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国产电车卖爆了,华为拿下新势力第一

华为鸿蒙智行再次拿下新势力销冠

又到了每月一度车企“交卷”的时候。

过去总强调几家欢喜几家愁,但今年6月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向好,相信不少车企CEO可以睡个好觉。

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各家车企的销量普遍上涨。

这背后,既有市场需求持续释放的因素,也有车企们加大促销力度、新品密集上市的推动。

在这场激烈的角逐中,华为鸿蒙智行脱颖而出,以单月交付量52747辆的成绩,时隔多月再次成为新势力中的销量榜首。

图源:澎湃新闻

零跑汽车以48006辆的交付量紧随其后,不过也再次创下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超138%,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

理想汽车交付新车36279辆,尽管同比下降24%,但依然稳居前三;

小鹏汽车交付量达到34611辆,同比增长224%,连续8个月交付量超3万辆;

小米汽车交付量也轻松突破了25000辆,不过相比于前几个月下滑较为明显,而蔚来汽车单月交付24925辆,同比增长17.5%,则保持了今年的优异表现。

从数据中可以明显看出,不同品牌之间的表现还是存在着一定差异。背后既有一些品牌凭借着产品技术优势和营销策略的成功,实现了销量的大幅增长;也有一些品牌则依然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销量增长开始出现乏力的迹象。

不过,对于华为鸿蒙智行成为新势力销冠这一说法,存在一些争议。

在部分媒体的统计中,并没有将鸿蒙智行算入造车新势力当中,在它们的榜单上,新势力销冠依然是近期崛起势头强劲的零跑汽车。

图源:每日经济新闻

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有人联想到了此前华为官方声明的“华为不造车”,相比于将整个华为系打包统计,更应关注鸿蒙智行旗下具体品牌的销量表现;

另一方面,在一些人心中,以华为及其合作伙伴的体量,将其与比亚迪、吉利等国内大型车企中的新能源品牌销量作对比,似乎更为合适。

当然,不管新势力销冠怎么说,对于华为鸿蒙智行新势力成交均价第一这个名号,很多人还是认可的。

在争议背后,华为鸿蒙智行展现出的强大市场实力不容小觑。其中,问界系列无疑是鸿蒙智行夺冠的中流砥柱,6月全系交付量达到了44685辆。

问界M92025款更是以13718辆的交付量持续领跑50万元级高端市场,累计交付量突破20万辆大关;

刚刚上市的问界M8同样表现不俗,6月交付量超过21185辆,在40万元级细分市场形成了对同级竞品的降维打击。

除了问界系列的出色表现,享界S9的销量也逐渐走上正轨,6月交付量达到4154辆,环比提升94.7%。

最令人意外的还是百万级豪车尊界S800,自5月30日上市以来,仅19天大定订单就突破了5000台,上市首月大定订单更是突破了6500台,并且已经开始交付,进一步证明了华为在高端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战略成功。

新能源市场不止一匹“黑马”狂奔,淘汰在加速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走向白热化的今天,有如此多的车企能够一齐“蒸蒸日上”好像不太符合常理。

事实上,如今榜单名列前茅的车企也并非每家都活得很轻松。在面对极越、哪吒的接连崩盘后,现在的新势力车企们都或多或少的会承担一些压力,从而导致有的车企不得不用各种手段来让自己至少“看起来活得很好”,发展形势向上。

那怎么样才能让自己“看起来活得很好”呢?很简单,把销量弄的漂亮一点不就好了。

当然,这并不是否定车企为了把车卖好做出的各种改变。

就拿上半年最大的一匹“黑马”零跑汽车来说,6月零跑同比增长138%,相比去年同期销量翻了一倍之多。

从不被看好到连续冲上新势力销量顶峰,零跑的逆袭绝对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它到底做对了什么?

