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融借款App被通报!套娃式授权“一键共享”超700家合作机构
5月12日,国家网络安全通报中心发布关于《国家计算机病毒应急处理中心检测发现65款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移动应用》,嘉银科技旗下“极融借款”App被通报。极融借款违规包括2项:“未向用户提供撤回同意收集个人信息的途径、方式;个人信息处理者未提供便捷的撤回同意的方式。”;“隐私政策未逐一列出App(包括委托的第三方或嵌入的第三方代码、插件)收集使用个人信息的目的、方式、范围等。”
不久前,“你我贷”和“极融”被媒体曝光存在过度授权个人信息的问题。用户在申请贷款时,表面上只授权了5份主协议,但实际触发超过700份第三方授权文件,涉及近30家金融机构与20余个助贷平台(且多个第三方又内嵌不少协议,仅榕树贷款就高达171份)。这种一键“套娃式授权”不仅违背《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最小必要”原则,更导致用户敏感信息被过度采集,加大了个人信息泄露和被滥用的风险。
APP 运营主体——“中融信小贷”为“国资”背景
“你我贷”和“极融”APP运营均归属远在大连、注册资本仅1.5亿元(远低于网络小贷公司10亿元注册资本的监管要求)的大连高新园区中融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下。
在苹果APP Store里,由Dalian High-tech ParkZhongrong Credit Co. LTD(大连高新园区中融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发布的APP有极融金选、极融借款、你我借款。
企查查显示,石家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通过分布在黑龙江省、浙江杭州以及辽宁大连的连续多家100% 控股子公司,实际持有大连高新园区中融信小额贷款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融信小贷”)70% 股份,是该小贷公司的实际控制人。
近日,嘉银科技(JFIN)发布财报,2024年公司全年营收58.01亿元,实现净利润10.57亿元(折合每日净利润约290万元),全年贷款撮合交易量达到1008亿元,其中四季度实现贷款撮合交易量277亿元。
透过近5年财报发现,嘉银科技已成功迈入千亿放贷“俱乐部”,但净利润波动较为明显。2021-2023年增速突出,净利润从4.7亿元增至13亿元。但2024年增速显著放缓,净利润骤降至10.57亿元,同比下降18.7%,为五年来首次负增长。近5年营业收入一路向上,但整体表现却为“增收不增利”。
用户规模上,嘉银科技2024年全年新增借款人数达277.4万人,同比增长约45.1%。其中2024年四季度新增借款人数达80.3万人,同比增长约88.5%。
2024年行业监管趋严,竞争加剧,不良率攀升及成本激增(经营成本、营销成本等)等,数据也反映出助贷平台在合规与盈利平衡中的结构性矛盾。
品牌与业务战略升级:从P2P到金融科技的华丽转身
公开资料显示,嘉银科技成立于2011年,由严定贵创立。
严定贵,1968年出生于江苏省淮安市,毕业于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曾在扬州电子仪器厂、南京同创信息产业集团、北京天融信网络安全技术公司工作。2011年,严定贵抵押房子,拿着贷款,联合其他三名股东,创立上海嘉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其核心P2P借贷品牌“你我贷”。
严定贵本人曾获得2014中国互联网金融年度人物、2017胡润中国新金融行业年度风云人物、2021年第五届博鳌企业论坛十大年度创新人物等荣誉。现任第九届上海市宝山区政协常委、上海民进企业家联谊会副会长、上海现代服务业联合会副会长、上海市江苏商会常务副会长等职务。2024年,严定贵当选上海市普陀区工商联第十五届执委会执委、区总商会第一届理事会理事。
