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向北开放,内蒙古尝到甜头

在向北开放的过程中,内蒙古已经切切实实尝到了甜头。

内蒙古发布了2024年外贸进出口情况。2024年,内蒙古进出口总值2073.1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5.8%,高于全国外贸增速0.8个百分点,首破两千亿元大关。

其外贸总规模由2016年的768.7亿元提高到2024年的2073.1亿元,年均增长13.2%,高于同期全国平均增速5.6%。

在对外经贸交往中,北方的伙伴仍然是传统大户。2024年,内蒙古对蒙古国进出口740.5亿元,对俄罗斯进出口351.2亿元,合计占内蒙古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外贸的65%。

与此同时,其外贸产品结构也在发生着显著变化,凸显了中国新兴产业的外向活力。

近年来,满洲里口岸成为“新三样”——电动汽车、锂电池和光伏产品出口重地。据满洲里海关统计,去年经此出口的这三类产品贸易值3.55亿元,同比增长39.4%。

更加关键的是,随着向北开放程度的逐渐加深,以及“新三样”等产品出口迅猛地推动,内蒙古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新兴产业项目落地。

数据显示,2024年,内蒙古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42.5%,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长29.4%。特别是光伏和新材料产业发展亮眼,2024年,单晶硅产量92.1万吨,增长55.2%,多晶硅产量87.8万吨,增长98.3%。

内蒙古能源局相关人员介绍,内蒙古已形成风电整建制配套能力500万千瓦、光伏组件供给能力3050万千瓦、氢能装备产能450台套、储能装备产能200万千瓦时,风光氢储装备制造全产业链基本形成,产值超过1.2万亿元,有望再造一个“工业内蒙古”。

除了以出口聚集产业之外,内蒙古也利用进口的便利,让进口资源就地加工,形成产业化落地,

满洲里口岸是全国最大陆路口岸。其每年对俄罗斯的进出口,占到中俄贸易总值的60%以上。在这里,每年有来自俄罗斯和东欧的大量木材、钾肥、粮油等资源入境中国。

满洲里有中国规模最大的内陆口岸

借助这一优势,满洲里市推动“口岸货物+园区落地加工”联动发展,在满洲里市边境经济合作区完成资源落地加工后实现资源转化增值,让加工产业呈规模化、集群化发展的态势。

比如在木材产业方面,这里木材年均落地加工量可达560万立方米,形成集成材、木结构房屋、木门窗等多类优势产品;钾肥产业方面,合作区内有多家进口化肥资质企业,年落地加工量约15万吨;粮油产业方面,合作区内已构建形成成熟的农产品进口体系,涵盖油菜籽、亚麻籽等13个品类,年加工能力约135万吨。

这种“靠进出口,吃进出口”的产业发展思路,已经有效帮助内蒙古进行着产业转型升级。2024年,内蒙古自治区地区生产总值突破2.6万亿元,同比增长5.8%,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