招。一般来说,名校之所以牛,一在生源,二在老师。如今深圳的做法,就是要让名校里的名师流动起来。

加上大学区制度的实施,生源也将出现相对的流动。当生源和名师都流动起来,名校将会被淡化,由此学区房尤其是那些老破小学区房,将不再那么稀缺。

由于优质学位的稀缺,深圳人喜欢买学区房是出了名的。

深圳贝壳研究院的一项数据显示,就在2020年2-3月,学区购房目的在所有购房行为中占比为18.8%,对比1月的12.5%大幅上升,并且超过了改善需求的占比。

那时候的深圳,基本上带点学区的房子,一套涨个20万,出手非常容易。

如今,新政出炉,深圳学区房的命运或迎来历史性的转折点。

2

学区房调控大潮,还在继续

深圳学区房的大招,并非横空出世。

如果我们把视野拉长,你会发现,深圳的动作是深深嵌入这轮学区房调控大潮的。

同样是这个暑假,在北京西城区,坐拥学区房的业主经历着前所未有的沮丧。

从7月2日开始,北京西城幼升小的部分学生家长,就陆续接到了调剂电话。

原本可以上德胜育翔小学的,被调到本区“西师附小”和新街口“志成小学”,甚至还有调到什刹海学区“鸦儿胡同小学”的。

本可以上金融街宏庙小学的,被调剂到了本区的“华嘉小学”、“实验二小涭水河分校”。

更惨的,是在2020年7月31日后购房的家庭,无论你买的是哪个名小的学区房,只有普通小学可以选。

要知道,为了能挤进名校,这些家长都曾斥大几百万甚至上千万巨资,才抢到了德胜、月坛和金融街片区的学区房。

一夜之间,稳上名校变成了“绝缘名校”,这学区房算是白买了。

导致这种现状的直接原因,是北京西城区明确,2020年7月31日后购房家庭,不再对应登记入学划片学校,全部以多校划片方式在学区或相邻学区内入学。

所谓的“多校划片”,就是指一个小区对应多个学校。多校划片会将热点小学、初中分散至每个片区,确保各片区之间大致均衡。

在具体操作中,实行多校划片将通过随机派位方式分配热点学校招生名额。派位未能进入热点学校的学生,仍应就近安排至其他学校入学。

这个政策完全颠覆了学区房的既有逻辑。在过去,就近入学的背景下,只要你买到了名校旁的房子,就一定能上名校。但现在不一定了,就算你买了15万一平的学区房,照样有可能给你分配到5万一平的房子那上学。

至于分配到哪个学校,全凭公开摇号,拼的是运气。

15万一平买来的学区房,上的却是5万一平段位的学校,这里头的差价,就是家长们交的学费。

拿教育资源傲视全国的西城区开刀,高层调控学区房的决心不言而喻。

4月30日,高层会议明确提出——

增加保障性租赁住房和共有产权住房供给,防止以学区房等名义炒作房价。

在这之后,广州、成都、石家庄、南京等多地将学区房的整顿作为重点。

在上海,自2021年起,上海市委属试验示范性高中,将拿出招生总计划的65%,通过“名额分配综合评价录取”的方式分配到区和学校。政策出台后,有房源挂牌价一天降近80万。

在深圳,官方首提“全区试点大学区制”,在民治街道小一和初一各自选取5所学校,纳入到大学区招生学校中,狙击高价学位房。更多的城市,还在行动。

尽管学区房不会这么快终结,但不难想象,未来那些顶尖学区房、老破小学区房,注定不会再有过去的荣光。

3

教育公平成为主旋律

学区房的巨大泡沫,正在被不断挤出。

这一点很多人都已经感受到了。但很少有人意识到,学区房调控的背后,藏着一个巨大的信号——

教育资源的重新分配。

学区房概念的真正兴起,是在2006年《义务教育法》颁布、“就近入学”被强调之后。

后来的“小升初”直升制度,更是把“学区房”推上了神坛。有资深地产中介就曾表示,多年来,学区房一直是砍价最少、交易周期最短的房源之一。这样的氛围下,“一个过道”卖出天价也就不足为奇。

