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永远不按套路出牌的特斯拉和马斯克,很难用一般经验来预测特斯拉未来的走势。

精准的降价打击

特斯拉时隔半年又降价了。

根据特斯拉官网显示,在获得政府补贴后,国产Model Y标准续航版起售价为27.6万元。

将于2021年7月8日起接受客户预定,最快于2021年8月开始向客户交付。

27.6万元乍看也不算便宜,但相较此前上市的长续航版Model Y下降了7.19万元。

特斯拉在推出国产Model 3后,通过持续不断的降价把Model Y也式打入30万元以下的市场。

在国内的汽车市场,30万元是一个门槛,预算在30万以内的消费者占了汽车市场的大头,约为90%!

所以,20-30万元的区间是目前新能源车企竞争最激烈的价格区间,此前特斯拉在这一领域相对国产车的优势并不明显。

消息传开的10小时内,Model Y的订单量过10万,特斯拉中国官网一度被“挤爆”。

之前买了特斯拉的人,瞬间觉得自己座下的特斯拉不香了。

作为汽车界的超级网红,这个消息立刻冲上了微博、知乎的热榜头条。

很多人表示这价格算良心了,有想买的冲动。明明钱包里只有几百块,却觉得二十多万的特斯拉很便宜。

人类常见迷惑行为之一。

这一次,与以往每一次特斯拉的降价时的情景都很像。晚下订单一小时,等车时间就得往后延两三个星期甚至一个月。

可见,特斯拉的降价行为目的很明确,就是抢20-30万元区间的国产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来了。

用价格换市场

特斯拉能够有广阔的降价空间,其中很大一部分来源于“国产化”为其各项环节节省的成本。

然而此前,特斯拉对外事务副总裁陶琳前段时间在接受国内媒体采访时说一句话:

" 特斯拉的国产化率目标已经基本实现,未来继续降价的可能性不大 "。

换句话说,国产化给特斯拉带来的成本红利已经吃透,不太可能像以往那样降价。

谁知打脸来得太快,2021年刚刚到来,现实就将她这句话一巴掌给糊墙上。

2021年1月1日上午,特斯拉在其中国官网上更新了Model Y的售价,长续航版起售价改为33.99万元,相比此前的48.8万元下调14.81万。而高性能版起售价调整为36.99万元,相比之前的53.5万则下调了多达16.51万。

这是距离最近的一次特斯拉降价。

自2018年特斯拉在上海投资建厂,很快大量生产后,便开始实施价格策略,不断下调各款车型的起售价,甚至拉到和国产各品牌新能源车同一水平的价格区间。

彼时,很多人把特斯拉称为搅动国内新能源汽车业态的一条“鲶鱼”,让本来稳稳的享受补贴红利的国内新能源厂家,一下子竞争激烈起来了。

根据统计数据,自从进入国内市场后,特斯拉经历了大大小小60次以上的价格调整。例如,旗下入门车Model3车型,一开始的国内起售价是54万,而如今只有24.99万。

这样的降价幅度与频率,让国内新能源车厂家难以承受。

反观国内的造车新势力,面对特斯拉步步紧逼的价格战基本是束手无策。

在人类商业历史上,除了福特的T型车,汽车降价如此频繁的情况几乎是无出其右,也没遇到这么频繁的价格调整。

其他汽车厂商进入新的市场,往往选择低价入场,通过价格优势迅速扩大市场份额,有了可靠的用户群体、形成用户粘性后,再来提价。

例如,当年丰田旗下的雷克萨斯品牌进入美国市场,一开始是打着35000美元的低价旗号。在相比同类汽车非常明显的价格优势下,第一年就售出1.6万辆。等到市场反应见好并且口碑大热后,雷克萨斯宣布提价。随后6年时间里,雷克萨斯的价格总共上涨了48%。

这也符合我们一般人对市场认知的常识。

但特斯拉奇怪的一点就在于,它一开始是以极高的价格进入市场,然后慢慢降价。

完全不按套路出牌。背后的市场拓展逻辑实在令人费解。

特斯拉“打法”的背后逻辑

实际上,特斯拉的降价行为最根本的还是来源于技术进步所带来的“通货紧缩”。

这个“通缩”不是我们单纯理解的货币上的现象,它既是经济现象也是技术现象。

且在科技领域与一般工业领域普遍存在。

当一个品牌的产品产销量提升、市场份额增加的时候,成本会随之降低。其成本的降低,与规模效应有关,与企业的经验积累从而提升了效率也有关系,还与技术的进步有关系。

简而言之,就是技术的进步、生产工艺的成熟,让产品的制造变得快速、简单起来,所以使得价格也随之下降。

这个理论也被称为“经验曲线”。

本轮Model Y降价7万元,最大的原因是得益于单电机+磷酸铁锂电池+新能源补贴。

同时更低的价格将转化成为更多的订单,规模化的生产有利于降低采购与制造的成本,虽然在不断降价,依然能够赚取可观的利润。

特斯拉在中国的每次降价的主要原因大都在此。

产量提升、国产率越高,成本也随之降低很多。如果逐年的销量上升,规模化效应还可以使得成本进一步压缩。

另外随着新电池的技术和一体铸造机设备大量投入使用,制造成本也在进一步降低。

马斯克之于特斯拉,最佳的杰作是超级工厂,而不是其生产的新能源车。他一直在想办法提升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其实,这个打法很像他的另一家公司——Space X。

Space X同样遵循“经验曲线”的做法,在开发可回收重复利用火箭的新技术的基础上,大量运用工艺已经成熟的航天技术,通过规模效应和商业化运作,一次次压低火箭发射成本。比如,制造模块化降低研发成本、管理平面化降低杂项和管理成本、回收复用减免制造成本。

把原本十分昂贵的火箭发射的费用一压再压,从4亿美元到2亿美元,到1.8亿美元,再到1.5亿、1.2亿、8000万,最终压到现在5400万美元这一令人发指的低价。而其他国家,包括美国同运载力火箭的发射费用都在4亿美元以上。

特斯拉的不断降价也是这么个道理。

此外,还有一个小小的客观原因存在,就是上海超级工厂的土地是跟上海当局签订了对赌协议——每年需完成21亿的纳税,否则会收回土地。

所以为了业绩,牺牲一部分利润也在情理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