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比亚迪急了,挖来百度的人,大搞智能驾驶

比亚迪“看不上”智能驾驶?

近日,有媒体爆料前百度舱驾融合智驾技术负责人周鹏已经加入比亚迪,担任智能驾驶研发负责人,并就职于一个聚焦智驾算法应用的独立部门。

这意味着端到端智能驾驶已逐渐成为了明确的行业共识,比亚迪在今年下半年开始了对其研究的初步探索,同时也再次打破了此前关于比亚迪看不起智驾、不做端到端的谣言。

要理解这背后的影响,我们得先回顾一下比亚迪董事长王传福之前的一些言论。去年的王传福曾在不同场合表达过对无人驾驶的看法,更是激进地表达过“无人驾驶都是扯淡”这样的言论

图源:抖yin

当时的这句话在说出后不久就被不少人解读为比亚迪对智能驾驶技术的轻视或忽视。

然而,深入分析王传福的原话可以发现,他的核心观点其实是强调自动驾驶技术本质上是高级辅助驾驶的一种形式,应服务于实际驾驶需求,而不是成为完全替代人类驾驶员的无人车。

他认为,尽管无人驾驶技术发展迅速,但完全的自动驾驶——即车辆完全独立操作,不需要人类干预的状态——在可预见的未来仍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期望。

王传福所强调的是,智能驾驶技术应当聚焦于提高驾驶安全性和便利性,而非追求完全的自动化。

换句话说,他推崇的是一种更为务实的技术进步路径,即通过高级辅助驾驶系统来逐步增强车辆的自主驾驶能力,而非一蹴而就地实现完全自动化。

这种观点并非否定智能驾驶的价值,而是对智能驾驶发展方向的一种理性判断。

进一步地,王传福的这些言论也反映了比亚迪在技术开发上的一贯策略——重视实际应用价值和市场接受度。

况且最重要的是,无人驾驶又不等同于智能驾驶,这根本是两码事。

而且,面对外界越来越深的误解和质疑,比亚迪及其领导层并没有选择沉默。相反,他们通过正式回应和实际行动来表明立场。

今年年初,王传福就明确表示,比亚迪一直重视并投入智能驾驶技术的研发,之前的表述更多是对当前无人驾驶概念炒作的一种冷静思考,而非对智能驾驶技术本身的否认。

再者说来,这次比亚迪成功引入周鹏这样的行业专家,无疑向外界表达清楚了自己对于智驾的态度和雄心。

可以看到,比亚迪正以实际行动证明其在智能驾驶领域的深耕细作,以期未来能在智能驾驶领域扮演更加重要的角色。

不得不说,面对舆论和技术发展的双重挑战,比亚迪这招以开放的态度和务实的行动来打消外界和消费者的疑虑,实属高明。

比亚迪的熊熊野心

不过,仅一个技术负责人的引进,一顿嘴皮子功夫的较量,还说明不了比亚迪对智能驾驶的雄心。

比亚迪在智驾技术可是准备下一剂猛药呢。据悉,比亚迪计划在未来投入超过1000亿元人民币的资金,用于整车智能的研发和汽车智能化研究。

图源:抖yin

这笔钱将分配到多个关键领域,确保公司在智能驾驶技术上的全面进步和市场领先。

首先,在技术研发方面,比亚迪不断增加投入,从智能驾驶的核心算法开发到车载芯片的研发制造,每一步都力求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例如,公司计划在未来几年内推出完全自主研发的车载计算平台,该平台的算力和效能将直接决定智能驾驶系统的处理速度和精确度。

在人才引进方面,比亚迪也在不断以高薪挖掘国内外顶尖的科研人员和工程师,建立起一支强大的内部研发团队,例如周鹏就是其中之一。

同时,公司也与多所高校和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共同推进智能驾驶技术的研究和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基础设施建设是智能驾驶技术推广的关键一步,因此比亚迪计划在全国范围内建立多个智能驾驶测试场,这些测试场将模拟各种道路和气候条件,确保智能驾驶系统能在各种环境下安全稳定地运行。

