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北京现代深陷销量泥潭,吴周涛50万目标难逃白日梦魇

曾经风光无限,2013至2016年连续四年年销量突破百万辆大关的北京现代,如今在中国汽车市场却步履维艰,深陷困境。2022年、2023年连续两年,北京现代年度销量都维持在25万辆左右。2024年的销量数据,如同一记沉重的打击,让这个昔日的合资品牌巨头倍感阵痛。

数据显示,北京现代2024年全年销量仅为154244辆,这一数据无疑给北京现代敲响了警钟。尤其是11月份,国内零售量更是跌破万台大关,仅有9444辆,同比呈现腰斩态势,令人瞠目结舌。

新款途胜L的上市,本是北京现代寄予厚望的一役,却未能在市场上掀起任何波澜。这款车型在外观、配置和动力等方面都存在明显不足,成为了消费者吐槽的焦点。尽管售价区间看似亲民,但入门版配置简陋,难以满足消费者基本需求;而高配及顶配车型虽配置丰富,价格却超出了消费者预算。这种“高不成低不就”的定价策略,让消费者直呼没诚意。

在动力方面,新款途胜L仅搭载了1.5T发动机,如果想要四驱系统或其它配置,还需加价选装。这种做法在当前汽车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的环境下,显得尤为不合时宜。消费者在选择汽车时,越来越注重性价比和个性化需求,而北京现代却仍然坚守着此前的“指导价”策略,试图通过保守的方式获取利润,这无疑加剧了其市场困境。

新能源转型的缓慢和智能化水平的滞后,也是北京现代面临的另一大难题。尽管过去几年北京现代量产了多款新能源汽车产品,但这些产品大多是粗放的油改电产品,缺乏市场竞争力。同时,在车型电动化、智能化方面,北京现代也明显落后于竞争对手。车机系统陈旧、不够智能,智能驾驶方面更是基本空白,这些短板使得消费者在选择汽车时,往往会将北京现代排除在外。

品牌力表现不佳,更是北京现代难以回避的问题。长期以来,北京现代给中国消费者的印象更多是“性价比”,但在消费者对品牌追求不断提高的当下,这种品牌形象和品牌建设显然已经无法满足市场需求。面对德系、日系等强势品牌的竞争压力,北京现代在品牌力方面的劣势愈发明显。这种品牌认知的固化,不仅影响了其在高端市场的拓展,也限制了其在中低端市场的竞争力。

销量的连年下滑,给北京现代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也给经销商带来了沉重负担。随着销量的不断下滑,经销商的库存压力越来越大,利润空间被严重挤压。同时,由于奖励迟迟不到位,经销商的经营积极性也受到了严重打击。去年8月份,湖南全体经销商甚至集体停止向北京现代进车,并拒绝接受自动配送的车辆。这一极端手段无疑给北京现代的品牌形象带来了更大的负面影响,也进一步加剧了其市场困境。

天眼查App显示,近日,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发生工商变更,巩月琼卸任法定代表人、董事长,由吴周涛接任,部分主要人员也发生变更;同时,该公司注册资本由约29.79亿美元增至约40.74亿美元。

北京现代汽车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周涛曾阐述过北京现代2025年的宏伟目标:力争实现50万辆的年销量规模。然而,在合资品牌市场整体下行的大背景下,这一目标的实现之路无疑布满了荆棘。北京现代需要面对的不仅仅是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还有自身产品力、品牌力和渠道力等方面的不足。如果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北京现代恐怕将难以摆脱当前的困境,50万销量目标也终将成为一个遥不可及的梦想。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