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电源市值突破4200亿新高,高管减持与减值风险暗藏隐忧
七个月暴涨300%、市值突破4200亿元的动力储能巨头,在高管集体减持与巨额减值准备的阴影下,正迎来资本市场的严峻考验。
11月6日上午10点50分,A股光伏逆变器板块涨幅近3%,阳光电源股价最高超过206.97元/股,市值突破4200亿元,创下历史新高。
截至当日收盘,阳光电源报收205.40元,从4月阶段性低点起算,七个月内涨幅超过300%。
业绩狂飙背后的隐患
阳光电源2025年前三季度实现营收664.02亿元,同比增长32.95%,归母净利润118.81亿元,同比增长56.34%。这一净利润规模已超过2024年全年水平。
公司还将大量研发投入纳入增长引擎。前三季度研发费用达31.4亿元,同比增长32%,研发人员超7000名。
然而,细看财务数据,盈利质量却引人忧虑。第三季度公司营收228.69亿元,环比下降6.65%,增长势头已显疲态。
市场对阳光电源的担忧还集中在公司计提的巨额减值——2025年前三季度计提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准备合计12.8亿元,直接减少公司营业利润同等金额。
储能业务异军突起
储能系统业务已在2025年上半年以178.03亿元收入,同比激增127.78%,占营收比例的40.89%,取代光伏逆变器成为公司第一大主营业务。
2025年前三季度,公司储能发货同比增长70%,海外发货占比从去年同期的63%攀升至83%。
储能业务的毛利率也已提升至39.92%,显著高于公司整体水平。
相比之下,曾经的核心业务光伏逆变器增长放缓,2025年前三季度收入同比增长仅约6%。
高管减持套现
10月份公司四位高管集体宣布减持,包括副董事长顾亦磊、董事吴家貌、副总裁邓德军、副总裁汪雷。
四位高管合计减持42.49万股股票,若以公告当日股价计算,全额减持可套现7.05亿元。
与此同时,公司创始人曹仁贤的身价随着股价上涨突破1300亿元大关,蝉联安徽首富。
资产减值风险高企
市场对阳光电源的担忧还集中在公司计提的巨额减值——2025年前三季度计提信用减值和资产减值准备合计12.8亿元。
这其中包括存货跌价损失及合同履约成本减值损失计提8.12亿元,单项金额最高。
截至2025年6月30日,阳光电源存货达297.06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增至181.3天。
若未来市场需求进一步疲软,应收和存货的减值规模可能扩大,导致现金流循环效率下降。
AIDC新故事挑战
在全球AI算力需求爆发背景下,阳光电源于近期宣布进军AIDC电源赛道。
2025年5月,阳光电源已设立合肥阳光源智科技有限公司,布局AIDC电源业务。
公司计划为下一代AI数据中心提供全栈式电源解决方案,特别是800V高压直流架构相关产品。
公司预计2026年实现AIDC供电产品落地和小规模交付。
截至11月6日收盘,阳光电源市值稳居4258亿元,成为安徽省内唯一一家市值突破4000亿元的上市公司。
阳光电源股价七个月涨幅超过4倍,总市值增长逾3200亿元。
然而,在市值创下新高的同时,机构投资者已在第三季度着手减持。
多位高管集体减持与巨额减值风险,成为这家储能巨头耀眼业绩中不容忽视的阴影。
来源:春华财经
作者:思齐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