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集团的一个时代结束了
前段时间,有媒体爆料6月30日将是陈虹任职“上汽集团董事长”的最后一天。
而到7月10日,上汽集团的官方公告彻底坐实了这则消息:原董事长陈虹先生由于到龄退休,辞去董事长及其他职务。王晓秋任上汽集团董事长,贾健旭先生担任上汽集团总裁。
图源:上汽集团官方公告
回过头来看,在上汽经历了这么多年风雨的陈虹,今年已经年满63岁了,距离他刚刚上任上汽董事长那会也已经相隔了十年。
当年63岁的胡茂元将“国内第一大汽车集团”上汽交给了陈虹,而如今上汽的下滑表现,却让他的离去少了些英雄迟暮的色彩。
辉煌与波折并存的十年
陈虹与上汽的故事,不止于他做董事长的这功过十年。
自1984年同济大学毕业后,当年才23岁的陈虹便意气风发地加入了上汽集团,从一名普通的联络员做起,逐渐做到技术员、车间主任、副厂长、厂长的职位。
凭借对汽车行业的深刻理解和卓越的管理能力,陈虹一路攀升至上海通用总经理、上汽集团总裁,最后再到2014年接任上汽集团董事长,彻底开启了属于他的时代。
陈虹上任之初,便大刀阔斧地进行改革,2015年年中他一口气更换了40位中层领导,让公司上下明白了他改革的决心。
紧接着,陈虹又在集团设立了战略规划部、信息战略和系统支持部等新机构,旨在让上汽“抬头看路”。
随后不久,陈虹去硅谷考察新技术,同时专门在那设立了一家上汽的风投公司,用于新技术的研发和引进,因为他明白学会“抬头开路”并不是要忘记“埋头造车”。
在陈虹的领导下,上汽集团累计研发投入近1500亿元,这一数字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天文数字。
若是要看他这一系列操作带来的成果,得分几个方面来看。
在国际合作方面,上汽集团率先与奥迪的合作,此举不仅引进了国外的先进技术,还让当时的上汽集团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有所提升,也为自身的国际市场开拓打下了基础。
在智能化方面,上汽集团积极探索自动驾驶、智能网联等前沿技术,力图在新一轮汽车革命中占据先机。
陈虹带队的这十年,上汽集团在市场表现上也取得了傲人的成绩。2023年,集团整车销量达到502.1万辆,其中新能源汽车销售112.3万辆,海外销量120.8万辆,连续8年保持整车出口国内行业第一。
图源:上汽集团财报
只可惜到了今年面对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井喷式增长,上汽不进则退,领先优势正在逐渐缩小。
从今年5月乘联会的销量数据来看,尽管上汽的整车月销量依旧排名第一为33.2万辆,但只比排名第二的比亚迪高了429辆。而到了6月比亚迪突破34万辆,上汽却仅有30.06万辆,还少了4万多。
与之对应的,正是在改革过程中,陈虹那些措施引发的种种争议。
特别是在与华为等科技巨头的合作问题上,陈虹曾明确表示,“上汽很难接受由单一一家供应商为我们提供整体的解决方案。灵魂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
这一观点一直到今天都还在被讨论,有人赞同地认为这是上汽集团坚持自主创新的骨气,也有人调侃“坚守住灵魂,坚守得住销量吗?”
