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价深蹲起跳?兴森科技Q1盈利937万元释放拐点信号。
当全球顶尖芯片尺寸逼近858mm²的光罩极限,当传统有机基板的翘曲魔咒日益成为性能跃升的枷锁,一场封装技术的革命正在悄然酝酿。
在这场以“玻璃”为名的技术突围战中,中国高端PCB及封装基板先行者。兴森科技,正以超前的战略眼光和深厚的技术积淀,悄然布局着通往未来的钥匙。
尽管其2024年财报浮现亏损阴云,但深入剖析其业务肌理与技术布局,我们看到的分明是蛰伏于产业升级浪潮中的蓄力者。
性能跃升的物理枷锁与玻璃基板的破局曙光。
芯片性能的跃升之路,始终围绕着“缩小制程”与“放大面积”两大核心路径展开。
然而,当芯片面积不断逼近EUV光刻机的物理极限(当前最大光罩面积858mm²),一个长期被忽视的隐患,封装基板翘曲,正成为阻碍性能释放的致命枷锁。
有机封装基板(如FCBGA)与硅芯片之间巨大的热膨胀系数(CTE)差异,在芯片面积增大、功耗提升时,导致严重的应力累积。其恶果触目惊心。焊球开裂、芯片失效,良率骤降,性能大打折扣。
破局之道何在?
玻璃因其与硅芯片更接近的CTE特性,成为对抗翘曲的理想选择。
英特尔更预言,封装基板技术将迎来15年一轮的革新周期,“有机基板→玻璃基板”的升级已成必然趋势。玻璃基板并非对ABF载板的完全颠覆,而是将其核心层(Core)由树脂替换为玻璃,外部仍沿用ABF增层工艺,堪称一次关键材料的“心脏置换手术”。
破冰前行,抢占先机。
在这场决定未来封装话语权的竞赛中,兴森科技已非旁观者。公司前瞻性地投入玻璃基板研发近两年,专注于突破大尺寸玻璃基板技术瓶颈,以匹配下一代超大芯片的封装需求。其2025年初的公告自信宣示:“倘若玻璃基板未来成为一种行业趋势,公司可能是先行者之一。” 这份底气,源于其深厚的技术底蕴与敏锐的战略嗅觉。
尽管当前玻璃基板在钻孔、切割、金属化等关键工艺环节仍面临上游设备与材料的掣肘,但兴森已在无人区率先插旗。
高端PCB与半导体业务的双轮驱动。兴森科技的业务版图,由高端PCB与半导体两大支柱构成,共同指向电子产业的高精尖领域。
高端PCB,技术壁垒构筑护城河。
传统优势领域,维持稳定基本盘。HDI板(高密度互连板)和SLP(类载板)业务持续增长,牢牢卡位高端智能手机市场,并积极向高速光模块、毫米波通信等爆发性新领域拓展。
公司深谙,普通PCB红海搏杀无出路,唯有高多层高速板、高阶HDI板、类载板等高附加值产品,方能契合AI、5G/6G、数据中心等未来需求洪流。
战略高地,蓄势待发。
这是兴森近年来增长最迅猛的引擎。营收从2020年的3.36亿元飙升至2024年的11.16亿元,实现跨越式发展。
公司重点布局FCBGA(倒装芯片球栅格阵列)基板,技术水平与国内龙头深南电路比肩,均已实现20层及以下产品量产,并积极攻关20层以上更高端产品。FCBGA是CPU、GPU、AI芯片等高性能芯片的主流封装载体,市场空间广阔。
这是兴森技术实力的“硬核”体现。作为芯片封测环节的关键耗材,测试板普遍要求40-60层,具备高层数、高厚径比、微小孔距等极限特性,技术壁垒极高,长期被海外巨头垄断。
兴森已成功切入探针卡、测试负载板、老化板、转接板等全系列产品,成为国产替代的中坚力量。其价值不仅在于产品本身,更在于为芯片良率保驾护航,避免终端产品因IC不良导致的巨额损失。
战略投入期的阵痛与曙光初现。
2024年,兴森科技交出了一份“矛盾”的成绩单。
