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从冷门到紧缺,学文旅还有奔头吗?

高考志愿填报的日子越来越近,浙江考生小林天天对着志愿表犯愁。他打小就喜欢旅游,总琢磨着把 “玩” 变成职业,可身边人都说 “旅游管理毕业就是端盘子、带导游旗,没前途”。

这纠结不是小林一个人的事儿。前几年文旅专业确实有点 “惨”—— 近十年全国撤了 102 个旅游管理类专业,疫情那三年更是冷到冰点,不少学生毕业就转行。

可谁也没想到,今年6月,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发布《关于开展2025年度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通知中指出“要加快布局急需紧缺专业。支持高校瞄准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关键领域,以及文化旅游等现代服务业布局相关专业,有的放矢培养国家战略人才和急需紧缺人才。”

一觉醒来,“文化旅游”变“急需紧缺专业”,这一波从 “冷门” 到 “急需”的就业逆袭靠谱吗?

01 文旅专业翻红,不是空穴来风

近几年,中国旅游业稳步复苏,在复苏过程中,旅游业呈现出诸多新变化,这些新变化需要年轻血液的加入,以填补专业人才缺位。

文旅融合发展是一大显著变化。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一季度文化新业态营收同比增长 12.5% ,远高于行业整体增速,可见文旅融合浪潮重塑旅游行业格局,一系列与之适配的新兴岗位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譬如文化遗产数字化专业、文旅 IP 策划师(例如“大唐不夜城” 的策划师们深度挖掘唐文化元素,打造 “不倒翁小姐姐” 等热门 IP)。乡村旅游、红色旅游等细分领域也急需具备文化挖掘、旅游规划、运营管理能力的专业人才。同时,跨境文旅项目需要精通外语与文化旅游知识的复合型人才加入。

更关键的是,消费者变了。以前旅游是 “上车睡觉、下车拍照”,现在 00 后主导的旅游市场,画风完全不一样。去哪儿平台的数据显示,2024 年 00 后旅游人次比 2019 年涨了 300%,这群年轻人不爱去网红景点挤,反倒爱钻菜市场、夜市、社区小店 —— 用他们的话说,“像本地人一样溜达,比集章打卡爽多了”。

年轻人懂年轻人,文旅行业的新玩法、新需求,正等着年轻血液来接招。

相对应的,以小林为代表的新一代年轻人也在观察这个行业的发展。

俗话说:入对行,赛过十年忙;入错行,累死也白忙。

近几年对于年轻人来说,最常听到的话应该就是“市场不好”。

总体来说,在不好的行业市场当中,文旅行业近年来发展态势还是相对良好的。毕竟疫情几年把大家都关的不行,世界原来不是想去就去,所以这几年,大家总是有时间就想着出去走走看看。

我们也能看到年轻人在文旅行业的新尝试。

00后青年侍旭泽,不卷北上广,入局乡村剧本杀。在浙江省含山村的古老禅院,打造了“含山谜局・两天一夜古风实景剧本杀”项目,这个项目里,玩家白天能探访周边的山水胜景;夜晚则化身历史局中人,在古禅院的大殿与回廊间来回穿梭,破解层层谜题。该项目一上线,首周订单就已排至8月底。

舒城县晓天镇“00后小村官”,以接地气的方式宣传家乡。镜头里,既有古镇明清时期的沿河老街,青砖灰瓦、雕梁画栋,古韵悠悠;也有传统名优茶“舒城小兰花”的采摘、炒制过程,茶香仿佛溢出屏幕;还有当地的民俗活动,如闹花船、舞龙舞狮等,热闹非凡。

对于年轻人而言,毕业时找到工作是最重要的事。酒店管理、旅游管理等文旅专业的学生需要在文旅行业找到自己的职业位置,学以致用。学习阶段积累的专业知识与实践经验,最终都需通过职场实践实现价值转化。

02 别高兴太早,这行的“坑”还没填完

虽说行业看着热闹,但文旅专业的 “老问题” 还没彻底解决,不少学生依然犯怵。

最头疼的是 “学的用不上”。很多学校的课程还停留在 “老黄历”:讲景区规划只念课本,不提 VR 虚拟导览怎么弄;实践课就是带学生去景区 “走马观花”,从没让他们真刀真枪做过运营。结果学生毕业找工作,要么不会操作旅游大数据系统,要么写不出沉浸式项目策划案,跟企业要的 “数字 + 创意” 技能完全对不上。

酒店管理专业的学生更惨。四年学下来,实习多半是去酒店叠被子、端盘子,酒管专业毕业的王鹏告诉迈点,他目前在贵阳一家四星级酒店当经理,他常常说学校里根本没有学到什么有用的实操上的东西,入职后的每一步都靠自己熬。这也许就是每一位文旅专业学子的痛吧。

其次,薪酬问题和晋升难是行业沉疴。“赚的少压力大,再努力也升不了一点,不能为爱发电吧”,旅游管理出身,在景区做了两年讲解员的刘君霖这样说。

对于基层员工来说,文旅专业的薪酬确实离预期较远。据最佳东方发布的《2025酒旅业薪酬福利报告》显示,2025年酒旅业调薪幅度为4.3%,较2023年下降0.5个百分点。北京、上海、广州等一线城市的最低实习工资仅2500元左右,连房租都未必够。

并且基层岗位如导游、讲解员、酒店客房服务门槛低,非专业人员短期培训即可上岗,竞争激烈。且工作多为重复性劳动,缺乏核心技能积累,易陷入 “做多久都是基础岗” 的困境。

还有个绕不开的问题:休息时间“反人类”。景区、酒店越到节假日越忙,别人过年过节陪家人,他们得守在岗位上;遇到疫情这类突发情况,旅行社裁员、景区闭园更是常事,职业稳定性差得让人没底。

这些因素叠加在一起,不仅让不少学生毕业即转行,也让行业陷入 “招不到合适的人,留不住培养好的人” 的恶性循环。

03 怎么才能破局?

破解文旅专业的就业困局,目前政府、企业、院校与个人都在做一些有益的尝试。

比如云南政府实施“文旅人才扎根计划”,对参与乡村旅游规划的毕业生给予每月800元生活补贴;广州出台《星级酒店从业人员技能提升补贴办法》,持证上岗的前厅服务员、宴会策划师等岗位,可申领最高3000元补贴,直接带动酒店行业持证率从 58% 提升至 76%。

企业也在主动 “抢人”。中青旅推出 “未来旅行家计划”,实习生可深度参与 “红色旅游云直播” 项目,负责脚本撰写与现场控场,2024 年有30%的实习生通过该计划转正为线路策划师。

校企合作是关键突破点,课程教材和企业共同编写;在课程设置上,邀请企业人员来上课;重视实习,比如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与携程集团合作开设“智慧旅游订单班”,课程融入实时票务系统操作、旅游大数据分析等内容,学生参与设计的“京郊非遗研学路线”已落地运营,毕业前就能积累真实项目履历。

从个人层面看,学生在校期间可考取 “旅游线路策划师”“会展策划师”等行业相关证书,利用寒暑假参与实地考察项目,专业知识是基础,要不断夯实。

04 写在最后

政府强调“推进文化和旅游深度融合发展,把文化旅游业培育成为支柱产业”。由此可见,文旅行业将朝着高质量、可持续的方向不断发展,文旅专业在这样的背景下可以提供给年轻人实现个人价值的平台和空间。至于如何让“急需”落地,让行业和人才真正匹配,这需要政、企、校、个人的共同努力。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