但随着时间的变迁,学区房已经变成了教育垄断和阶层固化的砝码。

早期政策倾斜导致的教育资源严重分配不均,成了既得利益者极力捍卫的阶层门槛,在市场的浪潮和家长们“望子成龙”的焦虑中,这个门槛被不断抬高。

如此一来,教育内卷加剧、躺平主义开始泛起。在这样的背景下,高层开启了一场利益分配的重构。

7月23日,《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横空出世,教育培训行业瞬间入冬,教育股连续多天一字跌停,无数上市公司、投资机构亏到妈都不认。

更迅猛的狂风还在后面。7月27日,一则消息刷爆朋友圈,根据举报,黄山市教育局组织人员突击行动,在该市一幢别墅内,对教师吕某某涉嫌有偿补课行为进行了现场查处。

有网友调侃,“补个课跟卖淫嫖娼一样”。

风向的变化,就在转瞬之间。在广东,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已经被纳入扫黑除恶专项。

更猛的是湖北,校外培训机构治理已经被列入扫黄打非专项。

为什么要整治课外培训?但凡有个娃在上学的家长都能感知到,现在的教育,太卷了。

激烈的社会竞争下,我们的人才选拔,依然是以应试教育为主,能考高分、一路上名校才是王道。在这样的环境下,家长们或主动或被动地走上了“鸡娃”之路。

家长们“望子成龙”的焦虑被资本精准捕捉,催生出一个庞大的课外培训市场。

早在2004年,城镇中小学生参加过课外辅导的比例就超过了50%,小学生有70%的人参加课外辅导。教育培训行业从0到上万亿市场,只用了30年时间。

时至今日,中产阶层为了孩子的教育,已经进入了疯狂的阶段。有人曾做过类比,倘若从幼儿园开始算起,一线城市一个孩子上学的开支约等于买一辆国产99式主战坦克。

这样的教育内卷,百害而无一利,绝对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教育的主旋律,和经济发展的天平一样,从效率滑向了公平。

4

尾声

学区房,一直是买房人心中的信仰。

在北京,2019年7月,西城区一套仅12.2平方米的老破小,成交价高达360万元,单价逼近30万元/平方米。

同样是2019年,南京出了一套“迷你”学区房,13㎡大的房间内,只够放一张床、一张桌子,房东报价168万,看房人排到了门口。魔幻的是,这竟然是一套“瓦房”,房龄已经39年。

在深圳,华强北的阁林网苑,一套44.58㎡的房子,2020年4月卖出时成交价632万,每平14万,上一年同期的成交单价是10万。一年时间,房东每天躺赚5000块。

学区房的疯狂,没有经历过的人无法想象。

但深圳这波大招后,学区房恐怕很难再延续过去那种一直涨的荣光。

就在7月24日,住建部联合8部门共同出手整治房地产市场乱象。并设置了明确的时间表和路线图,要在三年的时间内,实现房地产秩序的明显好转。

这是立下了军令状,调控力度之大,极为罕见。

医疗方面,为了解决看病难、看病贵、医疗资源少的问题,国家已经在推进医疗资源向周边输出、医药分离、集中采购等举措。

有一个数据很少有人意识到,中国已经建成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社会保障体系,基本养老保险覆盖近10亿人,基本医疗保险覆盖超13亿人。

教育更不用多说,“双减政策”的发布、课外培训的严查、教育资本化的遏制……一个内卷化的教育时代正在被打破。

可以说,住房、教育和医疗——压在人们头上的新“三座大山”,正在被一一瓦解。

与此同时,还有一个消息进一步论证了这个逻辑。

7月28日,偏居西南的攀枝花公布了《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里头明确提到:

在2021年6月12日及以后按政策生育二、三孩的,每月每孩发放500元育儿补贴金,直至孩子3岁。

折算下来,从二孩开始,每个孩子可领取共1.8万元的补贴金。如果第三胎是双胞胎,那最高可以领5.4万元。

钱虽然不算多,但作为国内首个生娃发钱的案例,这释放的信号意义重大。攀枝花之后,一个“鼓励生娃”的时代正式到来。

为什么要这么做?所有的答案,都指向了一个目标——共同富裕。

而新的“三座大山”,正是共同富裕面前的最大障碍,必须要清除干净。用最近流传甚广的一句话来说就是——

一切不利于生娃的行业,都危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