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28亿豪赌新能源,长盈精密产能狂飙2.16亿件?

当北美经济学家戴维蒂斯提出“动态能力”理论时,他精准揭示了企业长青的核心密码,真正的竞争优势不仅来自现有资源,更源于持续突破边界的能力。

这一理论在商业实践中光芒四射:马斯克从电动车出发,将触角伸向太空与脑机接口;而在中国制造业版图上,长盈精密创始人陈奇星带领企业完成的转型升级,同样是一部生动的“动态能力”进化史。

消费电子,十年深耕铸就技术护城河。

长盈精密的故事始于消费电子。

凭借手机金属外观件切入市场,逐步构建起覆盖冲压件、连接器等智能手机结构件的完整体系。公司最亮眼的技术突破,当属攻克了困扰行业的“钛合金加工”难题。

“钛合金强度高、密度低,是手机中框的理想材料,但加工良率长期徘徊在30%-40%,加工时间更是铝合金的3-4倍,”

陈奇星在技术研讨会上坦言,“这堵技术高墙挡了许多人,但我们选择迎难而上。”2023年,长盈精密实现了钛合金中框量产,成为全球少数掌握钛合金材料全制程工艺的企业。

这一技术突破为企业带来丰厚回报。2020至2024年,公司消费电子业务营收从43.16亿元跃升至75.16亿元。

即使在行业调整期,长盈精密依然展现出强大韧性。2024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同比增长6.4%至12.4亿部,2025年预计突破14亿部。随着AI驱动消费电子复苏,公司精密结构件业务持续释放增长动能。

钛合金加工的地位。

长盈精密的跨界底气,源于其颠覆性的材料工艺突破。

2016年布局钛合金研发,2023年量产钛合金中框。良率从40%→75%,加工时间压缩60%。

技术破局的三大护城河。

1. 刀具革命:纳米涂层刀片寿命提升3倍。

2. 冷却方案:低温冷风切削技术降本30%。

3. 全制程掌控:从锻压→CNC→抛光全链自主。

对比行业更显代差优势。

“钛合金是精密制造的试金石,我们改写了游戏规则。”董事长陈奇星在Meta供应链大会上宣告。这项突破不仅拿下Ray-Ban智能眼镜订单,更成为技术迁移的基石。

75亿基本盘的AI新引擎。

当智能手机出货量重返增长,长盈的消费电子业务正借AI重生。

业务结构深度优化。

AI驱动的双重红利。换机周期启动,2025年全球手机出货预计14亿部(同比+13%)。AI手机钛合金用量增至120g/台(传统机80g)。智能眼镜爆发。Ray-Ban Meta年销量突破300万副。单副眼镜结构件价值达¥150。2024年消费电子营收75.16亿,2025年有望突破90亿,仍是不可或缺的现金牛。

28亿产能的消化逻辑。

斥资28亿押注新能源,长盈精密布下精妙棋局。

产能-需求匹配模型。

三重安全边际验证。

1. 客户绑定:宁德时代供货占比超60%。

2. 成本优势:一体冲压壳体降本25%。

3. 技术迁移:钛合金工艺→电池顶盖密封技术。

数据印证战略成效:新能源业务4年增长10倍至52.14亿,毛利率达28.7%(超消费电子5个百分点)。

机器人奇袭,Figure AI背后的精密野心。

当人形机器人站上风口,长盈精密完成闪电卡位。

关节核心部件突破。

量产里程碑。

2024年6月设立机器人子公司,2025Q1关节齿轮量产交付Figure AI,2025Q3规划年产10万套关节模组。

创始人陈奇星在内部信中豪言:“我们要做人形机器人的关节艺术家。”

169亿营收的动态能力验证。

长盈精密的增长本质是技术复用效率的胜利。研发投入转化率。

2024年12.24亿研发费分布,“钛合金技术迁移45%” ,“新能源工艺创新30%”,“机器人核心部件25%” 。

动态能力三阶跃迁。

1. 消费电子:钛合金加工→AR眼镜结构件。

2. 新能源:精密冲压→电池壳体一体成型。

3. 机器人:超精加工→谐波减速器齿形。

结果体现于报表:2025Q1营收43.95亿(+11.55%),机器人业务毛利率突破35%。

图片

精密制造的边界重构者。

在东莞长安的“黑灯工厂”里,同一台五轴机床正交替加工钛合金手机中框与机器人关节齿轮。这些精度达微米级的金属部件,即将装入iPhone17Pro的机身、嵌入Figure人形机器人的手指、密封宁德时代的储能电池,它们正在成为“动态能力”理论的最佳注解。

从攻克钛合金的消费电子诸侯,到问鼎动力电池的跨界新贵,从Figure AI的精密部件商到人形机器人关节的破局者。

长盈精密的进阶之路印证着产业变革的终极法则:唯有以核心技术为轴,才能实现跨维度的生态扩张。当陈奇星宣布“要让中国精密制造托举万物智能”时,这家企业的野心已超越行业本身,它正成为重构制造边界的中国样本。

随着28亿新能源产能释放,随着人形机器人关节量产,长盈精密的动态能力迎来压力测试。在这个1500GWh储能电池、150亿人形机器人市场的宏大叙事里,这场始于钛合金的跨界长征,正为中国智造写下最硬核的注脚。

注:(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