当然了,要做大如此庞大的技术研发投入,比亚迪对于盈利能力的开发也不可小觑。

为了实现市场占有率的最大化,比亚迪精心布局了其产品线,在今年共计划推出多款搭载高阶智驾系统的车型。

这些车型覆盖从入门级到豪华级别的各个市场段,能够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和偏好。

比如比亚迪汉,作为比亚迪旗下的高端车型,新款比亚迪汉将配备更高级别的自动驾驶系统,使用最新的DiPilot系统,支持高阶辅助驾驶功能,如自动泊车、城市拥堵辅助驾驶等。

还有中大型SUV比亚迪唐,新唐预计将搭载升级后的智能驾驶系统,包括自适应巡航控制、车道保持系统以及自动紧急制动系统,满足家庭用户的需求。

而针对年轻消费者市场,新款比亚迪元则将集成更多智能化驾驶辅助功能,如盲点监测、行人检测和避免碰撞等,预计支持L2+级别的智能驾驶技术。

这种多元化的产品线策略,有助于比亚迪在全球市场上提升竞争力和品牌影响力。

是的,不局限于国内,在全球化的今天,比亚迪深知仅靠国内市场是无法实现长远发展的。

所以比亚迪在国际市场上也制定了明确的销售策略,尤其是在利用智驾技术提升品牌竞争力方面下足了功夫。

比亚迪的智能驾驶技术不仅为其车辆提供了新的卖点,也成为其打入欧美等成熟市场的重要手段。

通过参与国际车展、与全球知名汽车品牌合作,比亚迪正逐步改变国际社会对其品牌的固有看法,塑造一个高科技、高品质的新形象。

此外,比亚迪还特别关注海外市场的本地化战略。在东南亚、拉丁美洲等地区,比亚迪通过建立制造工厂和研发中心,不仅为当地创造了就业机会,也使产品更适应当地市场的需求。

事实上,今年的比亚迪还在车险上做了不少文章。比亚迪自己创办保险公司——深圳比亚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通过vx公众号“比亚迪保险”推出了一系列保险服务。

图源:比亚迪保险

这一下不仅把汽车保险这笔钱赚到了自己手中,还让一些人对比亚迪车增加了额外的好感。

任谁来看今年的比亚迪,都得说一句:百花齐放。

端到端的诱惑与风险

但还是那句话,无论你是旧王还是新皇,在这次的端到端智驾研发中,大家都回到了同一起跑线上。

只不过是有的企业穿着专业的“跑鞋”,而有的企业可能只能凭着一双“解放鞋”来竞争。

今年的智能汽车竞赛,端到端智驾技术已经成为了国内车企下一步追逐的焦点。

这种从感知到决策再到执行的一体化智能驾驶解决方案,以其高度的自动化和智能化水平,对各大车厂具有难以抗拒的吸引力。

然而,咱们都知道好处越多,风险越大,端到端智驾技术的发展之路自然也充满了重重挑战。

首先是高昂的研发成本。完全自主的端到端智能驾驶系统需要大量的研发投入,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市场中,这可能会对车企的财务状况构成压力。例如,研发中的高精尖传感器、计算平台和软件算法都需要大量资金支持。

在这一点上,华为、比亚迪等老牌强企就像我说的穿的算是“专业跑鞋”,而有的新势力品牌甚至如今还没赚回此前的研发成本,可能连“鞋”都没有。

另外,法规合规性也是一大挑战。各地的法律和规章对自动驾驶的认可程度不一,车企必须确保其产品能在各种法律框架下运行。

还有数据安全与隐私保护也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

最重要的就是王传福最关心的技术失误导致的责任归属问题。在发生事故时,如何判定是人为操作错误还是机器算法失误,将直接影响到责任的认定和后续的处理。这不仅涉及到技术层面的问题,也与法律、道德等多个维度紧密相关。

面对以上重重挑战,不止是比亚迪,各家车企、智驾研究中心都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以确保未来智驾之路的稳健前行。

不少人同样期盼着,已经在新能源赛道占据一定优势的比亚迪,能够继续为消费者提供更安全、更便捷的驾驶体验。

毕竟,谁让他此前说过“要把智驾打入15万以内”呢,我们等着比亚迪的好消息就好。

作者 | 刘峰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或者点击这里下载云掌财经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