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钻穿10000米地层,中国又一大突破

作者:信瀚

中国工程师,太牛了!

估计老外见了都得竖起大拇指。

我国在四川盆地,钻穿10000米地层,攻克200°C高温、130兆帕高压难关,直抵5.4亿年前震旦系,打破“油气禁区”认知,只为破解能源安全难题。

图片

可能有人会说,1万米深的一口井而已,有必要吗?跟咱们普通人有啥关系?

要知道,我国年进口原油数亿吨,对外依存度长期处于高位。日常油价波动、冬季天然气供应紧张等问题,本质上都与“浅层资源逐渐枯竭、深层资源开发受阻”的现状相关。普通人的用油、用气成本,也会持续受国际市场波动影响。

传统认知中,8000米以下地层因高温高压被视为油气勘探“禁区”,资源获取受限。此次万米钻探,直接打破这一认知壁垒。

外界难以想象,万米地下钻探难度有多恐怖?

井下温度超200℃钻具软得像煮面,地层压力达130兆帕,相当于指甲盖大小区域,承载十余头大象重量,任何技术偏差,都可能导致井眼坍塌或钻具损坏,以往国内深层钻探成功率不足30%

此前7000米以下钻探多为“盲探”,此次实现精准突破。关键突破在于两点

其一,从9500 余米深处获取的震旦系岩心,证实储层有孔、有缝,具备油气储存条件

其二,耐高温密封材料、抗高压钻井液等核心技术均实现自主研发,摆脱对外依赖。

另外,这口井突破万米,意义可不止“找到点油气”那么简单。

往小了说,它打开了四川盆地深层勘探的大门,以后咱们能在更多无人区”找资源,相当于给国家能源储备多了个“大粮仓”。

往大了说,这是中国在深地勘探技术上的破局”为了扛住高温高压,咱们的钻具、钻井液都是自主研发,耐高温的特种钢材、精准的地下探测设备、自主研发的钻井技术,这些领域以前都是国外垄断。

对普通人而言,这一突破带来的实际影响,将逐步显现。首先是用油成本更趋稳定,未来“油价连涨”的频率可能降低,其次是能源供应更有保障,冬季天然气短缺、部分地区限气的情况,将随着深层天然气开发得到缓解。

它本质上是通过技术突破,将能源供给的“主动权”握在自己手中,让普通人的生活成本,不再被国际市场波动“牵着走”

所以说,这口井钻的不是石头,是咱们不被“卡脖子”的底气。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