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幅减员的瀚天天成再闯港交所上市:营收持续下滑,毛利率腰斩
撰稿 | 行星
来源 | 贝多商业&贝多财经
10月14日,瀚天天成电子科技(厦门)股份有限公司(下称“瀚天天成”)向港交所递交上市申请,中金公司为其独家保荐人。
贝多商业&贝多财经获悉,此次是瀚天天成更新资料的一次申请,首次递表时间为2025年4月8日。此前,该公司曾计划冲刺科创板上市,于2023年12月获受理,原计划募资约35亿元。
瀚天天成在招股书中称,考虑到完成A股上市申请所需的时间、该公司对业务扩展的筹款需求以及2024年下半年的融资机会,根据最新的企业发展战略,其最终决定于2024年6月撤回A股上市申请。
此番报考港交所,则是瀚天天成出于运用国际平台优化资本结构、提升全球市场知名度做出的决定。不过,该公司亮眼的市场地位背后,大幅波动的营收、盈利的可持续性以及对政府补助的依赖,都将成为业界和投资者关注的重点。
一、专注外延晶片,销售与代工双线并行
据招股书介绍,瀚天天成成立于2011年,由专注碳化硅(SiC)技术发展研究和开发超35年的业内科学家赵建辉博士创立,该公司开发了碳化硅外延关键技术平台,形成覆盖生长前预处理、外延生长、清洗、检查等全套外延生长流程。
目前,瀚天天成主要从事碳化硅外延晶片的研发、量产及销售,使用碳化硅外延芯片制备的功率器件在高温、大功率应用中性能表现稳定,广泛应用于电动汽车、充电基建、可再生能源、储能系统、AI计算能力和数据中心等场景。
在过去的三年零五个月内,瀚天天成共拥有123家客户,累计交付了合共超过50万片碳化硅外延芯片。根据同一资料来源,全球前5大碳化硅功率器件巨头中有4家是该公司的客户,全球前10大功率器件巨头中有7家是该公司的客户。
瀚天天成的业务模式分为两种,在外延片销售模式下,该公司自行采购包括衬底在内的原材料进行生产销售,为客户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而外延片代工模式则由客户提供衬底,其生长外延层并交付,向客户收取辅助材料费用及代工服务费。
瀚天天成外延片销售模式下的收入占比呈逐年增长态势,由2022年的63.0%增至2024年的86.2%,2025年前五个月进一步增至86.4%;外延片代工模式的收入占比则出现明显下滑,截至2025年5月末仅剩6.9%。
不过目前,瀚天天成的市场优势依旧相当显著。灼识咨询报告显示,该公司是全球领先的碳化硅外延代工厂,2024年在销售和收入方面分别占据31.6%及29.2%的全球市场份额,排名全球第一。
二、依赖政府补助,利润与营收背道而驰
尽管瀚天天成已在市场中形成规模效应,其财务数据却并不算稳定。
2022年至2024年,瀚天天成的收入分别为4.41亿元、11.43亿元和9.74亿元,其中2024年收入同比下滑14.7%。2025年前五个月收入,该公司的营收亦同比下滑约30%至2.66亿元。
瀚天天成在招股书中解释称,其2023年收入的大幅增长主要得益于全球电动汽车及充设施需求扩大,推动碳化硅功率器件销量增长;2024年、2025年前五个月收入的回落则分别与外延片代工模式、外延片销售服务收入减少有关。
不仅如此,瀚天天成的毛利也出现波动,由2023年的4.45亿元下滑25.4%至3.32亿元,2025年前五个月膝斩至4974.3万元;毛利率更是由2022年的44.7%一路降至2024年的34.1%,截至2025年5月末仅剩18.7%。
瀚天天成称,其毛利率的变动主要是由于服务类别和比例发生变化。以2025年前五个月为例,在该公司具竞争性的定价策略下,其毛利率较高的外延片代工服务占比下降,叠加2025年第一季度存货减值因素,最终影响整体毛利水平。
然而,瀚天天成的净利润却与收入、毛利指标背道而驰,先是由2022年的1.43亿元降至2023年的1.22亿元,2024年又实现了36.5%的逆势增长,来到1.66亿元;2025年前五个月,该指标再度出现回落,同比减少33.1%至1414.7万元。
背道而驰的业绩指标背后,是瀚天天成连年攀升的补助金额。2022年、2023年、2024年度和2025年前五个月(同“报告期”),该公司分别收到政府补助1.35亿元、4.74亿元、11.19亿元和8402.9万元,占利润的比重愈发显著。
换句话说,瀚天天成的内生性业绩增长动能并不充足,主要依靠政府补助维持利润增长。一旦该公司无法继续获得相同水平的政府补助金并享受当前的优惠税收待遇,其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都可能受到重大不利影响。
三、募资扩产招工,存在大规模人员调整
瀚天天成在招股书中称,其产品在碳化硅外延产品的核心指标均为行业领先,是全球率先实现8英寸碳化硅外延芯片大批量外供的生产商,也是中国首家实现商业化3英寸、4英寸、6英寸和8英寸碳化硅外延芯片全套批量供应的生产商。
虽然瀚天天成能够提供多种规格的晶片,但目前6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为其核心销售产品,报告期各期该尺寸产品的销量分别为8.16万片、19.97万片、15.66万片和5.69万片,销售占比分别达到95.6%、99.6%、95.2%和94.8%。
值得注意的是,瀚天天成的8英寸碳化硅外延晶片于2023年5月推出,销量由当年的285片翻倍增至2024年的7466片,2025年前5个月该尺寸产品的销量为2914片,在总销量中的占比进一步提升至4.9%。
纵观整个市场,8英寸晶片正以其面积较6英吋大1.8倍、边缘裸晶比例由14%降至7%、裸晶数量增加90%等优势逐渐获得市场认可,灼识咨询预计其全球销量将由2024年的10万片增至2029年的380万片,复合年增长率约94.2%。
正因如此,进一步扩大碳化硅外延晶片产能成为瀚天天成此番赴港IPO的主要目的。该公司计划将部分募资净额用于8英寸晶片产能扩张项目,并预计在2029年将该尺寸产品的产能提升至每年46.3万片,以应对快速增长的市场需求。
此外,为确保8英寸晶片扩产、6英寸晶片提效双轨增长期间生产顺畅无阻,瀚天天成计划于未来五年内每年分别招聘约76名、114名、107名、106名和97名新员工,共计招聘约500名生产人员,以支援产能扩张。
但值得注意的是,瀚天天成近年来曾出现大规模的人员调整,员工总数由2022年的402名猛增至2023年的833名,又锐减至2024年的592名,仅一年时间内便有241名员工离职;截至2025年5月末其员工总数进一步降至523名。
瀚天天成解释称,其员工人数的变化主要是由于其经历了持续的业务扩张和产能爬坡,而后该公司引入更高效的设备提升整体工作效率,并在数字化、自动化方面持续努力,使得自身对与生产相关领域的员工和劳动力需求减少。
但这也侧面印证着,瀚天天成的经营战略节奏依旧存在诸多变数,资源整合与配置能力或将成为监管机构重点关注的问题。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