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李晴雨

编辑:贺婧

风品:沈禾 车一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新能源汽车江湖,越发热闹了。

华为、阿里、恒大、小米、360等巨头争先下场,甚至匿迹已久的FF汽车也有望上市回魂。

如从2014年爆发元年算起,新能源车企已7年磨剑。都说煮酒论英雄,如今酒至沸点,新能源汽车格局却远未下定。

后浪推前浪,升腾翻滚、拉锯撕扯间,想来最是熬人,个别老炮企业甘苦自知。

遥想2018年4月,威马首款车型EX5正式量产上市,彼时很多新势力还在PPT造车。

然三年之后,一马当先的威马汽车似正面临高低不就的尴尬节点。

曾几何时,完成上市辅导工作,距“造车新势力科创板第一股”仅临门一脚的威马汽车,在众人眼中还是稀缺标的。

然4月15日,据新浪财经报道,有知情人士称,威马汽车已暂缓在科创板IPO。上市材料在审查中发现不少问题。

对此,威马汽车创始人沈晖及时辟谣,威马汽车也回应称上市准备工作有序推进。

01

累亏114亿 “四小龙”掉队 高低不就?

如今已过6月中旬,上市依然没有更新消息,上市胜算几何呢?

要知道,“科创板新能源第一股”不止威马在争,2020年9月22日恒大汽车与海通证券签署上市辅导协议并于深圳证监局登记备案,正是冲“科”;零跑汽车、哪吒汽车也在科创板前摩拳擦掌,跃跃欲试;与威马恩仇一箩筐的吉利汽车,更宣称要回归科创板。

玩味的是,经历“暂缓”流言影响,业绩提振力不言而喻,但6月过半威马仍未公布5月销量。

2021年一季度新能源品牌销量排行榜显示,威马EX5位列第19位,销量5488辆,同比增长0.98%。EX6销量仅48量。

同期:蔚来汽车第一季度累计交付量20060辆,同比增长423%;小鹏汽车为13340台,同比增加487%;理想汽车为12579辆,同比增长 334.4% 。甚至后浪哪吒V也达到了7284辆。

与“蔚小理”的差距加大,曾经的造车新势力“四小龙”掉队了。

遥想2019年,蔚来、威马和小鹏,销量分别为20565辆、16876辆和16608辆,威马位列第二;

而2020年,根据乘联会数据,2020年蔚来全年销量4.37万辆,小鹏汽车为2.7万辆,仅一款车型在售的理想汽车也达3.26万辆,都跑在了威马前面。

销量掉队,不得不让人怀疑威马的成长力。

行业分析师李晨分析认为,前提原因是监管层评审日趋严格,而威马汽车和吉利间的官司在知识产权上仍有争议。此外,威马自身实力也相对欠缺。截至目前,威马仍未能实现自我造血能力,销售也多依靠传统营销体系。

2017年至2020年前三季度,威马汽车营收分别为1487.2万元、7.2亿元、17.8亿元及16.8亿元;净亏损16.96亿元、24.53亿元、36.08亿元、36.49亿元,四年累亏超114亿。

财报显示,蔚来、理想和小鹏2020年均实现了毛利率转正,达到11.52%、16.38%和4.55%,即利用规模效应成功摆脱了卖一辆亏一辆的尴尬,且每家账上还躺着一大笔现金。反观威马,月均销量仍在2500辆上下徘徊,距离实现毛利率转正仍有不小距离。

不过,亏损毕竟是行业常态。烧钱不可怕,市场看重的是能否烧出核心实力,最终培育出造血能力。

聚焦产品,2018年4月,威马第一款车型EX5上市,补贴后售价11.23万-21.63万元,这个价格很有诱惑力,当时Model 3价格是54万起,蔚来ES8补贴后价44.8万起。

“不做富人的大玩具。”沈晖表示:“我不关心有钱人开什么车,市场上有的是人去满足有钱人的需求。我只关心普通老百姓的新能源和智能出行问题。”

