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审计风波之后:陆控仍尚未发布2024年财报2025Q2总贷款余额下降17.8%

近日,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NYSE:LU;06623.HK)(下称:陆控/陆金所)发布公告,披露了2025年Q2经营情况。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陆控总贷款余额为1934亿元,较去年同期(2352亿元)下降17.8%,较上季度下降5.15%。

其中,消费金融贷款余额为545亿元,同比增加29.8%,环比增长8.78%。

二季度,新增贷款489亿元,同比增长8.1%,环比略有下滑。其中二季度消费金融新增贷款为289亿元,同比增加30.6%。

累计借款人数为2780万人,同比增长19.9%。

资产质量:截至2025年6月30日,贷款总额(不包括消費金融子公司)C-M3迁徙率为0.9%,较2025年Q1的0.8%有所上升;90天以上逾期率为2.7%,其中无抵押贷款90+逾期率为2.5%,有抵押贷款为3.2%;消费金融贷款的不良贷款(NPL)率为1.2%,与Q1持平

值得关注的是——在此次公告中,陆控并未对Q2营收、净利润等核心财务数据进行详细披露。

截至2025年7月,陆控尚未发布2024年全年财报。

回顾过去,

2023年陆控实现营收342.55亿元,同比下降41.1%;实现净利润10.34亿元,同比减少88.2%;实现归属于集团股东的净利润为8.87亿元,同比减少89.8%。2023年年末贷款余额3154亿元,同比下降45.3%。

2024年陆控前三季度累计净亏损22.85亿元。

2024年上半年,陆控营收降至129.4亿元,去年同期为193.48亿元,同比下滑32.67%。净亏损15.6亿元,去年同期为净利润17.36亿元。

2024年第三季度总收入为55.43亿元人民币,而2023年同期为80.50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约31.1%。2024年第三季度,净亏损扩大至7.25亿元

截至2024年9月30日,陆控贷款总余额为2131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3663亿元人民币相比下降41.8%,其中消费金融贷款余额截至2024年9月30日为464亿元人民币,较上年同期的361亿元人民币增长28.7%。

2024年Q3新增贷款总额为505亿元人民币,与2023年同期持平,其中2024年Q3新增消费金融贷款为26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27.8%,占总新增贷款的52%。

复牌悬疑:港股停牌近半年

陆金所普通股已于2025年1月28日上午9时正起在香港联交所暂停买卖,并将继续暂停买卖。迄今,陆金所在港股已停牌近半年。

在美股,陆金所依然在交易,但却迟迟未递交2024年年报。

(图源:陆控官网)

此次公告还披露,继股东于2025年6月25日举行的股东特别大会上批准更换核数师后,陆控已与安永会计师事务所及安永华明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统称「安永」)签约,聘请安永为陆控继任核数师,并正与安永合作制订新审计时间表,以在切实可行情况下尽快刊发上市规则规定的所有待刊发的财务业绩;

陆控已委任德勤管理咨询(上海)有限公司(「德勤」)为其独立内部监控顾问,就陆控的内部监控政策及程序进行审查,特别针对公司治理、理财业务、财务汇报及披露、关联方及交易管理、现金及流动性管理以及投资及估值管理等关键领域,并提供相应的整改建议,以完善集团的内部监控系统。

公告中,陆控还强调「自普通股于联交所暂停买卖起直至本公告日期,集团一直维持其正常业务运营。」

审计纠纷与人事动荡:三年四换CFO

在公司人事动态方面:2024年11月22日,陆金所创始人、联席CEO计葵生正式宣布辞职,卸任执行董事、联席CEO及公司授权代表。2011年,计葵生加入平安集团,同年9月,开始担任陆金所公司法人,这位外籍明星高管到退任时,在陆金所供职超13年,属于陆金所元老级人物,离职后计葵生不再担任陆金所任何顾问或荣誉职位。

计葵生的离开,发生在陆金所与普华永道审计风波爆发前夕。

普华永道此前深陷恒大地产财务造假风波,遭遇信任危机,曾被监管部门顶格处罚。即使如此,2024年5月30日,在普华永道陆续被多家上市公司解聘时,陆金所依然选择“不离不弃”,续聘了普华永道。然而,没想到“分手”竟在半年后。

2024年10月25日,普华永道在与陆金所一名时任高管进行口头沟通中,获得几项“疑似关联方交易”的信息,普华永道方面认为这些信息很重要,并在随后的两个月里多次要求展开独立调查。但陆金所方面,该高管否认曾提供了相关谈话内容。随后,2025年1月16日,陆金所口头通知解聘普华永道审计师

2025年1月21日,普华永道发函通知陆金所,由于审计委员会未及时通报独立调查结论,亦未就涉及的独立性问题作出解释,普华永道提出了对过往审计,包括2022年及2023年度年报审计意见“不得加以倚赖”。这一消息让陆金所的财务透明度陷入不确定状态,即使后续更换审计师,也需要耗费长时间进行财务重审。

2025年1月27日(农历除夕前日)收盘后,陆金所在港交所发布《建议更换核数师可能延迟刊发2024年年度业绩》的公告,宣告正式与普华永道解约,并可能延迟发布2024年度财报。第二天,陆金所又发了一个短暂停牌公告。消息发布后,陆金所美股股价两日暴跌20%,港股则直接停牌

