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和Deepseek聊了聊助贷

火爆全球的DeepSeek如何看待中国助贷行业?

“00后大学生人均2.7个借贷APP,95后白领每月工资到账即被15个平台瓜分。统计局说居民杠杆率 62%,但花呗们创造的‘隐形杠杆’早已让真实负债率突破天际--毕竟现在连买杯奶茶都能‘分3期免息’。”

这是DeekSeek用了一段幽默的话这样评价“全民借贷”的现象。

针对“科技尽头是放贷”现象,DeepSeek这样说:

“这些穿着科技外衣的‘数字当铺’们,正在用算法重构金融秩序;

蚂蚁集团用310模式(3分钟申请1秒放款0人工)缔造万亿信贷帝国,花呗借呗ABS融资玩得风生水起;

京东数科把白条塞进618每个购物车,甚至给宠物用品都配上毛孩子专属分期;

美团月付把外卖订单变成授信依据,‘点30单黄焖鸡即可解锁5万额度’的都市传说正在变成现实;

结语:当我们谈论‘大厂放贷’时,本质上是在见证场史无前例的社会实验--用机器学习替代风控模型,用流量红利置换金融风险。这些穿着科技马甲的金融游戏,既创造了普惠金融的幻象,也埋下了系统性风险的种子。或许该重温银保监会领导的金句:‘金融科技必须回归科技支撑金融的本质,而不是金融利用科技的外衣。’毕竟,当所有互联网公司都变成银行,谁来继续书写真正的科技创新故事呢?”

那么,DeepSeek是如何看待助贷行业发展的呢?

我们与DeepSeek聊了聊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看待当下助贷市场,面临哪些困境?

2、助贷会被监管“逼死”吗?

一、如何看待当下的助贷市场?市场正面临哪些困境?

deepseek首先从监管、资金、技术和客群几个方面,总结了助贷市场的几大特征:

1、监管重塑行业格局

DeepSeek:“141号文”后助贷业务被纳入持牌经营框架,联合贷比例限制(如30%出资比例)征信”断直连”等政策推动业务模式重构头部平台加速向技术输出转型。

典型案例:某头部平台通过设立征信子公司承接数据服务,将助贷业务毛利率从45%压缩至28%,但技术服务费收入占比提升至35%。

2、技术驱动的效率竞争

DeepSeek:2023年行业平均审批时效已缩短至8秒(2020年为32秒),但边际效率提升空间收窄,AI风控的”黑箱化”与可解释性矛盾凸显。

3、客群结构迁移

DeepSeek:优质客群(FICO)参透率超80%,市场向次优客群(620-720)下沉,但逾期率V型反弹(2023年Q2行业M1+逾期率2.1%,同比上升0.4pct)。

4、资金端成本分化

DeepSeek:头部机构ABS发行利率降至3.8%(2021年峰值5.2%),但区域性银行受资本充足率约束,助贷资金成本仍维持在6-8%。

而针对当前助贷市场面临的主要困境,deepSeek则从市场、合规、技术、资产质量、盈利模式、消费者权益争议等几方面做出了考虑:

1、政策与合规压力

DeepSeek:监管趋严:2021年《征信业务管理办法》和《关于规范商业银行互联网贷款业务的通知》出台,明确要求金融机构独立承担风控责任,限制助贷平台直接参与核心信贷环节(如联合贷款比例限制)。

