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富滇银行助贷合作名单出炉,15家平台助力消费贷业务增长

助贷,仍是中小银行发力消费贷业务的主要渠道。

最近,富滇银行在其官方渠道披露了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名单,共有十五家互联网贷款业务合作机构,包括助贷运营平台、担保增信机构。

具体合作机构涉及蚂蚁系平台(蚂蚁智信、蚂蚁星河、蚂蚁消金、网商银行、商诚融担),字节系平台(智领星辰,智领晧海),美团系平台(两心金诚、美团三快小贷),民营银行(新网银行、微众银行),其他平台(马上消费、云南诚成融担、新希望金融、通联金融)。

从助贷名单来看,富滇银行重点与头部大厂系助贷平台以及部分消费贷业务体量较大的金融机构合作,对平台和流量选择较为审慎。

作为一家省级城商行,富滇银行近年来持续发力零售业务,尤其是积极扩张个人消费贷款业务,而其消费贷款业务主要通过互联网贷款投放。

助贷+自营,撑起消费贷业务

与其他中小城商行类似,富滇银行的消费贷款业务增长也离不开助贷。

公开资料显示,富滇银行成立于2007年12月,是在对原昆明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进行重组的基础上成立的省级地方性股份制商业银行,初始注册资本18.00亿元,后经过多次增资扩股,注册资本增至66.80亿元。

截至2024年末,富滇银行资产规模4059亿元,共设立分支机构193家,其中云南省内183家,省外分支机构10家(重庆分行及其下辖网点)。

贷款业务方面,富滇银行以对公贷款业务为主,公司类贷款占比在60%以上,个人贷款占比30%左右。近两年,其个贷业务增长显著。

2024年,富滇银行个人贷款余额738.99亿元,占贷款总额的32.63%。个贷业务中,其他个人贷款326.66亿元,主要为消费类贷款。

富滇银行拓展个人消费贷业务,主要依靠互联网贷款投放,路径有两条:助贷和自营。

相关评级报告显示,截至2024年末,富滇银行互联网贷款余额322.14亿元。其中信用贷款占比94.89%、保证类贷款占比5.11%;不良贷款率为1.60%,低于全行平均水平。

助贷/联合贷业务上,富滇银行主要合作方为微众银行、蚂蚁消费金融、网商银行、马上消费金融、美团和新网银行等(美团和为2023年新增平台),利润分配方面根据不同产品采取固收和分润两种方式。

自营业务上,富滇银行于2023年推出线上自营产品“云易贷”,业务上线后规模增长较快。但由于起步时间较晚,整体规模占比并不算高。2024年末,“云易贷”余额达32.5亿元。

需要指出的是,富滇银行自营消费贷“云易贷”,并非是独立的消费贷产品,而是基于信用卡的“卡贷融合”产品,也就是行业内俗称的信用卡大额产品。

根据产品信息,云易贷是由富滇银行信用卡持卡客户申请的,基于信用卡分期风险控制及审批模型给予客户一次性信用额度的消费贷款。该消费贷款线上申请,线下集中审批。最高额度30万元,贷款授信额度有效期为三年,贷款期限最长七年。

除了与助贷平台合作积极扩张个人消费贷业务,富滇银行还与互联网平台合作发力联名卡业务。2024年,富滇银行与腾讯合作,发行了首张联名信用卡“富滇—腾讯超V联名卡”。

助贷和自营共同发力,富滇银行消费贷业务有望保持慢跑稳增的节奏。因为,助贷新规落地后,银行依赖助贷快速扩张消费贷的路径,很难再走通。

新规之下,银行助贷合作愈发审慎

助贷新规实施在即,通过各家银行披露的助贷合作名单不难发现,准入口径愈发审慎,肆意扩张难以为继,利润增长也受影响。

除了部分民营银行合作相对较多的中小平台,股份行和城商行出于合规考虑,普遍把头部大厂系平台、金融机构及部分上市互金平台,保留在合作名单内,作为对外公开口径。

这些助贷平台本身具有客群和流量优势,助贷资产综合定价在24%以内,是互联网助贷业务的合规标杆。

但问题是,伴随助贷业务合规收紧,越来越多的银行扎堆抢夺24%助贷资产,也可能会加剧头部助贷平台的竞争优势。当助贷行业集中度进一步提升,头部助贷平台主流合作模式“分润业务”的议价能力也就变得更强。

行业人士反馈,就当前头部助贷业务现状而言,部分平台的确强化了合作议价,变得更加强势,但整体变化不大。

“头部助贷的分润模式经过这么多年磨合沉淀,定价和分润空间已经非常稳定,分润比例也足够低,再降比例可能就会触及资方的盈亏平衡线了。”

实际上,银行等资金方在与头部助贷合作时,更多考虑的是资产规模压舱石的意义。因为,头部助贷平台的合作模式多为分润模式,通常没有融资性担保公司或者保险公司作为增信机构介入,当客户逾期后,风险由银行承担,不良资产留在银行资产负债表内。

至于分润模式下的实际利润,主要看核心指标“风险后收益水平”,即助贷平台的产品定价扣除分润比例、风险成本后的收益水平。

此前,就有资金机构反馈,与定价24%以内的头部助贷合作,扣除风险后收益在3%至6%+不等,这个收益再扣除实际的内部资金成本、运营成本、数据成本、税费成本等,实际到手的收益可能都不到1%。

真正能让资方赚到钱的,支撑助贷业务核心利润的,还是中小助贷合作业务。为了稳住利润,一部分银行仍把腰部助贷平台作为重要合作对象,尾部助贷平台则继续合作到新规实施窗口期末。

也有一部分银行在新规实施前,调整了部分中小助贷业务的贷款投放期限,通过发放更长期限的贷款来延长合作时间,实现更多的利润储备。

这些都是助贷“白名单”内看不到的博弈,但却真实发生着,直到最后一刻到来。

来源:镭射财经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