业务层面上,嘉银科技早期业务为P2P,经过几年发展,在全国30多个省市和地区设立了62家分公司,业务团队达2000余人。通过遍布全国的线下门店+线上平台结合的方式,嘉银向借贷双方提供借贷撮合等服务,收取用户服务费。后为迎合监管要求,逐步关闭线下门店。
2015年,中国支付通与你我贷订立战略合作协议。前者为后者提供资金托管、清结算及互联网支付等服务。
2018年,严定贵成为中国支付通实控人。严定贵通过嘉银(香港)有限公司、嘉银金融控股集团有限公司,共计持有中国支付通49001.94万股,持股比例高达 29.8%。中国支付通旗下拥有全国性预付卡牌照、互联网支付牌照以及互联网小贷牌照。严定贵成为实控人后,你我贷也间接持有了支付牌照及网络小贷牌照。
2019年5月,嘉银金科在美国纳斯达克交易所成功上市。
该公司创立之初叫“嘉银金融”,2016年更名为“嘉银金科”,该名称一直沿用至2019年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时。自上市后,嘉银科技向助贷转型,加速剥离P2P业务。2023年品牌名升级为“嘉银科技”。
通过数次更名、注销原P2P平台“你我贷”主体公司(上海你我贷互联网金融信息服务有限公司)等动作,嘉银科技想要彻底摆脱最初的P2P底色,切割历史「包袱」。品牌名淡化金融概念,强化科技属性,以期树立科技公司形象。完成从传统网贷平台到科技服务集团的华丽转身。
在国内,嘉银科技主要经营“你我贷”和“极融”两大助贷平台。“你我贷”(2011年6月推出)是老牌P2P平台之一,后伴随监管要求清退P2P改为助贷。2016年,嘉银科技又推出“极融”平台。
两家平台均为助贷,但侧重点略有不同。“你我贷”侧重服务C端优质借贷用户;“极融”更偏向技术输出与金融机构合作,同时接受征信较差但有一定还款能力的个人用户。“你我贷”和“极融”的运营主体均为极融云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法人:张光林,监事:吴元乐),属于嘉银科技关联公司。
在“你我贷”和“极融借款”小程序上显示,借款产品最高综合年化利率(单利)7.2%~35.99%,资金来源显示为:中融信小贷、浙江宁银消费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等。
网贷行业高利润背后 合规问题仍需高度重视
2024年12月,嘉银科技被曝豪掷13.5亿元在上海买了一座楼,将作为新的公司总部。嘉银科技公告称,买楼是为满足业务持续增长的需求。
这一决策被外界视为其业务升级的标志性事件 —— 新总部不仅承载着数百名员工的办公需求。值得注意的是,该交易金额超过了嘉银科技2024年全年净利润,显示出公司管理层对未来增长的坚定预期。
嘉银科技出手如此阔绰,也从另一侧面反映出,与传统实业相比,网贷仍是高利润行业。
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你我贷”和“极融”的投诉总量超过了8万条。有消费者反映在平台上贷款没有合同、利率不透明、担保费超高,涉嫌违规催收等问题。
尽管APP标注综合年化利率7.2%起,但用户投诉显示,因实际承担担保费、贷后服务费等附加成本,导致部分案例综合利率突破36%。
印尼放款规模暴涨74% 嘉银科技海外业务「狂飙」
除了国内业务外,嘉银科技在印尼、墨西哥、尼日利亚等多个海外市场也做了业务布局。
早在2019年,嘉银科技便在印尼成立了办事处。两年后,嘉银科技开启了在尼日利亚的海外业务拓展。
财报显示,2024年四季度嘉银科技在印尼的放款规模同比暴涨74%,注册用户激增131%,呈现快速增长势头。在墨西哥市场,嘉银科技配合当地监管政策,优化风险指标,提升盈利能力。
总体而言,嘉银科技海外业务成绩斐然。目前,业务已覆盖东南亚、非洲、拉丁美洲等多个地区。
嘉银科技董事长严定贵表示,2025年国内宏观政策对消费信贷的支持力度有望进一步加大。结合目前的发展态势,公司对2025全年业务增长和盈利能力保持乐观,贷款撮合金额指引定为1370亿元至1420亿元,其中第一季度贷款撮合目标为350亿元。
嘉银科技的发展与转型,也是行业变革的缩影。从P2P到助贷,从国内到海外,公司展现了较强的业务韧性,但高利润背后的合规风险与用户信任危机不容忽视。未来,随着监管的持续完善与发力,嘉银科技需在“科技赋能”与“风险控制”之间寻求新的平衡。
来源:互金圈
作者:樱桃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