数据合规风险:《个人信息保护法》和《数据安全法》实施后,平台通过用户数据画像、联合建模等方式获取信息的成本大幅增加,部分场景甚至面临合法性争议。

2、数据孤岛与技术瓶颈

DeepSeek:头部互联网平台(如蚂蚁、腾讯)凭借场景优势垄断数据资源,中小助贷机构因缺乏多维数据导致风控模型有效性下降。

传统金融机构对第三方模型的依赖与自身技术能力不足的矛盾凸显,部分合作出现“模型黑箱化”问题。

3、资产质量与风险传导

DeepSeek:经济下行周期中,消费金融和小微企业贷款不良率攀升(如2022年部分助贷平台不良率超过5%)部分平台通过ABS转嫁风险,加剧金融市场系统性隐患。

部分机构为追求规模,降低风控标准(例如“零首付”消费贷),导致共债风险扩散。

4、盈利模式脆弱性

DeepSeek:监管要求降低综合贷款利率(例如IRR不超过24%),压缩服务费空间,部分平台净利润率从15%以上降至5%以内。

金融机构议价能力增强,助贷平台从“流量分成”转向“技术服务费”,但技术投入成本高(如AI建模、区块链应用),短期难以平衡。

5、消费者权益争议

DeepSeek:暴力催收、过度营销等问题频发,2022年银保监会通报的互联网贷款投诉中,超40%涉及助贷平台。

客群下沉导致长尾用户过度负债,部分用户实际年化利率通过服务费、保险等形式突破监管红线。

未来助贷行业合作模式变化及对各方收入影响

DeepSeek:合作模式变化

传统模式

新兴模式

流量分发(CPS模式)

联合风控建模(金融机构主导决策)

兜底担保(平台承担风险)

风险共担(比例分险或保险增信)

数据直接传输

隐私计算/联邦学习实现数据“可用不可见”

单一信贷产品导流

全生命周期服务(贷前-贷中-贷后)

助贷行业现状对未来各方收入影响

1、助贷平台

DeepSeek:短期承压:数据合规成本上升,分润比例可能下降,部分依赖高利率覆盖风险的平台收入锐减。长期分化:技术能力强的头部平台(如360数科、乐信)通过输出SaaS服务获得稳定收入;中小平台或被淘汰。

2、金融机构

DeepSeek:成本结构优化:初期科技投入增加,但长期可降低获客与风控边际成本,坏账率下降提升净利润收入来源扩展,借助助贷技术触达长尾客户,但需平衡自主风控能力与外部合作依赖度。

3、第三方服务商

DeepSeek:征信机构、云计算服务商、隐私计算技术公司受益于合规需求,收入增长空间显著。

二、助贷会被监管“逼死”吗?

这个问题下,DeepSeek认为,监管不会“逼死”所有助贷平台,但会加速行业洗牌,推动“适者生存”。以下是几个关键点:

1、头部平台转型求生

DeepSeek:技术驱动的头部平台(如360数科、乐信)通过输出风控SaaS服务、申请征信牌照(如朴道征信)等方式,从“流量分成”转向“技术服务费”,实现合规化转型。

案例:某头部平台通过设立征信子公司,将技术服务费收入占比提升至35%,抵消了助贷业务毛利率下滑的影响。

2、中小平台面临淘汰压力

DeepSeek:

a)依赖高利率覆盖风险或缺乏技术能力的平台,因数据合规成本上升、分润比例下降(部分净利润率从15%降至5%),可能被市场淘汰。

b)监管要求金融机构独立承担风控责任,中小机构若无法提供透明化模型或合规数据服务,将失去合作机会。

3、技术破局与合规红利

DeepSeek:

a)隐私计算技术(如联邦学习)成为关键,平台可在不共享原始数据的前提下完成联合建模(如微众银行的FATE框架),既满足《数据安全法》要求,又维持风控能力。

b)持牌化(征信、小贷牌照)成为“入场券”,头部平台通过牌照绑定或股权合作,降低政策风险。

4、未来趋势:强者愈强

DeepSeek:

a)行业集中度提升,预计未来3-5年无核心技术的平台加速出清,头部机构凭借“合规+技术+数据”闭环占据主导。

b)资金成本因合规性溢价可能降低1-1.5%,但技术投入(如AI、区块链)将成为竞争壁垒。

DeepSeek:结论:监管并非“一刀切”,而是推动行业从粗放扩张转向精细化运营。最终存活下来的平台需兼具合规底线、技术创新能力及与传统金融机构的深度协同,而非单纯依赖监管套利。

来源:禾金财经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