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诈骗包裹”频现,申通快递如何管好加盟商?

文源 | 源媒汇

作者 | 童画

编辑 | 苏淮

一位网友在小红书上晒出了近日收到的一个来源可疑的包裹,派送机构是申通快递,包裹中是一张“扫二维码领五十元”的宣传单。

如果这位网友扫描了二维码,后果可能不堪设想。幸运的是,这位网友拨打了客服dian,确认该包裹为诈骗包裹。

近年来,快递行业类似这种诈骗包裹层出不穷,内容多是一张诱骗收件人扫描二维码的传单,而收件人压根不知道是谁给自己寄的快递。

小红书等社交媒体上,有关诈骗包裹的帖子比比皆是,几乎涉及申通、圆通、中通、顺丰等所有知名快递企业。

例如,犯罪分子不仅可以通过申通快递渠道发送诈骗包裹,同时申通的个别加盟商,近年来屡次因“未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被停业整顿。如何加强加盟网点的管理,值得申通反思。

诈骗包裹的背后,或是快递行业近年来日趋激烈的“价格战”。以申通快递为例,2018年2月其单票收入还是3.64元,7年之后这个数字跌至2.04元。

低价竞争,很难保证快递公司加盟商的利润以及快递员的收入。当“拼量”成为行业共识,那些莫名其妙的诈骗包裹,自然成了一些加盟网点或快递员心照不宣的“创收暗门”。

01

“告客户书”能否防范风险?

在“骗子4个月发90万个诈骗快递”微博话题下,阅读量超3200万,且超过2.7万次互动里,记录着荒诞的现实:这些诈骗包裹里,除了一包不值钱的纸巾,或一个试用产品之外,基本上都夹带着一张宣传单,上面印着各种“领红包”、“刮奖”、“退费”的二维码。

即使收件人并未进行网购,这些诈骗包裹依然可以准确送到其地址。而一旦扫码,收件人的财产就可能遭受损失。

这些精心设计的诈骗包裹,最终只能化作投诉平台的客服接单量,以及派出所里成堆的快递盒证据。快递安全相关话题,一时间成为公众关注焦点。

为遏制电信诈骗、各类违禁品寄递等犯罪活动对人民权益和快递行业带来的损害,2025年4月2日,申通快递在其官网上发布了“告客户书”,提醒客户:“凡遇来源存疑、到付金额异常或物品描述模糊的包裹,建议先官方渠道核实信息;无法确认来源的快递请直接拒收”,“如发现包裹内含领取礼品、领取礼金的可疑二维码,谨记‘四不原则’:不扫码、不授权、不付款、不相信”。

同时,申通快递还要求客户“配合快递员/快递门店如实填写相关信息,并做好实名认证、开箱验视等工作”。

图片来源:申通快递官网

但是,快递公司的一份“告客户书”,就能起到防范风险的作用吗?客户的身份信息又是从何处流出的呢?4月9日,就加盟商管理问题,源媒汇致函申通快递方面,截至发稿未获回复。

2024年11月5日,中国裁判文书网曾披露了一起“张某等诈骗罪一审刑事判决书”,就是典型的利用申通渠道发送诈骗包裹、骗取他人财物的案件。

图片来源:中国裁判文书网

2023年6月,黄某从张某处接到一笔“教育机构退费单”快递业务。尽管发现该笔业务涉及电信网络诈骗,黄某还是向他人进行了推介,并被承接下来。此后,黄某、张某及承接人等人,通过申通快递渠道对外邮寄“教育机构退费单”。

上述快递导致邱某等5人收取包裹后,扫描退费单上的二维码联系对方,遭受电信网络诈骗,被骗损失共计200余万元。最终,张某、黄某均被判刑。

02

慈溪申通7年被整顿19次

申通快递在要求客户“遵纪守法不收发违禁物品”之时,如何管理其加盟商“遵纪守法”,还是一个难题。

申通快递采用的是“中转直营、网点加盟”的经营模式,主要是指“核心转运中心实行直营化,末端网点采用加盟模式”。

就在申通快递的“告客户书”公布前一天,4月1日,宁波市邮政管理局就慈溪市申通快递服务有限公司(下称“慈溪申通”)未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下达了行政处罚决定书,“停业整顿30天”。

图片来源:国家邮政局官网

一位不愿具名的快递行业人士告诉源媒汇,快递企业的整改时间,目前法律上并无明确的规定期限,具体时间一般是看企业的整改进度,“有的可能3天就整改完了,有的可能1个月才整改完。”

源媒汇了解到,停业整顿30天,在业内还是比较少见的。慈溪申通在当地算是大网点,停业整顿30天,无论是声誉影响还是经济损失,都不容小觑。

天眼查显示,慈溪申通成立于2009年9月7日,法定代表人是王某某,注册资本为50万元。

图片来源:天眼查

源媒汇注意到,这并非慈溪申通首次被停业整顿30天。此前的2024年11月18日,宁波市邮政管理局亦对慈溪申通停业整顿30天,理由同样是“未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

来自国家邮政局的执法信息显示,慈溪申通及旗下分公司属于“屡教不改”,自2017年下半年以来,已经被停业整顿了19次,主要违规事由是“不执行收寄验视制度”、“未严格执行收寄验视制度”。

尤其是2024年,慈溪申通及其东部分公司连续被停业整顿5次,停业时间累计66天,但这并未能让其引以为戒,事后依然故我。

对于这种屡教不改的加盟网点,申通快递又该如何管理呢?

03

“罪魁祸首”或是单价持续走低

2016年12月30日,上市逾6年的“艾迪西”更名为“申通快递”,申通快递完成借壳上市。

截至2016年年末,申通快递的服务网点及门店约2万家;到了2024年6月30日,这一数字飙升至6.19万家,8年时间翻了2倍。

申通快递认为,加盟模式有利于网络快速布局,并以此不断提升公司业务的区域覆盖率。

不可否认,加盟商队伍的快速壮大,不仅扩大了申通快递的服务区域,也提升了该公司的营业收入。

Wind数据显示,2016-2023年,申通快递的营业收入从98.81亿元增长至409.24亿元,同期公司归母净利润却从12.62亿元下降至3.41亿元。

申通快递最新披露的2024年业绩预告显示,公司归母净利润预计为9.5亿元-10.5亿元,同比增长178.84%-208.19%。

中邮证券认为,申通快递的“业绩显著改善,略高于市场预期”。

但是,如果将申通快递的业务量与单票收入分析一下,就可以看出来,其业绩增长主要是建立在“低价策略”之上。

2024年12月,申通快递完成业务量22.52亿票,单票收入为2.02元,同比下降7.34%。最新披露的数据显示,申通2025年2月的单票收入为2.04元,同比下降9.33%,而在2018年2月这一数据为3.64元,过去7年时间几乎一直处于下降趋势。

单票收入太低,或是导致诈骗包裹流入快递渠道的“罪魁祸首”。毕竟,加盟商要赚钱,快递员也要赚钱。在单票收入持续降低的背景下,为了完成业绩,为了跑量,有些人对包裹检查就可能会“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这便给了犯罪分子可乘之机。

快递柜里那些来路不明的包裹,既是价格战的“副产品”,也是行业病变的“病理切片”。“以价换量”的加盟商扩张模式仍然比较粗放,以低价换取服务,本身就是一个伪命题。当申通快递将快递单票收入一降再降时,“恶果”或早已埋下。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