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于照野

编辑:李荷举

风品:邓亮 蓝海

来源:首财——首条财经研究院

啥叫天堂人间?

看看汇顶科技股价,应有深刻体会。

一年多时间,从2020年初的387元高点到今日收盘的109元,累计跌幅70%,市值从1700多亿,缩至502亿元。

王者怎么就变青铜了?有无重回千亿荣光的机会呢?

01 业绩“变脸”

光学屏下指纹识别方案市场份额全球第一、安卓阵营应用最广的生物识别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服务全球数亿人群、最早突破千亿市值的芯片股.....

表面看,汇顶科技王气满满。

然细观,业绩“里子”难言乐观。

2020年半年报显示,营收30.56亿元,较2019上半年同比增长5.87%,归母净利5.97 亿元,同比下降41.26%。

增收不增利、且净利大缓,这份成绩单自然不讨资本欢心。要知道,2019年汇顶科技营收64.73亿元,同比增长73.95%;净利23.17亿元,同比增长212.10%,创历史新高。

再看2020前三季度,营收51.28亿元,同比增长9.62%,归母净利11.00亿元,同比下降35.75%。

有所改善,值得肯定。但依然增收不增利,净利下降依然扎眼。同时,汇顶还表示,第四季度业绩依旧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预测全年净利存在一定幅度下降的可能性。

为何2020年业绩“变脸”,辉煌不再?

汇顶科技表示,受新冠疫情及国际形势变化等因素影响,叠加新产品研发持续投入导致的研发费持续增加,致使利润下滑明显。

所言不虚。

业务板块看,以2020年上半年为例,指纹识别芯片收入约22.96亿元,较上年同期下降7.3%,占整个主营收入的75.15%;触控芯片营收5.09亿元,同比增长26.1%,占主营收入的16.68%;其他芯片占8.17%,约2.49亿元。

拉长维度,指纹识别芯片一直是汇顶营收主力。其营收额2014年为0.1亿元,2019年为54.12亿元。

很明显,汇顶科技对指纹识别芯片依赖较重,而该业务的拉胯,是业绩变脸主因。

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下降8.8%,销量减少约12.4亿部。这对汇顶业务影响不言而喻。但深入看,不止疫情突发、外部下游承压这么简单,资本看空、业绩受阻或与其产品结构、业务转型不无关系。

02 转型是与非

众所周知,过多依赖核心产品、产品结构单一,不利企业成长性及抗风险力提升。新品入局、技术迭代、市场波动、行业周期、突发负面危机、政策影响等等因素,都可能带来业绩影响、暴露反脆弱短板。

聚焦汇顶科技,也恰是痛点所在。

正如财经评论人单仁所言:“专而不博,单一领域的产品注定了抗风险能力不强,像大客户华为的突然缺席,就能让汇顶伤筋动骨。”

行业分析师郝瑞表示,指纹识别芯片,仅是手机应用端一个细分领域产品,虽有技术门槛,但严重依赖下游企业,护城河并不算太深广。况且,追赶者也来势汹汹:思立微、神盾股份、联咏科技等第二梯队正逐渐缩小差距,赛道日益拥挤,汇顶的盈利空间也被挤压。

数据说话,2019年,汇顶科技凭借先发优势,单个屏下指纹芯片售价高达10美元,但随着后来者入局,价格已降到5美元。2019年,汇顶其销售毛利率60.4%,2020年前三季度为51.81%,销售净利率也从2019年的35.8%滑至21.45%。

早在2019年,分析师郭明錤曾指出,因供应链削价竞争,光学式屏下指纹识别单价跌幅将达七成,而率先发动“焦土战”的神盾将首当其冲,如今思立微因结盟下游模块厂欧菲光加入战局,光学屏下指纹识别的产品单价很可能持续下杀。