营收同比增长8.53%,达到约56.92亿元,净利润却亏损1.98亿元,同比大幅下滑193.88%。增收不增利的背后,是公司面向未来所做的战略性主动投入与转型阵痛。
投入未来,代价高昂。
为抢占高端封装基板市场制高点,公司全年在FCBGA项目上投入高达7.34亿元。这涵盖了高昂的研发费用、设备购置及产线爬坡成本。FCBGA技术门槛高、认证周期长,前期投入巨大是行业共性。
宜兴硅谷,受困于客户和产品结构不佳,产能利用率不足,亏损约1.32亿元。CSP(芯片级封装)基板项目尚处培育期,亏损约0.71亿元。
曙光已现,2025Q1扭亏为盈的信号。
令人鼓舞的是,进入2025年,兴森科技迎来了关键转折点。第一季度成功实现扭亏为盈。这强烈预示着,FCBGA等重大项目可能已度过最烧钱的导入期,部分产线开始贡献产出与收入。公司对子公司的整合与调整措施(如:优化宜兴硅谷的客户与产品结构)开始奏效。高端PCB业务的稳定增长与半导体测试板的强势表现提供了有力支撑。
正如创始人邱醒亚在战略会议上所强调的:“高端封装基板是支撑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发展的关键一环,短期的投入阵痛,是为了穿越周期,赢得未来竞争的入场券。”
高端布局与国产替代的双重共振。
兴森科技能否在2025年及未来打一场漂亮的翻身仗?
基于其清晰的战略路径和独特的竞争优势,答案趋于肯定。
持续加码高端PCB与封装基板,在PCB领域,坚定推进高阶HDI、SLP类载板在高端手机、高速光模块、毫米波通信等增量市场的渗透,巩固技术领先地位。
在封装基板领域,FCBGA是重中之重。随着产能释放、良率提升及客户导入加速,该项目有望从“成本中心”转变为“利润中心”。
同时,其前瞻布局的玻璃基板技术,一旦行业拐点来临,将成为颠覆性的增长极。AI浪潮对高性能计算芯片的爆炸性需求,将直接拉动高端封装基板用量激增,兴森的先发卡位价值将急剧放大。
高壁垒赛道的国产龙头潜力。
半导体测试板的高技术壁垒构筑了坚实的护城河,保证了可观的利润率。
兴森是国内极少数具备量产能力的厂商。
在全球供应链重塑与国产化替代加速的背景下,公司有望在由海外巨头主导的测试板市场中撕开缺口,市场份额持续提升。这块业务将是公司业绩稳定性和盈利能力的重要保障。
在长周期中见真章。
兴森科技的2024年财报,描绘了一幅战略转型期特有的图景。
营收稳步增长的光明面,与因重金投入未来而导致的短期亏损阴影并存。然而,穿透财务数据的表象,我们看到的是,在玻璃基板这一代表封装未来的技术路径上,公司已悄然布局两年,成为国内稀缺的破冰者。
FCBGA封装基板业务收入四年翻三倍,虽短期投入巨大,但已显扭亏为盈曙光,是抢占AI时代核心硬件阵地的关键筹码。
高端PCB(HDI/SLP)与半导体测试板业务持续突破技术极限,在高壁垒市场确立领先地位,为公司提供稳定现金流与增长点。
邱醒亚的信念“坚守主业,聚焦高端,穿越周期方能赢得未来”,并非空谈。它根植于公司对技术路线的深刻洞察和对产业升级趋势的精准把握。短期阵痛,是兴森科技为攀登高端封装这座“珠峰”所必须支付的“氧气费”。
当AI算力需求如洪流般奔涌,当芯片尺寸与性能的角力呼唤玻璃基板破局。当国产替代的浪潮席卷半导体产业链每一个环节,手握高端PCB、FCBGA基板、玻璃基板、半导体测试板四张“硬科技”王牌的兴森科技,其蛰伏与蓄力,终将在长周期的产业跃迁中,迸发出耀眼的成长动能。
此刻的财报亏损,或许正是未来价值重估的序曲。
注:(声明:文章内容和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