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生活中很多地方都有云应用的存在,比如手机里的照片会备份在云端、公司的资料可能存在云盘里,甚至就连孩子上学老师提供的练习作业,也要从云端下载。

近一年的疫情让许多人都对云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云教育、云办公也让我们感受到了数字化的强大。所以许多成长型企业也就开启了上云之路。不过你知道吗?这条路可并非是一片坦途,甚至其中还隐藏了不少的陷阱。

业内常有一句话——对于许多成长型企业来说“转型是找死、不转是等死”。据有关机构研究测算,我国企业数字化转型比例约25%,远低于欧洲的46%和美国的54%。即使成功实现数字化转型,许多成长型企业都是依靠外力,被动应对。

究其根源,成长型企业数字化转型面临 “不会转”“没钱转”“不敢转”三大难题——

“不会转”主要是基础差。因为规模小,许多企业一直没有自己的IT技术部门,而数字化转型恰恰需要大量技术基础的支撑,所以部分成长型企业在一开始就发现困难重重。对于这些企业来说,最好就是有人能够给他们技术上和方向上的指导,只要业务能顺利进行,什么转型方案都可以谈。

但是你可别以为这话是真的,成长型企业面临的第二个问题就是“没钱转”。从硬件采购到软件搭建,从系统上架到后期运维,每一步都意味着大量的资金消耗,而成长型企业往往资金有限,恨不得“一分钱掰两半花”。指望这些企业投资百八十万买设备肯定不现实,除非能先用后给钱,或者多用少给钱。

不过就算是解决了技术和资金上的问题,许多成长型企业还是“不敢转”。一是担心周期长,怕还没过阵痛期就先死掉;二是协同差,企业上下游、产业链间协同转型不够。

其实归根结底,这都是由于企业自身的生产力不足造成的。进而配套的生态系统也就搭建不起来,自然上下游也难以协同。想解决这个问题,就要量身打造能支持随处工作的解决方案满足企业多种多样的业务发展及办公需求,以数字方式为员工提供助力,提高自身生产力。

说来说去,成长型企业面临的这三大问题各个棘手,如果说老旧系统改造和生产力提升还算是业务范畴的话,那么资金短缺的问题简直是致命的,哪家供应商愿意让客户先用后付款呢?

戴尔就可以。今年,为了最大限度保障企业现金流,戴尔推出了 “按需计费”(Flex on Demand)的支付模式,减轻成长型企业的资金压力,帮助企业实现平滑过渡与数字化升级。

所谓“按需计费”就是用多少花多少。显而易见的是,这种方式很合理,但你可能不知道,就是这个简单的道理,IT产业居然几十年都没有正视过,更多时候服务商们都是按年、按月至少也是按天计费的。

许多人或许还记得“公用电话亭”——你们还在学校读大学的时候,给女朋友打电话是不是希望按秒计费?如果你希望按秒,你凭什么要求别人。哦,你长大了,你三十多岁成为服务商了,你就说我按天、按年计费,凭什么?

这可能是我从业以来听到过最饱含人性光辉的项目理由——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作为消费者你希望“按需计费”,成为服务商之后的你也应该提供“按需计费”。

戴尔就是来源于此。按照计划,系统在交付之初就提供了弹性容量,客户只需要为使用的容量买单。如果工作负载低的时候,仅需按照承诺的最低使用量进行付费,进而节省预算;负载高的时候,实时利用冗余容量弹性扩容,高效满足业务需求。

这就好比你去买房,最初只想买一套小户型供小两口居住。但是考虑到未来三口之家甚至五口之家的需求,戴尔科技为你提供了一套四室两厅的大平层……

最初你可以按照小户型付费,未来添丁进口(业务拓展)之后,你可以将协议变更为三室一厅甚至四室两厅,只要补交额外的差价就可以,而不需要再去买一套新房子。

当解决了钱的问题之后,戴尔更希望成长型企业能够有自己的生态,这样才能实现授人以渔的效果。为此,戴尔特别为成长型企业打造了“数字化里程俱乐部”,帮助更多企业了解自身数字化进程中的困难与问题,成员之间也可以互帮互助,协同发展。

先用后付费,多用多交少用少交,戴尔开创的这种按需付费方式可谓是业界良心。有了这样灵活的支付方式,成长型企业再也不用为项目资金发愁;更重要是初期不需要为了数字化养太多的IT人员,以后规模上来了,IT人员的管理也更灵活更熟练这样就能节省不少成本,发展的方向更明确,干劲也更足。

如今,已经有几十家企业 “找到了组织”,戴尔也为全球客户提供包括IT基础架构、生产力转型在内的多套解决方案,让越来越多的成长型企业实现科技落地,梦想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