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马斯克圆十年大饼,Robotaxi点燃万亿市场

这是一台ModelY?

不,这是一台载着马斯克商业梦想的特斯拉Robotaxi。

为了这一天,马斯克已经画了近十年的大饼。

01圆梦初始

当地时间6月22日,特斯拉在美国德州奥斯汀市(自动驾驶汽车友好州)正式推出无人驾驶出租车服务。

特斯拉Robotaxi目前仅上线35辆车。作为对比,全球头部玩家Waymo部署车辆规模超过1500辆,文远知行超过1200辆,萝卜快跑超过1000辆,迈过千辆关口。

本次试运营首秀还处于“小规模验证”阶段。采用邀请制内测,车费为一口价4.2美元(一个颇具争议的亚文化数字),换算成人民币大概30块钱。

其叫车流程与主流软件相同:

下载Robotaxi应用程序→输入目的地→生成路线→乘客上车,后排屏幕点击“start”,车辆即可启动。

车内没有驾驶员,副驾驶配备一名安全员,且车辆配有远程监控系统。

乘车期间可通过特斯拉Robotaxi App调整偏好的空调设置、座椅位置等,还可以通过后排屏使用娱乐功能,例如听音乐或播放视频。

由于行驶区域不涉及高速等复杂路段,限定时段、限定人群、限定环境,乘坐者评价多为“正常”、“平稳”、“几乎和人类司机无异”;一个反复被提及的亮点是,特斯拉Robotaxi可以自主跑进停车场内部接送。

当然,千筛万选,也有两段失误、宕机的素材被流出。

价格层面上,试运营期间的特斯拉Robotaxi收费大约在每英里1美元,距离马斯克的理想状态:每英里0.2美元,还有很大差距。

技术层面上,特斯拉普通版本的Model Y经过软件端的OTA升级即可升级成L4级别的Robotaxi。

卡内基梅隆大学的自动驾驶领域教授菲利普·库普曼(Philip Koopman)评价此次首秀:这更像是「开始的结束,而非结束的开始」。

最具颠覆性的玩家下场了,无人驾驶技术进入全球竞速阶段,头部选手们实力如何?

打开X平台,外网出现的是几乎一边倒的正向舆论(定向邀请的好处)。

跟X平台正面评价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在媒体关于特斯拉Robotaxi的网站报道后面,大部分却是负面评价。

主要集中于对Robotaxi安全性的怀疑、担忧,对就业的影响,安全管理法规的执行力度,以及对马斯克本人的差评。(这与国内舆论环境相比已经算不错了)

国内的一张宣传图大家也可以做参考。

三雄争霸,特斯拉的无人出租车与Waymo和萝卜快跑的差异,主要集中在两方面:技术路线和商业生态。

02道不同 不同谋

先说技术路线。

Waymo和萝卜快跑等主流自动驾驶公司都选择了“激光雷达+高精地图”的方案,激光雷达是车辆的实时感知眼,告诉汽车大脑现在周围有什么,高精地图是车辆的超强记忆库,告诉汽车大脑在我的记忆中这条路是什么样的,二者配合作业,即使在雨雪、大雾等恶劣天气下,仍可安全行驶。

因为有了高精地图这个标准答案,自动驾驶所需要的其他技术(如感知、规划、预测等系统)难度会降低很多,不过也因为过度依赖地图,一旦地图数据出错或车辆驶入未覆盖区域,整个系统便十分脆弱。

制作和维护高精地图的成本高昂,这也是Waymo、萝卜快跑徘徊在规模化门口之外的主要原因。

特斯拉是唯一一个走“纯视觉”方案的。马斯克认为人类驾驶就依靠两只眼睛和大脑的神经网络,不需要从额头发出激光。与其花大量的精力去做传感器数据融合,不如集中优势力量让“纯视觉”系统更纯粹、更强大。

技术路线之争是接下来谁能问鼎的重要因素。

若“纯视觉”路线胜利,成本优势决定了其扩张速度必然是迅猛的。

再来说说商业生态。

走在商业化前列的Waymo、文远知行、小马智行给出的方法论是建立「技术-运营-造车」的铁三角关系,通过成熟出行平台的经验,来处理供需匹配、车辆调度、乘客服务等异常问题。

但特斯拉选择一人包揽三角,把Waymo、Uber 的蛋糕都抢了。这样的代价是特斯拉必须从零搭建一套从未验证过的运营体系。

目前奥斯汀试运营的车几乎可用手机控制所有操作,包括社交媒体和AI智能体,此外全球近千万的特斯拉车主每天行驶的数据会帮助特斯拉训练神经网络,反哺自动驾驶能力。无人驾驶串联起社交、AI、私家车、共享出行,形成了一个强大的商业闭环,这也是其优势所在。

特斯拉选择了一条最难走的路,在马斯克的构想中,将特斯拉Robotaxi将成为一个“去中心化的网约车平台”。

如果成功,盈利不是单纯的自动驾驶技术能比的。

根据UBS的预测,到2040年,特斯拉Robotaxi车队规模可能达到230万辆,年营收2000亿美元,毛利率70%,除此之外,Robotaxi还会加速FSD的渗透率,带来潜在净收入600亿美元。

届时二者带来的净利润增量将达到千亿美元量级,是现有造车业务利润的十倍。

据木头姐ARK预测,特斯拉将占据Robotaxi市场的50%份额,锁定约5万亿美元的价值。报告中指出,特斯拉的优势在于,其自主驾驶数据量是Waymo的280倍,是百度的50倍(数据来源于 Securities.io),迭代速度更快。

03现实很骨感

预测很多时候都是基于比较理想的状态,马斯克也为Robotaxi的规模化定下了非常激进的进度表:在奥斯汀试运营的几个月内扩展到1000辆,到2026年底,在美国将有超过100万辆自动驾驶的特斯拉投入运营。

但现实是,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来自监管层的压力都如影随形。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目前仍在对特斯拉的自动驾驶系统进行多项调查。

不过我们也注意到,中国市场的FSD(Full-Self Driving)迎来重大突破,批准特斯拉将中国境内采集的自动驾驶数据(脱敏后)传输至美国,用于训练全球FSD系统。这一政策松绑,进一步为中国FSD的落地扫清了关键障碍。

无论如何,Robotaxi业务显然已经成为特斯拉讲述「下一个十年增长故事」的核心支点,下一步就是跨越“安全-成本-法规”三重门。

敌人都打到家门口来了,咱们也给国内的自动驾驶公司加把油,企业技术提一提、上下政策松一松、公众舆论友好一点,为这场全球范围内的“城市交通基础设施变革”助力。

钱总要有公司赚,伟大的商业愿景总要有人实现,为什么不能是中国人、中国企业呢?希望特斯拉能再当一次当鲶鱼,让行业卷技术,让消费者得福利。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