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晚邻

编辑:晨鹤

风品:邓亮 沈禾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A股IPO,严字当头。

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1-4月共有153家企业IPO上会,142家过会,上会过会率92.81%。但考虑同时间段还有106家IPO终止审查,真实过会率仅55.25%。

况且,过会之后就能高枕无忧么?

这不,4月29日刚成功过会的双枪科技,就收到了发审委的审核意见。

细看其成色,确实羁绊不少:关联交易、存货高企、违规槽点等等,号称筷子界“LV”的双枪科技,上市梦有多远?

01三连升与三连降 凭啥募资建基地?

公开信息显示,双枪科技成立于2002年,主营业务为餐厨具,筷子、砧板是其主要收入来源,董事长、实控人为郑承烈。

以2020年为例,双枪科技卖出2.97亿双筷子和1151万片砧板,总营收占比超过7成。仅筷子的销售额就达3.22亿元,占其营收总额近四成。超45%的毛利率也远高其他主营业务。

尽管招股书中,双枪一再表示拥有“筷子、砧板、勺铲、签类和其他餐厨具5个大类”,但对筷子、砧板的依赖程度可见一斑。

或许是感到同质化竞争之压,2012年“双枪竹木”正式更名为“双枪科技”,着力发展工艺、增加科技创新。

改名八年,“科技”之路有啥成就呢?

招股书显示,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拥有40项发明专利、99项实用新型和122项外观专利。

数量确实可观,但结合其1000多种单品,且多为日常生活中的低廉小物,够上“科技”品的有多少?实际科技含量有多高呢?

看看研发:2018年至2020年研发投入分别为1985.37万元、2551.51万元、2744.64万元,占营收比重分别为3.27%、3.50%、3.29%,无论规模还是占比,难言有多“重视”。

2018-2020年,其营收分别为6.08亿元、7.18亿元、8.34亿元,同比增长21.53%、18.04%、16.19%,而其官网上赫然显示“年销售增长率20%以上”。

净利分别为0.46亿元、0.72亿元、0.9亿元,整体盈利水平还需提升。

当然,利润薄也是行业属性使然。横向看,三禾竹木2019年的营收8185.04万元,净利亏损183.34万元,九川竹木2018年营收1.29亿元,净利润为1996.34万元。相比之下,双枪科技算的上行业龙头。

但老大也不好当,以双枪大本营浙江丽水市庆元县为例。2017年底,该县登记注册的竹木制品加工企业600余家,其中年产值2000万元以上规模的企业有18家。

竞争多激烈,看看双枪科技攀升的存货或更有体会。2018年-2020年各期末,双枪科技存货账面净值分别为1.06亿元、1.23亿元和1.42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28.90%、27.67%和30.22%,连续三年上升。

招股书坦言,如公司未来不能有效制定生产计划并管理存货而导致存货增长过快,将在一定程度上挤占公司的营运资金,降低公司运营效率,并可能带来较大金额的存货跌价风险,从而给公司生产经营造成一定不利影响。

担忧是有逻辑的,其产能利用率连续三年下滑。

以两大核心产品为例,2018-2020年,其筷子产能利用率为100.50%、94.07%、85.50%,砧板产能利用率分别为98.79%、94.94%、86.61%,产能利用率持续下滑。

玩味在于,双枪科技此次IPO总募资4.25亿元。其中日用餐厨具自动化生产基地建设项目总投资2.75亿元,资金全部来自募资。

一边产销率下降、存货高企,一边重资建基地,逻辑何在?是否加剧产能过剩呢?

细品还有发现:

据《中国民商》杂志壹财信统计对比,双枪科技招股书与环评文件关于该募投项目在占地面积、建设周期、购置设备量等多个关键数据存在不一致情况。

招股书显示,生产基地项目占地面积44,643.50平方米,生产基地项目建设周期18个月,生产基地项目设备购置费为13,298.89万元,其中生产设备购置348台/套/条。

而据环境影响报告表,该项目占地面积仅4,720平方米,建设周期最多7个月,新增设备生产设备共274台/套/条,比招股书披露的设备少了74台/套/条。

为何偏差如此大,是否缺乏严谨性?双枪科技需要自我证明。

02 关联交易疑云 与前员工“难舍难分” 业绩可有水分?

关于严谨性,还有大烦恼:比如关联交易疑云。

4月29日,自媒体叩叩财讯爆料,双枪科技的重要客户广州粤涵贸易有限公司,疑似为其在职员工所控,背后实控者更是指向双枪科技自身,然双枪科技IPO申报材料中,对此只字未提,涉嫌故意隐瞒。

公开信息显示,广州粤涵是双枪科技在2019年新增的经销商之一,2019年为其贡献2089.82万销售金,一跃成为双枪科技五大经销商之一。甚至广州粤涵在智联招聘中的自我介绍为“浙江双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驻广州的直营办事处”。值得强调的是,广州粤涵老板郑晓兰,为双枪科技实控人、董事长郑承烈的妹妹。

另一大经销商——深圳沁缘森家居用品有限公司,曾用名为深圳市双枪家居用品有限公司,其历史股东黄燕与广州粤函的现任股东黄燕同名。

不仅如此,据内部人士向媒体透露,双枪科技在隐瞒上述重要关联关系的同时,还存大量使用个人银行账户进行资金结算的情形。

由此,5月7日,发审委在审核意见中要求双枪科技进一步说明经销商广州粤涵贸易有限公司、深圳市沁缘森家居用品有限公司设立的资金来源,是否存在委托或代理持股情形,是否存在非经营性资金往来,发行人及其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董监高是否实质控制前述经销商,是否存在关联交易非关联化情况,是否存在利益输送或其他异常情形。

刚过会,就遭监管追问,显然不是好消息。假作真来真亦假,看来聚光灯下任何小聪明都不好使。面对种种“巧合”,双枪科技如何自圆其说?若质疑属实,其业绩水分又有多大?价值成色几何呢?

