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晨曦

成立于2014年11月的每日优鲜与成立于2017年5月的叮咚买菜,在同一天递交招股书,冲刺美股IPO。

从成立时间来看,尽管每日优鲜入场时间早于叮咚买菜,但若从成交总额来看,叮咚买菜已跑赢每日优鲜。

2018年至2020年,每日优鲜的GMV从47.259亿元人民币增长到2020年的76.147亿元人民币,复合年增长率为26.9%。

相比之下,2018年至2020年,叮咚买菜的GMV则从7.42亿元增至130.32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达319.2%。

成交额不断上涨,但这并没有扭转两家平台持续亏损的颓势。

招股书显示,2019年至2021年一季度,叮咚买菜的亏损额分别为18.734亿元、31.769亿元、13.847亿元。而每日优鲜,从2018至2021年一季度,其亏损额分别为22.32亿元、29.09亿元、16.49亿元、6.10亿元。

巨额亏损的同时,口碑问题也是其发展过程中的短板。目前,每日优鲜已屡次被曝存在食品安全、利用优惠券“杀熟”等问题。

于是,在行业竞争激烈的大环境下,如何在拓展规模的同时,维护消费者对于平台产品的信任与支持,或是每日优鲜的当务之急。

累计用户超3000万

规模增长难解亏损难题

2014年11月,每日优鲜成立,并于次年5月在国内开创前置仓(DMW)模式。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今年3月31日,每日优鲜已在中国16个城市建立631个前置仓,累计交易用户超3100万。

另截至今年5月31日,每日优鲜已与14个城市的54家菜市场签订运营协议,并已在10个城市的33家菜市场开展运营。

得益于前置仓对于周边社区渗透率高的优势,从2018年至2020年,每日优鲜GMV从47.26亿元增长到76.15亿元,复合年增长率为26.9%。

不过,相比之下,成立于2017年5月的叮咚买菜,目前其服务范围已覆盖上海、北京、深圳、广州、杭州等31个城市,前置仓数量超过1000个。

虽然,成交总额逐年上涨,但截至目前为止,每日优鲜仍然处于亏损状态。

据招股书显示,每日优鲜2018年至2020年净亏损分别为22.316亿元、29.094亿元、16.492亿元。

有意思的是,从数据来看,2020年,每日优鲜亏损缩窄,但这却并不是因为经营收入增加所致,而是平台在“节流”。

各项费用的削减,是去年净亏损下降的主要因素之一,每日优鲜对于2020年亏损减少的原因解释。其中,履约费用同比下降14%、营销费用同比下降20%、管理费用下降21%,

投入减少直接导致平台有效用户下降,从2018年至2020年,每日优鲜的有效用户数分别为508万、717万、868万,但在2021年一季度,每日优鲜的有效用户已下降至790万。

有效用户下降的同时,消费者的消费体验与市场的监管,也正在对每日优鲜发起考验。

被曝食品安全及杀熟问题

监管与消费者的双重考验

在官网,每日优鲜打出的口号是“腾讯投资成员企业。让每个家庭买得省心、吃得放心”。但事实上,屡屡被曝的安全问题,正在让每日优鲜的供应链管理能力受到质疑。

据公开报道显示,在递交招股书前,每日优鲜就已多次被爆存在食品安全问题。

今年3月,深圳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发布的1月份猪肉产品和蔬菜质量安全检测结果显示,每日优鲜的深圳第二分公司仓库中销售的豇豆中查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为0.063mg/kg,已超过国家规定标准0.015mg/kg 4倍多。

对此,业内人士公开表示,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是针对昆虫的,是杀虫杀螨剂,对人有一定毒性。

今年5月25日,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2021年第19期省级食品安全抽检信息,每日优鲜上海第二分公司被检测出销售的豇豆中倍硫磷和灭蝇胺检测值超标。

据了解,倍硫磷是对人、畜有毒的有机磷杀虫剂,中毒后症状为神经损伤,持续时间反复,重者可出现呼吸肌麻痹的病状。灭蝇胺也是一种常用于昆虫幼虫的杀虫剂。这两种少量的农药残留不会引起人体急性中毒,但长期食用农药残留超标的食品,对人体健康有一定影响。

一边是来自监管部门的检验,另一边,消费者对于每日优鲜的好感度也正在减少。

今年6月,有用户反映在未吃其他食物,仅食用了从每日优鲜购买的蓝莓后上吐下泻,最终被医院确诊结果为细菌性急性肠胃炎。

生鲜电商行业规模将超万亿

互联网巨头已入局

“生鲜一定也是互联网巨头的必争之地,消费品的前一轮PK已经结束了,‘吃’可能是下一块必争之地。” 每日优鲜的COO孙原曾公开表示。

据艾瑞咨询发布的《2021年中国生鲜电商行业研究报告》显示,受新冠疫情影响,2020年中国生鲜电商市场快速发展,生鲜电商行业规模达4584.9亿元。

而随着生鲜电商的发展及模式的成熟、用户网购生鲜习惯的养成、生鲜电商用户覆盖数量愈发广泛,艾瑞预计未来一段时间生鲜电商仍旧保持高速增长,到2023年生鲜电商行业规模将超万亿。

但眼下,随着巨头多点布局,初创企业争相涌入生鲜电商赛道,生鲜电商赛道的竞争愈发激烈。

艾媒咨询发布的《2020年中国消费者最常使用生鲜电商平台情况调查》显示,51.85%消费者最常使用盒马鲜生,45.93%消费者最常使用每日优鲜,天猫超市、饿了么、叮咚买菜占比分别为35.56%、17.78%、19.26%。

这意味着,目前,除盒马鲜生之外,每日优鲜已成为较多消费者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随着行业的激烈竞争,每日优鲜已有意转向B端。

为此,每日优鲜提出了(A+B+C)*N的公式。其中,A、B、C分别对应超市、菜场和小店,N=云,目标是打造“社区零售数字化平台”。

招股书显示,目前,每日优鲜对前置仓零售、智能菜场业务、零售的云业务的资金分配分别为募集资金的50%、20%、20%。

业绩连年亏损,却仍有勇气探索新的方向,每日优鲜的底气来自何处?

据不完全统计,此前,每日优鲜已相继完成了10轮融资,累计总额超过110亿元。投资人包括腾讯、联想、工银国际、中金资本、高盛集团等。

从2018年至今亏损74亿元。每日优鲜新业务的开发依赖高成本的投入,上市补血成为必然。但问题在于,每日优鲜这次提出的故事,事实上并不新鲜。无法解决前置仓的规模化与盈利难题,就开始尝试开展To B业务,无疑直面了美团、阿里、京东等竞争对手。

相较于有技术、有流量、有资金优势的互联网巨头,每日优鲜或只有提升生鲜标准化能力和供应链能力,形成超过临界点后的规模效应,或能在社区零售这个快速发展、需求多样的行业中占据一席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