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中国越来越不需要韩国芯片了

文 / 侯恬

韩国《朝鲜日报》报道称,今年二月,韩国芯片对中国的出口规模骤减了31.8%,这一降幅大于1月份报道的22.5%。

韩国对越南芯片出口占到总额的35.6%,美国占比26.5%,这些出口量都有所增加。但是,中国原本是占韩国半导体出口额最大的客户。如今这个大客户却正在放弃韩国产品。

根据韩国贸易协会的数据,2020 年,中国大陆和香港合计占韩国半导体出口的 61.6%,但到 2024 年底,这一数字已降至 51.7%。具体来看,对中国大陆的出口从 40.2% 下降到 33.3%,对中国香港的出口从 20.9% 下降到 18.4%。

韩国业内人士表示,这其中的原因是“由于中国企业半导体技术和生产能力的提高。”

当前的国际形势下,中国愈发重视关键领域的自主可控能力,半导体行业便是其中的重要一环。近年来,中国在半导体领域的自给率不断提升,从2014年的约14%增长到2023年的23%,在过去近十年间提高了约10个百分点。据加拿大调查公司TechInsights预测,到2027年,中国半导体的自给率有望接近27%。

中国半导体自主化率的提升离不开这些年持续加大的投入。通过“十四五”规划和“芯片大基金”等国家级战略举措,中国不断向半导体领域注入大量资源,这种系统性投入与韩国形成了鲜明对比。

中国头部半导体企业的研发投入占比高达15%,相比之下,韩国半导体企业的平均研发投入占比仅为5%。如此大规模的投入也为中国半导体产业带来了显著的成果。

根据韩国科技评估与规划研究院2024年发布的权威数据,在半导体产业最为关键的四大领域,中国已实现对韩国的全面超越。

以最高技术领先国定为100%为基准,在高集成度存储芯片技术方面,中国达到94.1%,而韩国为90.9%;低功耗AI芯片领域,中国为88.3%,韩国为84.1%;功率半导体方面,中国为79.8%,韩国为67.5%;在下一代高性能传感技术领域,中国为83.9%,韩国为81.3%。

中国拥有庞大的国内市场,这为其半导体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从而无需像韩国那样依赖外部需求。近年来,中国国内智能汽车、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的崛起,极大地拉动了对芯片的需求,为国内芯片技术的突破创造了有利条件。

与此同时,韩国半导体产业却因本地人才短缺和竞争加剧而陷入困境。据行业报道,由于低生育率导致的一系列问题,韩国目前难以找到足够的人才开发尖端芯片。雪上加霜的是,许多韩国半导体企业的工程师,包括三星电子和SK海力士的员工,纷纷被中国企业吸引过去。

例如,长鑫存储的工程师中有35%来自韩国。这种人才外流现象对韩国半导体产业的长期发展构成了重大威胁,同时也加剧了其企业面临的竞争压力。

韩国半导体产业落后中国

为了应对半导体产业的衰退局面,韩国政府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据路透社2025年3月5日报道,韩国政府宣布将设立一项340亿美元的政策基金,旨在为半导体、汽车等关键技术领域的企业提供资金支持,以应对全球竞争的加剧和贸易保护主义的抬头。

此外,针对韩国半导体行业人才流失的问题,韩国政府正在考虑提高资深工程师的福利待遇,以阻止人才流向外国竞争对手,毕竟如果少了这些人才,韩国芯片产品就真的雪上加霜了。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