而除了价格战,更紧迫的是基本盘颠覆。

芯片高科技属性,注定其迭代速度。梳理外界舆论,不乏对汇顶洞察行业热点、技术更迭滞后、落伍的指摘。

以其引以为豪的“光学屏下指纹”为例,伴随超声波指纹识别、人脸识别的兴起,近几年指纹识别开始走下坡路。在全面屏时代,超声波解锁被进一步挖掘,超声波指纹芯片火热,甚至个别手机厂商已开始切入该项技术。比如高通在2021年1月发布第二代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器3D Sonic Sensor Gen2。与初代型号相比,高通第二代超声波屏下指纹识别器提供了更大表面积和更快处理速度,从而更快解锁手机。

诚然,目前市场看,生物识别仍以3D结构光和屏下指纹为主。超声波指纹仍处手机厂商试水阶段,并没大规模使用。同时,汇顶也曾回应媒体表示,不管是性价比还是方案本身,超薄方案都具有明显优势,希望把中国优势扩展到全球。而传统镜头式方案,有同行模仿烦恼,竞争格局却没有本质变化。

信心可嘉。但是否也该未雨绸缪、保持敬畏。毕竟芯片行业,一日千里,一个布局错失,可能就错过一个产业时代。

一方面,指纹芯片主要应用端的手机市场呈饱和之态;一方面,竞品技术愈发成熟,盈利空间被越压越小;一方面,颠覆性新品磨刀霍霍。多维影响下,汇顶科技应该甘苦自知。

当然,汇顶科技没有坐以待毙。

2020年上半年,汇顶科技在毛利下滑的情况下,研发投入从上一年同期的4.58亿元增长到8.35亿元,增幅82.3%。

汇顶科技董事长张帆曾在投资者交流时表示:“没有人能保证百发百中,尤其是开枪越多消耗子弹越多,但不能因为害怕浪费就不开枪。”

可见,汇顶科技正努力寻找更多维度的成长故事,增强综合实力,创新勇气、魄力无需赘言。但同时也意味汇顶科技还在“广撒网”,还在摸索阶段。

值得注意的是,研发创新除了高回报,还有高投入、长周期、高不确定性,如不够精准,过于分散精力,潜在风险是否不亚一场转型“豪赌”?

早在2018年,汇顶科技便开始多元创新转型,发力方向不局限于指纹识别业务,还开始往物联网领域布局。据企查查APP显示,汇顶科技目前已在包括手机、平板电脑和可穿戴产品等在内的智能移动终端领域构筑领先优势。

布局的非手机类产品主要包括七类:语音及音频类软件方案、健康监测类芯片、可穿戴交互类芯片、低功耗场景下用于交互的微控制器芯片、汽车电子相关芯片、超低功耗蓝牙芯片、广域网通信芯片。

可见,产品矩阵日益丰盈,这对受产品单一困扰的汇顶而言,是利好之事。

遗憾在于,从营收看,被寄厚望的联网领域依然未成气候,以2020年半年报为例,“其他芯片”类目占主营收入的8%左右。

上证互动易有投资者提问:你好!有分析表明汇顶未来在物联网和CIS领域,物联网只是能长期不温不火,CIS领域完全是成本控制和重资本发展,优势不大。另一方面,在智能穿戴和汽车芯片,这些芯片主要是数据最重要,大公司自己不会放弃,都有自己研发需要,汽车芯片更是数据为王,汽车公司不会放弃,这些隐忧不少,公司未来的成长会在哪里!核心竞争力会是什么?

语言犀利,也用心良苦。虎口夺食诚然不易,壁垒构建也相对较难,广撒网、多打弹看似阵仗热闹却不利快速形成专业力,如何更精准、更有差异化价值,关乎其核心成长性、转型成败,值得其深思。

汇顶科技表示:众多产品已实现商用,公司在已有技术领域仍会不断创新,为客户创造更多价值;另外,公司仍会积极拓展在光学传感器及图像处理方面的能力,不断了解用户需求并发掘潜在机会,寻求技术创新来为客户创造差异化价值。

