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种金融形态,其模式可持续绝非仅仅依靠业务支撑,而是需要更加丰富多元的价值生态反哺。
回顾消费金融行业,十余年来,在商业银行、消费金融公司、平台企业协同共进中,走过了一段坎坷但向上的历程。消费金融供给显著提升,普惠金融可得性大幅满足。
在行业从增量向存量转折之际,以持牌消金公司为代表的行业主力军,也呈现出增长更为稳健,经营韧性不断强化的发展态势。
经营韧性背后,消金公司不再单一关注业绩和体量变化,更加聚焦公司治理、社会责任、绿色发展和科技创新,将ESG战略融入到公司发展规划中,以可持续生态愿景引领消金行业高质量发展。
眼下,无论业务体量大小,开业时间长短,各家消金公司均把ESG作为对标发展的标尺。在一份份ESG报告中,消金公司更大的价值正在被看见。
科技驱动,普惠平权
相比其他消金服务主体,消金公司在生态基础层面具有一个显著优势,即“特许专营消金业务的持牌机构”。当前全行业31家消金公司中,大多由实力较强的商业银行、互联网企业发起设立,股东能力叠加制度保障,让消金公司具备更稳定、更完善的公司治理。
基于金融为民的根本宗旨,消金公司在展业过程中将党建引领与公司治理深入融合,坚持党委对公司战略发展统筹把控,牢牢守住金融工作的政治性和人民性。
有了稳固的治理基础,消金公司的业务创新和差异化发展也就有了生态土壤。在路径选择上,消金公司纷纷将战略锚点落在支持消费和普惠金融,而实现这一路径的方法正是科技创新。
6月份,中国人民银行等六部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支持提振和扩大消费的指导意见》,其中提及,要推广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与消费金融的融合应用,优化线上消费信贷产品申请、审批和放款流程,提高消费融资便利度。支持金融机构提升风险管理能力,在确保覆盖经营成本和商业可持续前提下自主理性定价,合理适度扩大客户支持范围,促进消费贷款提质增量,增强金融服务可持续性。
从普惠金融角度来看,科技之于金融同样重要。普惠金融领域存在大量商业银行大额信贷和信用卡服务难以覆盖的微弱和大众群体,比如以大学毕业生、城市务工人员、蓝领工人为代表的新市民群体,以县域农户为代表的农村客群,以征信“白户”为代表的普惠大众客群。
这些群体身上具有显著的“三低一高”特征(收入稳定性低、抗风险能力低、金融基础素养低、信用风险高),由于不足以达到传统金融服务的授信门槛,所以仍然存在消费金融服务难以获得的痛点。
为此,消金公司借助科技创新,发挥数字化服务优势,挖掘风控数据增量,通过线上、线下渠道为大众消费群体提供无抵押、纯信用消费金融服务,在满足普惠金融可得性的同时提振促进消费,走出一条符合定位、普惠平权的新金融通路。
比如,中原消费金融在其2024年ESG报告中指出,中原消费金融创新搭建了红岸机器学习平台、雾伞特征工程平台等智能风控体系,基于此,中原消费金融在践行普惠金融方面取得突出成效。
线上,中原消费金融通过“中原消费金融APP”为快递小哥、外卖骑手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提供小额分散的信贷服务;线下,依托“柚卡APP”的专属客户经理模式,为小微企业主等群体提供更高额度的消费金融支持。数据显示,中原消费金融累计服务新市民用户达300万人次,放款金额超过47亿元,其中为超过23万信用白户建立首笔信贷记录,有效破解了传统金融服务中的信息鸿沟难题。
唯品富邦消费金融在其2024年度社会责任(ESG)报告中提及,唯品富邦消金依托数字技术优势,持续拓宽普惠金融服务边界,重点聚焦新市民、偏远贫困地区居民及征信“白户”等传统金融难以覆盖的长尾客群,显著提升金融服务的可得性。截至2024年末,唯品富邦消金为88个贫困县(市、区)带来消费金融服务,贷款投放额度超3亿元,相较2023年增长约50%。服务新市民超110万人,同比增长约88.7%;服务征信“白户”客群超4000人。
湖北消费金融2024年度社会责任报告显示,湖北消费金融着力推进新市民业务拓展,精准定位城市中的各类获客场景,聚焦快递、外卖、网约车等新市民客群,加强源头营销,精心打造契合新市民特点的“成长系列”专属金融产品。截至2024年底,成长系列产品中,针对新市民客群累计投放金额达52.25亿元。其中,线上成长钱包系列产品投放51.19亿元,线下成长快线系列产品投放1.06亿元。
凭借线上化触达,便捷化服务,数智化风控等综合运营能力,消金公司已经成为普惠大众的重要金融供给主体,有效打破消费金融服务屏障,畅通消费金融服务的堵点。
向“绿”而生,持续发展
不只是普惠金融模式创新,在绿色金融方面同样能看到消金公司可持续发展的缩影。