低价确实为威马带来了销量,3个月时间威马就交付了3844辆,2019年销量16876辆,仅次于蔚来。

但明眼人都能看出,这个“销量亚军”并无太多含金量。从竞品节奏看,当时理想ONE2019年有效销售时间仅半年左右,蔚来、小鹏均未进入强产品周期。

2020年,威马全年交付2.25辆,被理想、小鹏反超,从第二滑落至第四。

显然,价格不是全部。

深入看,或与其产品结构有关,威马汽车至今没有开拓出第二个有支撑力的增量来源,超90%销量及绝大部分收入仍来自EX5。2020年,威马共有两款量产产品,2018年4月上市的EX5,2019年11月上市的EX6。直到2021年,才推出更大尺寸的W6。

而上述三款车型均为SUV,定位还是设计也存一定同质化,对消费者的分层吸引力自然打些折扣。

春风得意的2019年,威马汽车立下年销十万台的目标,然至今也一直是“目标”。2021年4月初公布的数据中,威马EX5实现了5万台销量,就单一车型而言成绩值得肯定。

但这一结果的达成,与威马EX5交付时间较早也不无关联。如将近期单月销量和增长幅度与蔚来、理想、小鹏等造车新势力相比,优势并不算明显。尤其伴随竞品产品矩阵的日益丰富,竞争压力不可不察。

以2020年12月为例,威马EX5上险数3376辆,排名纯电动领域第一,而蔚来ES6及EC6紧随其后,分列第二、三名,加上ES8,总销量已超8千辆。

值得注意的是,2020年蔚来ES6累计销量27945辆,相比2019年11433辆上涨144.4%。已超威马EX5,成为2020年中国市场纯电动SUV销冠。

更令担忧的是EX6,乘联会月度销量数据显示,威马EX6在2020年仅5月-9月公布了销量数据,分别为82辆、38辆、52辆、15辆和72辆,5月累计销售259辆。2021年一季度,EX6最新销量为48辆。

青黄不接、年度销冠易位,自然无益成长性、无益造血能力培育,威马急需扩容产品主力矩阵。

千呼万唤的威马W6被寄厚望,新车补贴后售16.98-25.98万元,是当前产品矩阵定位最高的一款产品,体现出威马中高端转型的希冀。然细观参数,W6车身长度不过4.62米,轴距也仅超出EX5 12mm(2715mm),主销车型续航520km。和定位相近的同级畅销车型广汽AION V相比均无太多优势,后者轴距高达2830mm、NEDC续航更达600km。

至于科技含量,有舆论指出,威马官宣的L4级别无人驾驶,更多是指无人泊车系统,即实现了L4级别的自主泊车,很难说构成了多大的独特卖点。

2021年4月的上海车展,威马汽车宣称威马W6在50 小时内订单破 6000辆。但从销售数据看,4月威马W6仅卖出973台,上险量则更少些。

这显然不是好信号。

行业分析师林永表示,新能源汽车竞争已经白刃化,市场推新加速,一旦W6表现不佳,威马就很难拿到下一场电动车高端竞争的门票。而平价市场上又有比亚迪及荣威带来的压力。

从此看,威马汽车是否陷入“高端上不去,低端难下沉”的难题?

02

强强联合VS受制于人 拿啥背水一战?

“还是那句话,我们没有退路。”2021年4月的上海车展发布W6前夕,沈晖直言,威马必须背水一战。

显然,留给威马的改变时间已不多。问题在于,沈晖拿什么背水一战呢?

定价层面,威马汽车产品在10-26万元区间,拥有大众化市场,亦是红海竞争领域。

沈晖曾表示:“我们的产品定位在中等市场,没有直接去做豪华车。因为在中国,乘用车最大的市场基本上都在A级市场、A+级市场,10万到15万是中国最大的一个细分市场,我们第一天就切入了这个市场。”

然入局早,不代表挑战少。本身威马汽车定位的“大众市场”就是燃油车的大本营,传统车企比亚迪的秦新能源、宋新能源系列也聚焦于此,血拼在所难免;而国产特斯拉2020年以来的价格下探,衍生冲击力也不容小视。

“我们要造用户买得起、用得爽的汽车”,威马将卖点定位为“科技普惠”,然这个含糊标签,能突出多少个性特色?是否会让产品“泯然众人”?