事实上,传统的燃油车品牌都在面临着转型难题,而陈虹在临退休之前,其实就已经把上汽这艘巨轮拉向了新的方向。
尽管最早与阿里巴巴集团联手打造的新能源品牌“智己”因首发定价过高而反响寥寥,但随后上汽通过不断调整也让智己LS6交出了一份合格的答卷。
陈虹对自主品牌的重视,更是为上汽接下来的发展下了一步好旗。
无论是自主品牌荣威、MG名爵通过插混和纯电完成传统燃油产品线的替代,还是别克E4、E5帮助上汽通用打破新能源僵局,上汽在他的带领下一直走在合资新能源转型的前列。
然而,陈虹时代的上汽集团也面临着一些遗留问题。
首先,上汽在研发里的投入有目共睹,但目前所带来的回报却远远不够,新能源市场份额与比亚迪等企业相比还是有着不小差距,主要销量还是靠着燃油车在支撑。
其次,作为合资品牌的代表,如何在合资品牌和自主品牌之间找到平衡点,也是上汽集团需要解决的问题。
如今,随着陈虹的退休,上汽集团将迎来新的领导和新的征程。如何继承和发扬陈虹时代的成果,同时解决遗留问题,将是新一任领导班子需要面对的挑战。
老将功成身退,新帅披挂上阵
在陈虹卸任后,我们来看上汽集团如今的新时代舵手——王晓秋与贾健旭。
他们的上任,是否会引导上汽集团迈向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这就要看陈虹的继任者来头到底多大:王晓秋,1964年生人,1984年正式加入上汽集团,从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的质量保证部科经理做起,一步步升至上汽集团乘用车分公司总经理、上汽通用总经理,直至上汽集团总裁。
他的职业生涯和陈虹可以说是差别不大,都几乎贯穿了上汽集团自主品牌的整个发展历程。
2003年,王晓秋作为上汽自主品牌项目的关键负责人,主导了对英国汽车品牌罗孚的全系列核心技术资产的收购,并成功推出了第一代中高端轿车荣威750、数字轿车荣威550等,为上汽自主品牌的发展立下了汗马功劳。
与此同时,王晓秋在推动产品创新方面有着独到的见解。他深知市场需求的多变与消费者口味的挑剔,因此在产品开发上,他注重技术的前沿性与用户体验的优化。
2016年,王晓秋再次站在了汽车行业的风口浪尖,上汽集团与阿里巴巴集团联合推出了全球首款量产互联网汽车——荣威RX5。
这一创新举措在当时不仅有着前瞻性的战略意义,更标志着上汽集团在智能网联汽车领域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荣威RX5的推出,以其独特的互联网特性和智能驾驶体验,迅速赢得了市场的认可,销量节节攀升,很快成为上汽自主品牌的“代言人”之一。
王晓秋在担任总裁期间,还展示了他在国内外市场的拓展上的远见卓识。
面对国内市场的激烈竞争,他提出并实施了一系列市场拓展计划,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提升品牌竞争力。
在海外市场,王晓秋积极推动上汽集团的国际化战略,通过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了全球消费者的认可。
当前,全球汽车市场正面临着新能源与智能化的双重变革。在这样的大背景下,王晓秋凭借其丰富的行业经验和前瞻性的战略眼光,有望在这一领域为上汽集团描绘新的蓝图。
也许是对新能源技术的进一步研发与应用,推动品牌打造全新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等新能源产品;也许是继续深化与科技企业的合作,提升燃油车的智能化水平,为消费者提供更加安全、便捷的驾驶体验。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王晓秋只比陈虹小3岁,今年也已满60,按照上汽前两任总裁延迟3年退休的风格,很难讲王晓秋的上任算不算“临时救场”。
与之对比的是贾健旭的较为年轻化的形象。1978年出生的贾健旭,在上汽集团内也已从业了20余年。
这其中,贾健旭曾在上汽欧洲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负责过上汽集团整车业务在欧洲市场的开拓。
除了拥有丰富的海外市场开拓经验以外,贾健旭曾经还主导了上汽集团与大疆之间的合作,推动了旗下不少车型的智能化升级。
那次合作可以说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上汽集团产品的技术含量,更彰显出贾健旭本人在新技术领域的开放态度和创新精神。
公司将他正式提到总裁这个位置上,很可能就是希望他通过国际化视野和对新技术的敏锐洞察,为上汽集团在全球市场的拓展和产品创新中发挥重大作用。
王晓秋与贾健旭的组合,代表了上汽集团新一届领导班子的“老少搭配”。可要想顺利接力陈虹扛起上汽集团的大旗,还需要应对接下来的种种挑战。
上汽不得不走的转型之路
上汽集团,作为中国汽车工业的领头羊,现如今正处在一个关键的转型时期。
曾经作为上汽集团的“利润奶牛”的合资品牌,已经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利润逐渐削弱。
从2018年至2023年,上汽通用的年销量从197.01万辆降至100.1万辆,出现连续六年的下滑。
而在海外市场上,上汽集团也面临着不小的经营挑战。欧盟对中国电动汽车施加的高关税,增加了上汽集团在海外市场的经营成本。
因此,自主品牌的崛起成为了上汽集团发展的必然需求。而要想发展自主品牌,技术创新又是关键。
因此,面对新能源汽车、智能网联汽车等新技术的飞速发展,上汽集团的智能化、新能源转型之路不得不继续走下去。
上汽集团需要紧跟技术发展趋势,加大研发投入,推动技术创新,以满足市场需求,提升用户体验。
通过市场调研和消费者反馈,上汽集团也可以更好地调整其产品策略,以满足不同消费者群体的需求。
这条路虽然困难重重、充满荆棘与挑战,但相信新一届的领导班子能够凭借着上汽集团深厚的行业积累和创新能力,走出一条属于自己的道路。
作者 | 刘峰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