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渤海银行陷“合规困境”:合规“红灯”频亮,消费贷不良率飙升

撰稿|何威

来源|贝多财经

近日,渤海银行(HK:09668)披露了2024年度业绩公告。渤海银行董事长王锦虹在年报致辞中表示,2024年是“进”的一年,该行整体经营稳中有进、稳中提质,高质量发展不断走深走实、成效持续显现。

诚然,过去的一年中渤海银行实现了营收、利润的双增长,存款规模也上升到万亿的新台阶,但在一系列看似光鲜亮丽的业绩表现背后,资产质量下行、违规问题频现等后顾之忧仍然阻碍着渤海银行的发展脚步。

另需注意的是,渤海银行自2021年起便多次开展大规模的市场化选聘,高级管理层的动荡也为其长远稳定发展增添了更多不确定性。这家最年轻的全国股份制商业银行,正经历着发展的至暗时刻。

一、成长性存疑,业绩翻身靠投资

根据财报,渤海银行2024年的资产总额约为1.84万亿元,较2023年末的1.73万亿元新增1111.08亿元,增幅约6.41%;收入254.82亿元,同比增长1.94%;净利润52.56亿元,同比增长3.44%,多项指标均实现正增长。

渤海银行董事长王锦虹将业绩的提升,归功于该行持续优化业务结构、升级展业模式、夯实客户基础、丰富产品谱系、凝聚创新力量,并强调2025年该行要加快体系建设,为高质量发展聚合力增动能。

拉长时间线后不难发现,渤海银行近年来的收入与利润仅在上市当年(即2020年)实现了昙花一现般的提升,分别同比增长14.50%和3.07%。2021年,该行的利润虽然依旧保持了2.19%的增势,但收入却同比下降10.15%至291.94亿元。

2022年和2023年,渤海银行上述两项业绩指标更是出现了双双“跳水”,其中收入分别为264.65亿元和249.97亿元,同比下降9.35%和5.55%;净利润分别为61.07亿元和50.81亿元,同比下降29.23%和16.81%。

虽然渤海银行在2024年成功扭转了自身持续三年的业绩颓势,但254.82亿元的收入体量与52.56亿元的利润规模,实际较其刚上市时的324.92亿元和84.45亿元存在不小差距,业绩有待进一步提振。

拆解渤海银行2024年的收入构成可知,该行业绩上涨的主要动力其实是非利息净收入板块,该项业务的收入约为99.39亿元,增长幅度达到35.20%,其中交易收益净额同比增长87.47%,金融投资净收益同比增长116.13%。

不过,在减费让利及保险、基金费率改革等大背景下,由于代理与资产管理业务手续费较2023年有所下降,且降幅近40%,渤海银行2024年的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实际同比下滑了25.63%至29.74亿元。

而占据渤海银行总收入六成以上的利息净收入,也由2023年的176.46亿元降低11.92%至2024年的155.42亿元。不仅如此,该行截至2024年末的净利差和净利息收益率分别为1.12%和1.31%,分别同比降低0.07个和0.10个百分点。

对于以信贷业务为主业的银行机构而言,利息净收入规模的萎缩,便意味着信贷业务展业不顺;加之其非利息净收入的增长,实际依靠债券市场火爆背景下的金融投资拉动,该行未来收入增长的可持续性还需要时间的考证。

二、不良率抬头,消费贷隐忧凸显

为促进零售转型发展,渤海银行自2017起开始发力消费金融业务。通过合作增设招联消费贷、唯品会消费贷、微信分付、借趣花联合贷款等产品,该行消费贷规模迅速由2017年的88亿元至2020年的超1100亿元。

然而好景不长,互联网贷款政策的变更,以及个人信用消费贷风险集中爆发的双重影响下,昔日炙手可热的个人消费贷业务变成了“烫手山芋”,渤海银行不得不主动开始收窄个人消费贷规模,优化业务结构。

但截至2024年末,渤海银行个人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依旧为92.12亿元,较2023年末的61.27亿元增长30.85亿元;个人贷款的不良贷款率为4.15%,同样较2023年末的2.25%增长1.9个百分点。

渤海银行截至同期末的个人消费类贷款的不良贷款余额约46.39亿元,较2023年末的33.73亿元增长37.55%,是该行个人不贷款规模攀升的主要因素;不良贷款率更是高达12.37%,较2023年末的4.44%增加7.93个百分点。

更不容乐观的是,个人消费贷规模的急剧收缩,极大程度影响了渤海公司的零售银行业务发展。该项业务2024年录得-27.87亿元的亏损,而在2023年,该行的零售银行业务税前利润尚且能够达到4.72亿元。

渤海银行在财报中透露,2024年该行通过现金清收、呆账核销、破产重整、转让等方式处置不良资产355.34亿元,个人贷款高风险资产已快速出清,资产结构更加优化,应对风险能力逐渐增强,个贷业务总体风险可控。

但截至年末,渤海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约164.80亿元,仅同比微降0.78亿元;不良贷款率为1.76%,虽较2023年末的1.78%下降0.02个百分点,但该行的不良贷款率已连续多年高于1.75%,在股份制银行中处于高位。

另据金融监管总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末商业银行平均拨备覆盖率为211.19%。也就是说,渤海银行截至同期末155.19%的拨备覆盖率不仅较上年同期的156.94%有所下滑,还低于业内平均水平,风险抵补面临着不小挑战。

三、管理层变动,内控踩监管红线

在个人消费贷引发的资产质量危机背后,渤海银行自身的内控体系也相当堪忧。

年报发布的前一个月,渤海银行苏州分行便因“员工行为管理不到位”的主要违法违规行为,被苏州金融监管分局罚款40万元;时任渤海银行苏州分行营业部总经理助理的张黎斌也被处以禁止从事银行业工作终身的行政处罚。

实际上,合规问题早已是渤海银行的经营痛点,该行曾被诟病“一年至少违规7次”,2021年和2023年均收到过多张千万级罚单,甚至出现过贷款资金被非法挪用、统计数据失真、重大关联交易审批流程不规范等多项严重违规行为。

贝多财经梳理发现,2024年渤海银行共收到来自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罚单12张,其中9张罚单的违规事由与贷款管理相关,发放虚假商用房按揭贷款且形成风险问题更是成为了该行的“沉疴旧疾”。

2024年财报显示,渤海银行全年共接收客户投诉2.26万件,同比增长3.13%,其中个人客户投诉高达2.17万件,且多聚焦个人贷款和信用卡业务领域,占比在七成以上,内部管理与服务质量显然都还有优化的空间。

就在不久前,渤海银行发布公告称,该行收到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对李建国、齐君及邓蓓三位副行长任职资格的批复,三人自2025年2月7日起正式履职。新上任的三名高管中,李建国、齐君为外部聘任而来。

而据不完全统计,2024年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了超50次关于渤海银行各分行高管的任职资格批复,其中大部分与分行行长或副行长岗位轮换有关。大规模的人事变动之下,渤海银行的未来发展或将存在更多的不确定性。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