字斟句酌,汇顶科技信心满满,希望用时间为其多元转型,带来更多价值自证。

03 减持烦恼

问题在于,汇顶科技还多少改变时间。

身处蜕变时刻,最耗耐心、最验实力,然一些股东似乎已没多少耐心。

2021年3月15日,汇顶科技开盘再度大跌,股价收于112.88元/股。当日,减持公告显示,第二大股东汇发国际拟减持股份不超汇顶科技总股本的3%。值得注意的是,此前汇发国际已完成4次减持,涉及金额超68亿元。

基金动作也值玩味,近一年时间,汇顶科技连遭国家大基金一期减持,累计减持超21亿元。

曾几何时,汇顶科技是机构眼中的香饽饽。Wind数据显示,2019年A股前十大高价股中,有7家属于信息技术行业,汇顶科技位列第6。截至2019年末有477家机构持仓汇顶科技

然2020年末,持股机构数骤降为19家,相较2019年减少96%。

激烈调仓,“抱团股”不香,自然留下一地鸡毛。截至2021年3月25日收盘,汇顶科技股价报收109.28元/股,以2020年2月25日最高价387.20元计,股价跌幅超70%,市值缩水1200亿元。

这片绿油油,谁来承受呢?

汇顶科技A股股东户数从2020年初的25138户增到2021三季度的95075户。

2021年2月2日,有股民在互动易提问,为何汇顶科技股价跌跌不休。

汇顶科技回复,经营正常,着眼未来,为投资者创造长期回报,股价变化有很多影响因素,但更注重公司的长期成长。

04 蝶变野望

当然,商海沉浮,没有一成不变的王者。对于汇顶科技的转型表现,我们应该给予更多耐心与宽容。

前景虽未知,但回顾历程,其不乏成功转型先例。

汇顶科技成立于2002年,早期主营业务是固定电话芯片。2006年,手机普及固话业务大幅下降。面对危机,汇顶科技毅然转型触控芯片领域,凭借联发科投资、以先进的触控芯片技术,获得第一次成功转型。

2011年开始,短短一年,汇顶营收就从0.87亿飙至5.57亿,同比增长高达543%。

之后,其再次聚焦指纹触控芯片领域,2015年量产。2016年,汇顶科技净利润高达8亿,同比增长超120%,成功挤下瑞典的FPC成为全世界指纹芯片王者。

借助二次转型,汇顶科技跻身千亿股,创始人张帆也业内封神:被称“华为、VIVO、小米、坚果手机背后的男人”。

张帆曾言“做创新真的很难,你不知道你的坚持是不是正确的,中国的公司做创新没有太多成功的经验,偏离了苹果的方向,内心是非常恐惧的,因为你不知道你的路是不是走得通。”

字斟句酌,敬畏中不乏敏锐洞察。这或就是汇顶能一次次重生、进阶的法宝。

危和机同生并存,克服了危即是机!往期看,正是精准转型,让汇顶实现了蝶变。这也是当下期许的逻辑所在。

困境迷雾之际,也有新气象。

3月15日,汇顶科技公告:德州仪器前副总裁兼中国区总裁胡煜华正式加入汇顶科技,担任公司总裁。

作为IC业界资深人才,胡煜华来头不小。德州仪器被誉半导体“黄埔军校”,这里走出过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中芯国际创始人张汝京、圣邦股份创始人张世龙等大咖级人才。再看胡煜华经历,2000年7月起,在德州仪器半导体公司(TI)历任多个不同的销售管理岗位,中国区市场和销售总经理,公司副总裁及中国区总裁,负责TI中国整体运营。曾凭借专业影响力多次登榜福布斯。

有经验、有威望,此空降堪称量身定做。重塑之心,不言而喻。

但也有股民并不看好,技术是关键,却请来销售高管?是否药不对病?强力外援是否会水土不服?

不难发现,与汇顶科技处境遇类似,新帅胡煜华也背负质疑。

是王者迟暮,还是再次蝶变,能否找回千亿荣光,等待两者答卷。

本文为首条财经原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