图源:微博

零跑一直强调的“全域自研”技术叙事,为其奠定了坚实的技术基础。从电池、电机到电控系统,零跑都实现了多方位的自主研发。

通过全域自研技术,零跑降低了生产成本,提升了产品可靠性,使其车型在价格上具备了极高的竞争力。

例如,作为中型SUV的零跑C10,起售价在搭配优惠及国补的情况下可以做到低至10万元附近,还提供了纯电和增程双动力选择,并标配LeapmotorPilot辅助系统,参数配置甚至媲美有的车企20万元的产品。

图源:小红书

这种精准的市场定位和高性价比策略,让零跑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赢得了消费者的青睐。

当然,这也让一些人对零跑汽车的未来产生了质疑。零跑C11/C10等以如此高性价比的价格售卖,是否在“赔本赚吆喝”?毛利率问题是否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隐忧?

另一方面,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情况下,“性价比”能否持续支撑品牌向上发展?这些问题都值得零跑汽车深思。

不过也有消费者表示,零跑这样做才是对的,活都活不下来还考虑什么品牌高端化。

相比之下,对于小鹏汽车近段时间的强劲表现消费者则更加宽容。

毕竟在时来运转后,小鹏汽车做到了连续8个月交付量都稳稳保持在3万台以上,6月同比增长更是夸张地达到了224%。

图源:微博

小鹏的成功在于其持续不断的创新能力,不断推出符合市场需求的新产品和新技术,如去年的小鹏MONA03以及即将上市的超级AI汽车小鹏G7。

持续创新能力对于长期发展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小鹏汽车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车企提供了宝贵的借鉴。

然而,并非所有车企都能在这场赛马中一帆风顺。理想汽车和小米汽车在6月的销量数据上就出现了环比下滑的情况。

小米的下滑还好说,无非是产能可能又出了一些问题,毕竟小米不缺订单,缺的是时间。

加上6月底小米YU7正式推出后,小米汽车二期工厂逐渐投产,产能将得到进一步释放,下个月小米的交付数据可能就会好看许多。

而理想汽车6月交付36279辆,同比下降24%,环比下降11.2%,作为曾经稳居新势力第一的“神话”却出现了“退烧”迹象。

是产品力疲软、价格战冲击,还是市场转变风向?这些问题都值得他们自己去研究。

图源:微博

6月的车市,价格战依旧打得火热。厂商们为了冲刺半年目标,纷纷使出降价促销的手段。

比如前面提到的零跑汽车C11,在6月还限时推出了限时购车政策,其中增程200智享版车型优惠后售价仅为10.38万元(不算国补),多地经销商更是喊出了“再少2万”的口号。

其他车企也有不同程度的价格及优惠调整,尤其是比亚迪和奇瑞两家大型车企先后进行的大批车型降价,部分车的价格低到让人害怕。

然而,到接近6月底时,价格战的激烈程度在部分细分市场和品牌中有放缓迹象。

其中作为业内公认的“价格战之王”的比亚迪则是在月底率先宣布,将从7月1日起,全国范围取消限时“一口价”政策。

当然,也有车企在价格战中寻找新的机会。

7月1日,理想汽车宣布,理想L6推出5年0息购车计划,这也是理想为了挽救下半年销量打出的第一张王牌。

不过这也只能说是降息,降低了消费者购买门槛,与价格战还是有着一定差距。毕竟,要是再这么继续降价打价格战,谁会伤筋动骨而谁又反而能因此获益这个可不好说,反正受益的不太可能是理想。

总而言之,6月华为拿下销冠,零跑、小鹏等品牌持续发力,也让市场竞争背后的优势开始突显。

价格战怎么说都只是一种手段,虽然在短期内能够刺激销量,但从长远来看,技术创新、品牌建设和成本控制,才是企业保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所在。

进入第三季度,华为与上汽合作的新品牌“尚界”即将面世,届时平价车市场可能迎来新一轮价格洗牌,新能源汽车市场未来的走向,愈发让人期待。

作者|刘峰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