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长胜

编辑 | 杜志磊

5月19日,京东集团公布了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总体上看,本季财报延续了上一季财报的增长趋势,营收、净利以及用户数等核心指标上依然处于U型发展周期的上升阶段。

先来看几组核心数据,2021年第一季度财报显示,京东净收入为2032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9%,这也是京东近几年来最好的营收同比增速;净利润为36亿元,较去年的11亿同比增长227%。

用户数据上,截至2021年3月31日,京东过去12个月的活跃购买用户数近5亿,较2020年第一季度末大幅净增1.12亿,创历史最大同期增幅。

财报发布后,京东股价在中概股周三早盘集体下跌的情况下逆势上涨,截至当日收盘,京东股价上涨1.20%。

除了上述数据外,还有一点值得注意,就是在京东的财报中可以看到一个企业的价值和社会责任。也就是说,在股价、营收之外,我们还要从更全面的角度去评估一个企业以及它的发展前景。

1、产业端迎来发展新机遇

在产业互联网时代,数字化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而拥有技术和创新优势的公司就成为助推各行业数字化转型最有力的支撑。

这一趋势也反映在京东的财报中。近两年,京东净服务收入增长迅速,在营收占比中持续上升。在2021年一季度财报中,京东净服务收入增长至279亿元人民币,同比大增73%,其中物流及其他服务收入同比增长超过109%。

从“商品”向“商品+服务”的转变可以看出,一方面,服务收入正在成为拉动京东整体营收的新动能,也是京东战略转型后寻找新增长点的主要路径。

另一方面,作为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京东为产业端带来了五位一体的数智化社会供应链,通过数智化技术连接和优化社会生产、流通、服务的各个环节,降低社会成本、提高社会效率。 

财报显示,京东的库存周转天数进一步下降至31.2天,同比去年一季度大幅下降了4.2天。可能在外界看来减少的这几天时间“没有什么了不起”,但是对于处在供应链上下游的企业来说,则可以释放大量的资金和资源。京东持续的技术创新和开放服务,不仅有利于降低京东的库存成本,也有助于带动京东平台上数十万品牌和商家提升运营效率,真正实现降本增效。

京东集团首席战略官廖建文认为:“产业是京东的DNA,这意味着,京东要用产业的思维逻辑去重构行业的价值链。”京东为产业端带来的价值不只是库存周转率的提升,而是从物流到金融,从产品到技术等对产业端进行全方位的能力释放,尤其是在疫情以及疫后期间,京东的表现可圈可点,更是体现了一个企业的社会价值。

比如,2020年疫情爆发初期,京东第一时间送出医疗物资,并通过自身的供应链体系完成了疫情前线对医疗物资的调配。

疫后阶段,在助力复工复产以及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格局下,京东继续发挥技术与服务企业的优势能力,在产业带通过C2M模式打造“智能制造平台”等,助力合作伙伴复工复产,实现稳定增长。 

凭借供应链核心优势实现持续不间断运营,京东无疑成为合作伙伴与品牌商家最大的“避风港”。在物流方面,疫情期间物流行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京东物流凭借连续九年的“春节不打烊”以及常态化的运营,为用户以及商家带来了与往常无差别的产品与服务。

在技术方面,京东一直将科技作为发展的重中之重。今年1月份,成立了京东科技集团,成为整个京东体系对外提供技术服务的核心平台。其中,作为最懂产业的数智化解决方案提供商,京东云已为1300多家大型企业、超120万家中小微企业提供了数字化解决方案。

举个例子,在山西大同市,当地政府通过与京东科技集团合作,对政务热线进行智能化升级,借助人机交互平台“言犀”输出的人工智能和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日均处理有效诉求提高33.6%、呼入电话接起率达100%。

此外,京东于日前宣布,在今年京东618期间,目标将帮助超过230个品牌实现下单金额破亿,帮助超过12万中小品牌商家成交额翻倍。

由此可见,京东常年积累的优势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释放,通过技术能力、数据基础、营销渠道、物流履约等多维度服务的输出,为用户、产业甚至政府部门等提供优质的产品与服务,从中全面体现了京东的价值。

2、乡村成京东发展的另一极

在农村脱贫攻坚取得胜利后,推进乡村振兴成为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主要任务之一。在这个背景下,京东作为一家技术和供应链企业,在推动乡村振兴上也是不遗余力。

众所周知,京东有着遍布全国各地的供应链基础设施,这样就可以通过打通农村全产业链条,借助多元化的渠道布局和资源以及大量线下零售终端,将产业链进一步延伸到县城、乡镇、农村。 

农村全产业链的优化,可以使城里的餐桌直接连通广大乡村的田间地头。一方面,丰富了城市的菜篮子、果盘子,让城市居民可以随时随地享受到新鲜的农产品;另一方面,可以解决农产品的“最初一公里”小而散、标准化程度不高的问题,通过打造特色产业带,形成“电商+龙头企业/合作社+产业+农户”的产业化经营新模式,提升农产品的规模效益和市场竞争力。

在推动农产品上行的过程中,京东打造的特色农产品产业带也形成了地域品牌,比如四川丑橘、广西沃柑、云南蓝莓等。品牌的打造不仅带动当地产业的形成,也让效益得到了飞跃性的提升,京东大数据显示,2020年地标类农产品在京东的成交额同比增长了74%。

在打造特色农产品产业带外,京东还通过组建农产品流通大中台,帮助农村实现可持续发展;公布京东数字乡村业务全景图,提速数字乡村建设步伐;通过千县万镇24小时达计划,实现对全国所有地区、城镇和人口约100%的覆盖。这些措施为中国农业、农村提供了很好的发展机会。

在促进农业发展、乡村振兴的同时,京东的投入也得到了回报,尤其是在下沉战略上,京东已经取得不错的成绩。在近几个季度,京东新增用户得到了大幅提升,其中,有80%左右的新增用户来自下沉市场,一举打破用户增长的瓶颈。

此外,在就业方面,截至2021年3月31日,京东体系上市公司及非上市公司员工数约37万人,较2020年第一季度末新增了将近11万名员工,为物流一线员工的人均月支出近万元。其中,京东的一线员工有80%来自于农村地区,成为了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之一。 

助力乡村发展是一个相辅相成的过程,京东在推动乡村振兴的同时,也得到了下沉市场的反哺。可以说,下沉市场已经成为京东未来发展不可或缺的一环。

无论是助力产业端的发展,还是推动乡村振兴,京东在成就自己的同时也在为每一位利益相关者创造价值。正如京东第一季度财报中所说:“坚持长期主义,心存敬畏、永葆情怀,一如既往做最苦最难却最有价值的事。”

而一个公司能否长期发展,不仅仅要看公司的经营、战略以及为公司自身带来多少收益,还要考虑公司之外,它还能带来什么价值以及能否承担起相应的企业社会责任,这也是京东本季财报着重想要表达的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