消金公司践行绿色金融的路线有两条。一个是业务层面增加绿色消费信贷投放,基于绿色消费场景,连接商户与消费者,满足消费者购买绿色家电等消费品的金融需求。
另一个则是绿色化的经营管理,通过线上化办公运营,无纸化业务流程,理性消费倡导以及碳减排管控等措施,确保公司经营过程中的碳排放最优解。
蚂蚁消费金融在其2024年ESG报告中提及,蚂蚁消金积极响应“双碳”战略与高质量发展要求,探索绿色金融战略在消费金融场景中的有效落地。
一方面,蚂蚁消金与平台、厂商合作,打造绿色产品免息会场,通过商家自证、平台审核、消金认证的方式,应用科技手段,打通场景与金融的壁垒,加快对绿色消费信贷资产识别的效率。截至2024年末,蚂蚁消金为1726万客户提供1.58亿笔绿色消费贷款。
另一方面,蚂蚁消金通过全线上化金融服务模式为消费者提供便捷服务,不仅节省消费者时间与交通成本,还有效降低纸张消耗及出行产生的碳排放。2024年,蚂蚁消金办理线上信贷业务,节约用纸超43亿张,累计碳减排量38164.63吨二氧化碳当量,其环境效益相当于种植208.6万棵树木。
中原消费金融在“双碳”目标引领下,将绿色发展理念深度融入经营管理各环节。中原消金2024年ESG报告显示,公司通过电子合同签署实现碳减排11,692.13吨,远程会议系统减少碳排放949.35吨,数字化运营累计减碳量达12,641.48吨。
此外,在行业标准共建层面,中原消费金融在行业内首次提出的“贷款冷静期”概念,不仅充分保护了金融消费者的权益,更从源头减少非理性消费带来的资源浪费,该实践成功入选“河南省绿色金融优秀实践案例”。
湖北消费金融则将科技与绿色金融融合,构建AI能效监控平台,形成智能运维体系,与国家“智能绿色基础设施”目标深度契合。该项目已实现年节约电费2.4万元、碳排放强度同比降低30%的效益,并入选地方政府“绿色技术推广案例”。
对于消金公司而言,绿色金融不仅是其高效展业模式所衍生出来的生态价值,更成为可持续发展的底色。
践行公益,彰显担当
除了能为普惠大众群体带来便捷可得的金融服务,越来越多的消金公司进一步延伸服务半径,把社会责任和经营发展融为一体,在为客户创造价值的同时,投身乡村振兴和公益活动,强化责任担当,反哺社会发展。
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在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中表示,以“打造最具幸福感的金融企业”为愿景,追求“稳健长远、合法合规、和谐共享”的高质量发展。普惠金融之外,助力乡村振兴成为其社会责任的重要组成部分。
社会责任报告显示,2024年9月,长银五八消费金融将目光聚焦到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定点帮扶地区——察右中旗。察右中旗位于内蒙古自治区中部,当地特色农产品丰富,但此前由于销售渠道等因素限制,部分农牧民的收入增长面临挑战。经过沟通与协商,长银五八消费金融最终采购了一批察右中旗的特色产品,为察右中旗的农牧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入增长。
中原消费金融则将乡村振兴纳入企业发展战略,创新构建了“科技赋能+消费帮扶+金融服务+英才行动+公益助力”五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在科技赋能方面,中原消费金融通过大数据精准画像,为乡村用户提供定制化金融服务,让偏远地区居民足不出户即可享受便捷信贷。在消费帮扶领域,2024年3月联合大象助农团共同开展的“菠撒爱心蔬送温暖”公益活动,一次性采购滞销菠菜5吨,惠及郑州环卫工人、特殊学校学生等群体,探索出“消费帮扶”的助农新路径。
另外,教育帮扶也是中原消费金融公益实践的重点方向。自2020年6月启动“梦想的书架”项目以来,已建立30座梦想的书架,累计捐赠图书超10万册,文体用品数千套。并通过“奔跑的通知书”、“豫见未来·爱心助学”等公益项目累计资助30名困难学子圆梦大学。
招联金融在2024年社会责任报告指出,招联2024年扎实做好普惠金融和数字金融大文章,在社会责任、消费者权益保护以及推动可持续发展等多个重点领域取得了积极进展。助农方面,招联推出“乡村振兴惠农计划”,在助农商城共上架多个国家对口帮扶乡县的1000多款农特产品,并积极给予专项补贴,农产品销量环比增长约8.5倍。
从消金公司ESG报告中不难看出,一个具有可持续发展潜力的消金公司,角色不会只停留在金融服务,而是以普惠金融为支点,编织一张多维度、有张力、协同共进的服务网络,进而形成有机统一的价值生态。
这个生态更像是一张名片,伴随金融服务投放到普罗大众手中,让更多的人记住它,并信赖它。
来源:镭射财经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