琻捷电子持续亏损超10亿:分销商数量急剧下降,收购后就商誉减值7600万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
近期,琻捷电子科技(江苏)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琻捷电子)的港交所IPO获受理,中金公司和国泰君安国际为联席保荐机构。
此次IPO,琻捷电子计划将募集资金主要用于扩大业务规模及加速新产品的商业化;提升在智能轮胎传感SoC、BMSSoC及USISoC方面的先进技术及基础技术的研发能力;扩大国内及国际销售网络及提升全球市场地位;战略投资或收购;营运资金及其他一般公司用途。
1
持续亏损超10亿元,分销商数量急剧下降
天眼查显示,琻捷电子成立于2015年,公司致力于提供创新传感芯片。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2024年的收入计,琻捷电子为全球第三大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及中国最大汽车无线传感SoC公司。
于往绩记录期间,琻捷电子主要通过销售智能轮胎传感SoC、BMSSoC、USISoC获得收入。截至2025年6月30日,琻捷电子的汽车传感SoC的累计出货量已达到1.64亿颗。
从2022年-2024年以及2025年1-6月(以下简称,报告期内),来自智能轮胎传感SoC的收入金额分别为4146.0万元、8615.7万元、2.09亿元和9124.2万元,占当期收入的39.9%、38.6%、60.0%和58.2%。
另一边,BMSSoC的收入金额分别为1878.1万元、4691.2万元、4273.9万元和2464.5万元,占当期收入的18.1%、21.0%、12.3%和15.7%;USISoC的收入金额分别为4018.2万元、8556.9万元、8912.0万元和3946.5万元,占当期收入的38.7%、38.3%、25.6%和25.2%。
得益于市场认可度及客户需求提升带动的销售量增加,2024年,智能轮胎传感器SoC的收入由上一年同期的8620万元大幅增至2.09亿元。不过同样在2024年,琻捷电子对部分主要客户的大额订单进行了定价调整,因而BMSSoC的收入同比减少8.9%。
由于贡献收入较高的智能轮胎传感SoC的收入保持明显增势,报告期内,琻捷电子实现收入分别为1.04亿元、2.23亿元、3.48亿元、1.57亿元,毛利率分别为15.4%、16.6%、20.3%和27.1%。
随着收入规模的逐年提升,琻捷电子来自主要客户的集中度也在暗暗加大。报告期内,公司来自五大客户的收入分别为占同期总收入的41.2%、35.6%、52.1%及46.8%,来自最大客户的收入分别占同期总收入的15.4%、9.2%、25.2%及22.9%。

招股书显示,琻捷电子的销售模式分为分销和直销两种。在2022年和2023年,退出琻捷电子销售体系的分销商分别为40家和150家,增加的新分销商数量分别为218家和222家。而在2024年和2025年上半年,退出琻捷电子销售体系的分销商分别为356家和97家,同期仅分别增加58家和34家。此外,琻捷电子的分销商数量从2023年末的480家快速下降,2024年末、2025年上半年末分别为182家、119家。
与此同时,Fabless商业模式下,琻捷电子的业务运营依赖于若干供应商的持续服务,主要包括晶圆代工、芯片封装测试服务供应商。期内公司来自五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同期总采购额的72.8%、52.6%、64.5%及63.9%;来自最大供应商的采购额分别占总采购额的21.1%、13.8%、21.9%及20.6%。
由于自成立于来琻捷电子的业务主要侧重于研发活动,加之无线传感SoC行业的快速演变特性,琻捷电子在招股书中表示,“历史业绩可能无法为评估业务、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及前景提供有意义的依据”。
在利润指标方面,报告期内,琻捷电子的期内亏损分别为2.05亿元、3.56亿元、3.51亿元、1.43亿元,累计亏损10.55亿元;经调整净亏损分别为8356.6万元、1.11亿元、9720.0万元和1570.4万元。
对于亏损的原因不难理解,与琻捷电子高位的经营支出密切相关。报告期内,公司的研发成本分别为7694.1万元、9589.1万元、1.08亿元和3575.8万元,占当期收入的74.1%、42.9%、31.0%和22.8%;行政开支分别为2825.9万元、4095.1万元、4498.4万元和1848.5万元,占当期收入的27.2%、18.3%、12.9%和11.8%;销售及营销成本分别为864.5万元、1145.5万元、1579.4万元和909.9万元,占当期收入的8.3%、5.1%、4.5%和5.8%。