行业分析师郝瑞表示,新能源一向以特立独行著称,以蔚来为例,其打造出很多足以影响行业走向的创新:独一无二的换电模式、自动驾驶按月订阅、电池租赁BaaS方案等等。至于威马,记忆点有多少?

综合看,相较于蔚来用户服务和换电方案形成的“自发传播”效应、理想以增程式方案解决里程焦虑,小鹏主打的智能化和全栈式研发体系,威马从造型设计、核心技术、续航实力等方面仍需特色突破。

新能源汽车分析师王晓表示,短期看,造车新势力的比拼点以续航里程、电池技术为主,这些技术类似于手机厂商比拼的续航能力。但长期看,电动车未来的重点还是在智能化,也就是自动驾驶技术方面。

简言之,对于新能源汽车这样的新四化产业,核心研发创新才是形成特色、价值壁垒的关键。

这似乎又触及威马一个痛点,放眼赛道,蔚来、理想和小鹏都组建了自动驾驶团队,开启自研模式。而威马却选择与百度等科技企业合作,共同研发。

2019年的CES上,百度与威马宣布共同组建“威马&Apollo智能汽车联合技术研发中心”,合作开发智能驾驶系统,应用于威马量产车型。

正着说,是强强联合、好风凭借力。毕竟百度也是威马最重要投资方之一,在智能系统探索中二者合作深入——百度提供算法、软件、高精地图等,威马负责集成,也参与研发。

对于传统车企出身的沈晖来说,软件是陌生领域,与百度合作堪称取长补短,加速威马的技术研发,也能帮助其降低软件研发成本。

反着说,无异于受制于人。据腾讯科技报道,百度投资时两者签署了竞业条款,即威马不能自己做自动驾驶,只能用百度的Apollo自动驾驶系统。

众所周知,智能化技术的成熟与否,直接决定新能源车企的下半场核心竞争,也是资本估值重要参考。失去自建核心技术壁垒的机会,这对威马是好事坏呢?

何小鹏曾在不少公开场合表示,新能源汽车并非下一个汽车时代,智能汽车才是汽车行业的分水岭。

在首条财经看来,以新能源为代表的电动化、以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化,是汽车产业两大主题方向,两者相辅相成、互为犄角。尤其是5G时代的到来,以及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让自动驾驶汽车成为全新战场。对于新能源汽车而言,车辆控制更多集成在电脑当中,相比燃油车,其整车架构创新空间更大,这都决定了自动驾驶为代表的智能化将成车企未来核心竞争力。

那么,上述竞业条款对威马利弊几何、后续成长性、稳健力几何?

更玩味的是,百度不仅下注威马汽车,还投资了蔚来。甚至2021年1月11日,其还组建一家智能汽车公司,以整车制造商身份进军汽车业,而这次的战略合作者是吉利汽车。

03

质量槽点 如何跑赢低价战略?

对于高速成长的新兴产业、企业而言,科技是第一生产力、是加速器、更是稳定器,无论品质力提升、还是风控力完善都有重要意义。

抛开长远,聚焦当下威马的质量槽点,也是一个警醒信号。

浏览黑猫投诉,截至6月18日晚15时,威马汽车投诉量112条,问题内容涉及“虚假宣传,随意更改规则”、“行驶中动力失效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威马EX5电池设计有缺陷”等等。

再看公开报道,“失速”“亏电”“漏风”等质疑也不鲜见。最“扎眼”的,还是自燃。

据媒体报道,2020年9月23日至10月27日,一个月内,威马EX5先后在浙江、福建、北京等地发生了5起自燃事故。

面对频频事故,2020年10月28日,威马宣布召回1282辆威马EX5问题车辆。召回原因是电芯供应商在生产过程中混入杂质,极端情况下会导致电芯短路,可能产生起火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诚然,主动召回是责任之举,值得肯定。只是,如何修复品牌力损伤,及时排除其他隐患点,更是一道严肃考题。尤其是身处IPO的聚光灯下。