但原本说好只是港股短暂停牌,却直到现在依然没有复牌。

2025年4月24日,陆控发布公告称,调查结果证实关联交易情况属实。2023年5月至2024年1月,陆控通过子公司作为唯一投资人投资于一家非关联信托公司设立及管理的若干信托(相关信托)向若干关联实体购买若干资产,但公司却未按上市规则要求公告,也未获得独立股东批准。

独立调查揭示了陆控利用“信托通道+关联交易”的复杂结构规避应有监管程序,同时导致财务信息失真。

陆控表示将委任继任核数师重新审计截至2022年12月31日及2023年12月31日止年度的财务报表。

人事方面:今年4月,陆控进行了高管调整,叶迪奇接替赵容奭担任独立非执行董事兼董事长,赵容奭仍继续担任首席执行官兼执行董事。委任席通专接任朱培卿成为陆控首席财务官、执行董事和授权代表。

过去三年,陆控更换了四任首席财务官。第一任CFO郑锡贵于2022年6月退休;2024年4月,陆金所原首席财务官徐兆感辞职,朱培卿接任;而朱培卿于2025年4月23日辞任。

(图源:陆控官网)

关联公司动态

5月,PAOBank「全称“平安壹账通银行(香港)有限公司”」宣布获陆金所控股(6623.HK/LU.US)增资2亿元,将用于支持PAObank加强产品开发和技术建设的投入,进一步拓展个人银行服务。官方介绍显示:PAOBank是香港第一间中小企专属的虚拟银行。

此外,6月末,平安系陆控关联小贷公司——黑龙江金联云通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下称“金联云通小贷”)发生工商变更,注册资本由50亿人民币增至100亿人民币,增幅100%。增资后,“金联云通小贷”成为全国第三大小贷公司,仅次于字节跳动旗下深圳市中融小额贷款有限公司「即“中融小贷”(190亿元)」和腾讯旗下财付通小贷(105.3亿元)。

企查查显示,“金联云通小贷”成立于2016年8月,平安系于2024年5月将金联云通小贷收入麾下,此前该公司由东方金联供应链管理集团有限公司全资控股,为东方集团旗下公司

“金联云通小贷”公司法定代表人为尹源,经营范围包括小额贷款业务、票据贴现业务、资产转让业务和代理业务等,由平安融易(黑龙江)信息服务有限公司(40%)、锦炯(深圳)科技服务有限公司(20%)、融熠有限公司(20%)、未鲲(上海)科技服务有限公司(20%)4家公司共同持股,股东均为平安集团旗下平安普惠和陆金所的关联公司。

7月16日,MSCI(明晟)将陆金所控股ESG评级由A调升至AA。评级报告显示,在消费者权益保护方面表现大幅提升,并在隐私与数据安全、人力资本发展等重要议题的表现优于行业平均水平。

企查查显示,近日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陷入一则「服务合同纠纷」案。案号:(2025)沪0104民初10342号显示,该案件原告为上海界面财联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被告:惟思互动(北京)广告有限公司,被告第三人为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该案件将于2025年11月18日在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开庭。目前,该案件尚未开庭审理

官网显示:陆金所控股有限公司是中国平安集团子公司,目前已与中国85家金融机构建立合作关系。截至2024年9月底,陆金所控股赋能的贷款余额为人民币2,131亿元,累计借款人数2,480万人。

(图源:陆控官网)

公开资料显示:陆金所控股是由中国平安“孵化”的金融科技公司,诞生于2011年,主要为小微企业和个人提供金融服务。在历经始于2016年的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2019年退出网贷业务后,陆金所逐步发展成为目前以平安普惠为平台的助贷业务。

2020年10月30日,陆控在纽交所挂牌上市,发行价为每股13.50美元,募集资金总额约为23.63亿美元。时隔不到3年,2023年4月14日,陆控正式于港交所主板上市,实现了在香港及纽交所两地双重主要上市。

双重主要上市即同一公司在两地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上市公司同时拥有在两个上市地的同等上市地位,假若在其中一个上市地退市,也不会影响到另一个上市地的上市地位。

市值最高时,超过2700亿元。然而公开数据显示,2022年陆金所的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开始出现下滑。

规模的收缩,公司管理层的调整和战略投资的增加表明陆控正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努力寻求新的增长点。

有媒体报道称「自2023年起,陆控向平安消金提供担保服务和综合服务(劳务外包、信贷信息咨询、技术服务、其他服务)。其中,担保服务:截至2023年末及2024年末以及2025年上半年末,陆控通过旗下担保公司为平安消金客户担保的本金金额的最高每月平均结余为66.74亿元、84亿元、136.57亿元;收到担保费分别为2.33亿元、5.13亿元、4.52亿元。此外,收到综合服务费分别为4.04亿元、7.23亿元、7.07亿元。」

截至2024年底,平安消金总资产542.93 亿元,全年实现营收45.19亿元,净利润达 10.2 亿元。净利润已跻身头部,仅次于蚂蚁、招联、马上。

日前,平安消金还披露了合作增信服务机构名单,共17家融资担保公司。这些合作机构,除了关联方平安融易(江苏)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大部分隶属业内知名助贷公司。例如,天津越信融资担保有限责任公司属于小赢科技,福州奇富融资担保有限公司隶属奇富科技等。

本文综合自《蓝鲸财经》、《澎湃新闻》、《那个松子同学》、《独角兽观察》等媒体公开报道。

❄声明:此文不构成任何建议。

来源:互金圈

作者:樱桃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