2
现金流持续失血,收购后商誉减值7600万
由于常年亏损,琻捷电子的现金流也承受着不小的考验。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分别为-1.52亿元、-6117.0万元、-1.37亿元和-1.15亿元。
其中,2022年现金流流出1.51亿元,主要是由于税前亏损2.04亿元,经若干非现金及非经营性项目,主要包括财务成本1.21亿元、存货撇减540万元、使用权资产折旧350万元以及物业、厂房及设备折旧310万元;及现金流量产生不利影响的营运资金变动,主要包括存货增加9280万元及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增加人民币960万元调整;部分被对现金流量产生正面影响的营运资金变动所抵销,主要包括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增加2460万元。
外界也关注到,公司于2022年以总价1.26亿元收购了聚洵半导体科技(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聚洵半导体)100%股权,转让方包括科隆股份(300405.SZ)、张智才等。然而,2023年公司即对聚洵半导体计提了商誉减值准备7610万元。
有市场人士指出,经营现金流持续承压之际,公司花上亿元进行收购,然后,次年就商誉减持七成,该笔交易显然可能存在较大风险,这也将引发投资者对于公司的质疑。

公司表示,该金额为本集团可识别净资产4210万元与现金对价1.18亿万之间的差额。于2023年计提了商誉减值亏损7610万元,该减值亏损为收购聚洵所产生的商誉的全部减值,乃由于聚洵的业务和财务表现。
琻捷电子面临的另一大财务风险问题,或许是消化逐年走高的存货及应收款项问题。
报告期各期末,公司的存货分别为1.7亿元、1.28亿元、1.57亿元和2.32亿元,存货周转天数分别为458天、293天、188天及310天;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分别为7873.4万元、1.27亿元、1.07亿元和9992.0万元,贸易应收款项周转天数分别为55天、74天、77天和78天。
报告期各期末,琻捷电子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分别为1.24亿元、9880.5万元、8908.8万元和1.24亿元。
偿债能力方面,报告期内,公司的流动比率分别为1.8、6.5、6.0、6.0,速动比率分别为1、5.1、4.6和3.8。
对于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由2022年的1.8、1增至2023年的6.5、5.1,琻捷电子表示,主要是由于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增加,因为用融资活动的资金购买相关理财产品;及还款令贷款及借款减少。
流动比率及速动比率随后减至2024年6.0及4.6,主要是由于贷款及借款增加;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增加。
截至2025年6月30日,琻捷电子的流动比率保持相对稳定,为6.0,而截至同日,速动比率降至3.8,主要是由于存货增加由于随着我们准备下半年相关存货,公司的半成品及在制品增加以及原材料和制成品的小幅度增加,这亦与公司业务运营及销售规模的扩张相一致,而公司按公允价值计入损益的金融资产因赎回而减少。
报告期各期末,琻捷电子的贸易及其他应付款项分别为1.31亿元、8681.8万元、9632.8万元和9348.1万元。2022年、2024年及2025年上半年,贷款及借款分别为7928.1万元、1210.3万元和1225.1万元。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李梦雄直接持有琻捷电子10.48%的股份,通过控制2家ESOP平台以及1家持股平台,合计控制琻捷电子约28.08%的股份。李曙光持股4.17%,并与李梦雄为一致行动,合计持股约32.25%,为单一最大股东集团。
从成立至今,琻捷电子也一直受到不少明星资本的青睐。成立首年,公司即收获由嘉凯盛投资的天使轮融资。2017年,琻捷电子完成A轮融资;2018年-2019年期间完成B轮、B+轮融资;2020年-2022年期间完成C轮、C+轮融资;2023年-2024年内完成D轮、D+轮融资。最后一轮融资过后,琻捷电子的投后估值达到了36.35亿元。(港湾财经出品)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