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购宏晶微电子,康佳半导体规模化进程再提速
文源 | 源媒汇
作者 | 利晋
直到2024年末,半导体领域并购浪潮还在持续中,最后两个交易日,3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半导体资产收购事项公告。
其中,深康佳A在12月30日发布公告称,公司正在筹划发行股份购买宏晶微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宏晶微电子”)控股权。
宏晶微电子是多媒体芯片设计领域的“小巨人”企业,康佳集团目前聚焦主业,以消费电子和半导体为两大主业。此次收购,康佳很可能是看重双方在主营业务、经营策略上存在协同发展效应。
1月14日,深康佳A复牌,公司股票当天开盘“一字板”涨停至收盘。
01
收购资产质地如何?
2024年,被称为半导体领域并购潮的大年。
Wind数据显示,2024年全年,半导体领域共发生302起并购、股权转让、股权融资事件,融资金额约1097.55亿元,同比增长9.6%,集中发生在1月、3月、4月以及12月。
半导体领域迎来并购潮,主要受益于频发的利好政策。
2024年初,证监会提出,支持上市公司用好并购重组工具,抓住机遇注入优质资产、出清低效产能,实施兼并整合,通过自身的高质量发展提升投资价值。
随后,证监会相继发布了“科技十六条”、“科创板八条”、“并购六条”等政策,措施包括加大力度支持并购重组,鼓励上市公司收购优质未盈利“硬科技”企业,鼓励跨界并购和未盈利资产收购等。
2024年11月,深圳市也率先发布了2025-2027年推动并购重组高质量发展的行动方案,鼓励聚焦新质生产力的“硬科技”“三创四新”属性。
有着央企背景的康佳,借着利好政策暖风,在半导体业务进行收购。并且,康佳可以通过发行股份、募集资金的方式收购宏晶微电子,减少对上市公司现金流的影响。
那么,康佳这次收购的资产质地如何?
宏晶微电子成立于2009年8月,是一家多媒体芯片设计企业,主要集中于音视频采集、传输、处理等技术方向,产品主要应用于新型平板、高铁、医疗、汽车、智能制造等领域,2022年8月被纳入为安徽省第四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新三板终止挂牌后,宏晶微电子2023年重启了上市事项,2024年8月向安徽省证监局提交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并上市辅导备案报告,计划冲刺科创板。
最近两年,宏晶微电子营收为2.91亿元、2.86亿元,归母净利润为0.19亿元、0.28亿元。营收有所下滑,归母净利润率由6.5%增至9.8%。
Wind数据显示,2024年三季度财报,26家多媒体芯片设计相关上市公司归母净利润率区间为0.12%至12.57%。宏晶微电子盈利表现处于中上游水平。
最近一个交易日中,多媒体芯片设计相关上市公司市盈率普遍是30-70倍,个别超过100倍。本次收购,可以让康佳在资本市场上的表现得到重新估值。
02
加快半导体规模化进程
进入2025年,已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了半导体资产并购进展公告,说明半导体行业并购潮仍在持续中。
海通证券在研报中预测,未来1-2年半导体领域的并购重组案例仍会不断涌现,优秀上市公司有望通过并购重组一些具有技术创新性、产品协同的公司,持续做大做强、提升竞争力。
康佳收购宏晶微电子,本质上也是一次产业协同发展的动作。
目前,康佳推行“一轴两轮三驱动”发展战略。在这一战略布局中,半导体业务是关键的“轮子”之一,主要聚焦在存储和光电两大领域。
就半导体业务而言,康佳旗下的合肥康芯威正在推进自主设计与自主封测工作,目前形成了涵盖半导体存储“设计+封测+渠道”的产业链条。在光电领域,重庆康佳光电正在投入到Micro LED 相关产品的研发工作中。
推进半导体规模化进程,是康佳当下重要目标之一。最近一期财报中,康佳表示,目前半导体业务,以市场为导向推动Micro LED的产业化,聚焦大客户销售攻坚,实现Mini LED商显产品的规模化销售。
信达证券研报指出,康佳半导体业务,在芯片微小化、Mini LED直显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果。其中,Micro LED芯片正在加快产业化落地。康佳遂宁智能新工厂正式投产后,产品布局得到丰富,也开拓了Mini LED光电显示等领域的头部客户。
宏晶微电子的优势在于多媒体芯片设计,2011年已成功设计出第一颗多媒体芯片,目前自主研制的工业自动控制系统产品已在典型代表行业中运行,可以加快康佳半导体业务产业化落地。
利好政策频发,加上半导体领域并购热度下,康佳已明确以半导体业务为发展主营业务,收购宏晶微电子符合政策指引和行业发展趋势,是一个“多赢”的选择。
部分图片引用网络 如有侵权请告知删除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