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亚半导体净利润远不及以往:毛利率大幅下滑,十年艰难上市梦
《港湾商业观察》施子夫王璐
今年9月末,珠海越亚半导体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越亚半导体)递表创业板,保荐机构为中信证券。
被证监会抽中现场检查的越亚半导体,虽然无实控人,但却谋划上市已超10年之久。而最新的招股书所显现出公司收入虽然不断增长,但净利润与毛利率都大幅承压。同时,公司的产能利用率也并不理想。
在此现状下,公司计划募集12亿元用于扩产能。
1
净利润只有以往一半,毛利率大幅下滑
招股书及天眼查显示,越亚半导体成立于2006年4月,公司主要从事先进封装关键材料和产品的研发、生产以及销售,产品类型主要包含射频模组封装载板、ASIC芯片封装载板、倒装芯片球栅阵列封装载板、电源管理芯片封装载板和嵌埋封装模组,主要用于射频前端、高性能计算、CPU/GPU/ASIC等处理器、网络连接和电源管理等领域,终端应用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等便携式消费电子产品、AI服务器、算力中心和通信基站等。
2022年-2024年及今年上半年(报告期内),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分别为16.67亿元、17.05亿元、17.96亿元以及8.11亿元,归母净利润分别为4.15亿元、1.88亿元、2.15亿元以及9147.31万元,扣非净利润分别为4.02亿元、1.72亿元、2.06亿元以及8871.90万元。
收入结构上,报告期内,封装载板收入分别为13.92亿元、14.84亿元、15.18亿元和5.27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85.41%、90.42%、88.37%和67.54%;嵌埋封装模组收入分别为2.38亿元、1.57亿元、2亿元和2.53亿元,占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分别为14.59%、9.58%、11.63%和32.46%。
显然,一方面公司收入持续增长,但另一方面公司归母净利润由2022年的4亿多元降至2024年的2点多亿,整整下滑了一半。换言之,越亚半导体的利润巨幅波动风险无疑令人担忧。
有IPO观察人士认为,近年来半导体企业上市热情高涨,不过市场波动也较为剧烈,而企业盈利能力依然是投资者极为重视的核心指标,如果公司收入稳定增长,而净利润却大幅下滑,一旦上市后可能面临着更大的业绩变脸风险。
越亚半导体招股书没有详细介绍何以2022年净利润高达4亿后就持续下行。公司表示,报告期内,受益于下游行业的良好发展态势以及公司领先的技术能力和产品性能,公司营业收入稳中有升,2024年度净利润较2023年度恢复增长。如果未来发生市场竞争加剧、宏观经济景气度下行、国家产业政策变化或公司不能有效拓展国内外新客户等情形,将使公司面临一定的经营压力,公司存在业绩波动的风险。
值得关注的是,报告期各期,公司享受的税收优惠总额分别为4451.85万元、6156.61万元、6732.19万元和2212.19万元,占公司利润总额的比例分别为9.13%、29.05%、26.96%和22.08%。
同一时期,公司的毛利率也如净利润一样大幅下挫,主营业务毛利率分别为38.97%、26.65%、25.49%和24.42%。
三年半的时间,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下降了超过14个百分点。
越亚半导体表示,2023年度公司主营业务毛利率较2022年度下降12.32个百分点,主要系倒装芯片球栅阵列封装载板、ASIC芯片封装载板、嵌埋封装模组营业毛利下降所致。其中,倒装芯片球栅阵列封装载板营业毛利下降较多,降幅91.15%,主要原因系:1,2022年度,公司倒装芯片球栅阵列封装载板产品出现阶段性市场供需关系不平衡,公司基于先发优势享受了阶段性的价格红利。
2,2023年度,国内先进制程芯片供应链受到先进半导体技术管制的影响,同时上半年全球半导体产业链深度调整去库存,国内半导体行业厂商对FC-BGA载板产品的需求急剧下降,叠加全球FC-BGA产能扩张影响,销售价格也随之回落。2023年度,发行人倒装芯片球栅阵列封装载板产品营业收入下降72.48%,平均单价下降26.15%,毛利率减少39.87个百分点。
据悉,报告期内,越亚半导体产品平均单价基本呈下降态势,分别为0.28万元/Panel、0.23万元/Panel、0.22万元/Panel、0.25万元/Panel。
2
产能利用率偏弱,十年冲刺上市无实控人
应收账款方面,报告期各期末,公司应收账款余额分别为2.60亿元、4.74亿元、4.51亿元和3.99亿元,占营业收入比重分别为15.57%、27.79%、25.10%和49.18%;坏账准备分别为426.84万元、1039.28万元、1523.04万元以及1599.51万元,公司应收账款账龄主要在1年以内,占比分别为99.68%、99.76%、99.82%和96.60%。
此外,公司期内存货账面价值分别为1.62亿元、1.89亿元、1.86亿元和2.53亿元,占公司报告期各期末流动资产的比例分别为18.78%、17.11%、16.84%和23.02%。
而在经营现金流方面,越亚半导体也波动不小。报告期各期,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6.28亿元、3.72亿元、4.41亿元和1.87亿元;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分别为-12.67亿元、-4.84亿元、-3.87亿元和-4830.77万元。公司称,支付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主要为建设工厂、购置设备等固定资产,收到重要的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主要来自理财;筹资活动净现金流分别为2.71亿元、1.44亿元、-1.52亿元和-2988.94万元,主要系借入与偿还债务、投资者新增投资入股、支付利息等因素影响。
对于此次IPO,越亚半导体计划募集资金12.24亿元,其中10.37亿元用于面向AI领域的高效能嵌埋封装模组扩产项目,1.07亿元用于研发中心项目,8000万元用于补充流动资金。

而多少被外界诟病的是,公司三大业务的产能利用率都显得偏弱。报告期内,射频模组封装载板、ASIC芯片封装载板和电源管理芯片封装载板产能利用率分别为62.08%、77.35%、62.56%以及48.77%;倒装芯片球栅阵列封装载板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6.86%、12.28%、6.24%以及9.32%;嵌埋封装模组产能利用率分别为70.59%、49.58%、52.16%以及82.16%。
截至招股说明书签署日,公司第一大股东AMITEC公司、第二大股东新信产及其一致行动人巨人网盛持股比例分别为39.95%、37.23%,且单个股东无法控制股东会或董事会多数席位,因此,报告期内无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
即便无实际控制人,但越亚半导体在上市这条道路上已经寄望了超过十年。
2014年,越亚半导体就曾计划登陆上交所,但高度依赖大客户等问题最终影响公司进程。公司其后又分别于2019年4月、2021年3月以及2022年9月申请了辅导备案登记。这中间,2019年辅导机构为中信证券,后在2021年更换为方正证券承销保荐筹备上市工作,再到此次又换回中信证券。
引发投资者聚焦的还有,10月10日,中国证券业协会官网发布关于2025年第三批首发企业现场检查抽查名单的公告,中电建新能源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电建新能”)与越亚半导体被抽中现场检查。
根据Wind数据显示,2023年被抽中现场检查的17家企业中,有12家撤回IPO申请;2024年被抽中的4家企业中,有2家撤回。
不过,今年以来,截至目前,有16家A股拟IPO企业被抽中现场检查,目前尚未有“撤退”情况。(港湾财经出品)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