细观其销售渠道,包括经销商、电子商务、直营电商、其他直营和外贸,其中经销商渠道销售收入占比34.46%,是最大的销售渠道。

招股书披露,双枪科技的经销商类型主要分为前员工和非员工。2018年至2020年,双枪科技对员工经销商的销售金额分别约为1.949亿元、1.999亿元和1.671亿元,占经销商销售金额的比例分别为68.53%、64.03%和58.03%。

报告期内,由前员工成立的经销商数量分别为42家、39家和38家。目前经销商中,也涵盖一家由公司现有员工成立的经销商,名为上海巢爱家居用品有限公司。企业与前员工们“难舍难分”,这并不常见,是否藏有猫腻呢?

招股书披露,仍有部分前员工属于关联方,因此这部分前员工成立的经销商属于关联方。且双枪科技对前员工经销商的整体售价略低于其他经销商。

监管层关注焦点为:双枪科技向前员工销售的价格公允性及是否存在利益输送的行为。

发问并非苛求,值得注意的是,经销商渠道虽为主力模式,质量表现却似乎差强人意:

2018年末至2020年末,双枪科技的应收帐款账面净额分别为2.12亿元、2.14亿元、2.11亿元,占流动资产的比重分别为57.60%、47.92%和 44.73%。

以2018年为例,年末应收账款余额相比于2017年末激增近40%,但同期营收仅增21.52%。

应收账款余额结构中,经销商应收账款余额又占大头:报告期内双枪科技对经销商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8946.4万元、1.24亿元和1.02亿元,占应收账款余额总额的52.73%、54.39%和44.24%。

双枪科技表示,随着收入规模持续增长,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可能会持续增加,若不能及时回收应收账款,则会对公司的现金流转、财务状况及经营成果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

而舆论更深担忧在于,双枪科技是否为求业绩增长,陷入了“赊销”模式?

略感欣慰的是,电商方面表现还算亮眼。2018年到2020年,双枪科技来自电商平台的收入分别为0.96亿元、1.4亿元、2.32亿元,2019年及2020年的增长率分别为46.6%、65.16%。

但随之,销售费用率也水涨船高。2018年和2019年销售费用率分别为15.2%、14.4%,可比同行公司均值为11.22%、11.63%。双枪科技也承认,销售费用率高,主要是其商超费用、电商平台费用较高所致。

那么,贵为行业龙头、强调创新的双枪科技,产品话语权多少有强呢?

03 违规烦恼 安心丸好给吗

聚焦业务层面,严谨性体现在合规痛点上。

其主要产品的原材料材质为竹、木、PPS 等,主要包装材料为PVC、纸卡和纸箱,因此产品和产成品多具有易燃性质,需格外注重生产安全与环保考量。

招股书显示,双枪科技曾因安全隐患、环保问题、违规宣传等遭到处罚。

2017年10月31日,因所属厂房内多处防火门闭门器、顺位器损坏,消防设施、器材、消防安全标志未保持完好有效,双枪科技被罚5000元。

2017年10月19日,双枪科技子公司浙江千束家居用品有限公司生产线建设项目环保设施未经验收投入生产,锅炉废气排放中烟尘指标均值超标,被罚14万元。

最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规定,未来将加大环境违法的处罚力度,提高企业污染成本。换言之,若没足够资金投入及合规敬畏心,企业违规风险将大幅提升。

敬畏心不止在生产层面:

2017年6月16日,因杭州漫轩电子商务有限公司(双枪科技全资子公司)在其经营的天猫店上将“驰名商标”字样、顶级用语等用于广告宣传,被罚8万元。

同年,因在官方公众号里碰瓷李冰冰,擅使照片商业宣传,双枪被判赔3.5万元。

甚至创始人郑承烈,也曾陷虚假借款案中。

裁判网文书显示,2007年2月,信林担保的董事长、总经理沈国华等人以个人营利为目的,经商议后采用让他人挂名的方式成立杭州天森实业有限公司并实际控制经营。同年,沈国华利用担任信林担保董事长的职务之便,与浙江双枪竹木有限公司(双枪科技全资子公司,下称:双枪公司)的法人郑某约定,采用双枪公司向信林担保公司虚假借款的形式,将信林担保350万元公款汇入双枪公司账户,同日再将上述钱款转账至沈国华的个人公司天森公司,然后沈国华等人再将这笔款项以高额利息借贷给杭州品森实业有限公司,以此赚取利差。2008年10月30日,天森公司通过原借款途径向信林担保公司归还人民币350万元。

判决书中的“郑某”即双枪科技董事长郑承烈。

诧异的是,招股书中也无呈现此事件。是否应披尽披呢?

合规经营,是上市企业稳健性、成长性的基本保障,合法合规信披,也是新证券法的监管重点。若不正心诚意,怎能敲开上市大门?即使敲开,又能安稳多久?

上市临门一脚,却仍背负种种槽点,如何让市场安心、让发审委放心,是双枪亦或郑承烈的当务之急。问题在于,这颗定心丸、安心丸好给吗?

一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

本文为首财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