业内人士表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成本中,动力电池占比约38%左右,电机+电控占比在12%,由此组成的三电系统约占到成本50%。

换言之,控制汽车成本的一大核心,就是控制动力电池成本。威马的电池供应商中,包括宁德时代、中兴高能、浙江力神、天津力神、苏州宇量、瑞浦能源、江苏塔菲尔一共7家。除了宁德时代,其它几家均算不上知名品牌。

行业分析师于盛梅表示,这与威马的低价策略不无关系,压缩电池成本易给品控带来隐患。

但质量安全又是车企命脉,根本而言,车辆性价比的提升,制造工艺、产业链把控都是重中之重,由此带来的品质口碑、规模效应,才是低价战略跑通、最终跑赢的关键。

观点值得深思,个中取舍平衡,考验管理层智慧。

04

最优解与怎么变

成大事,讲求的是天时地利人和。

然在IPO档口,威马高管团队不算稳定。

2020年2月,原出行事业部总经理刘立群离职;4月原首席零售官祁立人离职,8月联合创始人陆斌于被曝离职。2021年3月上任不到一年的首席零售官唐军营也宣告离职。

资金层面也值考量。2016年8月启动A轮融资至今,威马汽车至少进行了7轮融资,融资总额超300亿元。截止2020年9月,其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只剩42亿元。如按2019年亏损量估算,这42亿仅能支撑威马汽车过完2021年。

广发证券分析师张文瀚表示:2018年是资本对造车新势力的投资大年,各家很容易就能拿到融资。但近两年市场风向变了,热钱开始流向芯片、医药或回流到石油和房地产等领域。再加上部分造车新势力表现不佳,所以不再像以前那样可以轻易拿到融资了。”另一厢,新能源汽车领域已有不少上游供应商企业在排队科创板,他们创新技术实力更强,或取得优先权。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如果以造车新势力第一股的身份进入科创板,可以在资本市场享受更充足的资金,对短期股价有正面影响。”

这意味着,上市成为威马活下去的最优解,但挑战难度也很大。

“在造车新势力公司中,威马一定会进入前三的行列“。

2020年1月7日,威马创始人沈晖隔空喊话理想二股东王兴,一时引发热议。

彼时威马位居销量亚军,沈晖自然底气十足。

遗憾的是,短短一年半时间,王兴预测开始成为现实,威马实实在在的“掉队”了。2020年夏,伴随理想、小鹏的敲钟上市、后来居上,年过半百的沈晖似乎又添白发。

销量资本双双落后,不禁感叹:作为行业先行者,威马汽车是否起了大早,赶了晚集呢?

不可否认,作为威马创始人,沈晖足够努力,也足够有汽车经验。但其也像一位传统“老汽车人”,之前职业生涯最大成是带领团队完成了吉利对沃尔沃轿车业务的并购,重组了沃尔沃全球的治理架构。

有舆论指出,相比于蔚来、理想、小鹏创始人的互联网基因,正是这份“传统”让威马汽车打不开思路。

或许意识到短板,沈晖在微博上也着力塑造个人形象,做起了企业宣传官。

联名元气森林,在温州工厂办音乐节,官宣明星代言人……种种出圈举动足够努力,然真正能为威马的品牌唤新加多少分呢?

6月5日,一场碳中和论坛上,一位教授建议,北京应研究出台禁售燃油车政策,逐步将汽车指标全部改为新能源车指标。而从企查查信息看,这位院士名下与13家企业有关联,基本上都是电动车领域的公司。

6月8日,威马汽车CEO沈晖以#燃油车时代要结束了吗#进行评论:在全面电动化来临之前,电机和内燃机的共存会是常态。

观点正确、也是好意,意外的是,热度没蹭多少,反倒引发评论区的一些不满情绪。

显然,威马亦或沈晖都需改变,但关键是怎么变?

说千道万,最终还是产品力说话。与其出圈出位引发注意力,不如把更多注意力用在质量口碑、品质体验、创新特色上,做深做透做专。想来,这才是威马背水一战的真正注脚,也是沈晖兑现前三、冲科成功的关键。

本文为首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