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陶然 编辑|魏晓

2024高考成绩陆续公布,张雪峰不出意外的再次成为“顶流”。

高考前夕,张雪峰直播间定价11999和17999元2024届志愿填报梦想卡和圆梦卡被家长抢购一空,“张雪峰直播卖卡3小时入账2亿”的微博热搜仅19日一天便获得了超过300万的阅读量。

感叹高考热度之余,张雪峰这个名字的吸金能力也再度得到验证:

尽管价格显然谈不上便宜,尽管峰学蔚来(张雪峰名下公司)给出的介绍明确提及该课程只是“团队老师服务”而并非张雪峰本人指导,却依旧难挡家长们“付费问路”的热情。

填报志愿,本质上是一套筛选并匹配数据的逻辑:大多数情况,是根据高考成绩从全国N多所大学高校中筛选出不低于门槛的部分,再从这部分中根据考生需求匹配最合适的一项或者几项作为首选和备选。

这项涉及数据、系统和决策的繁杂工作,正是过万咨询费的来由。

赛道内一家独大?目前来看张雪峰团队确实是的。

但搅局者,现在也不是没有,2024年升学季,风口之中的人工智能大模型,杀入了高考志愿填报这条赛道:靠谱AI、夸克、百度,新玩家老玩家都把高考志愿几个大字印在封面,成了金字招牌。

技术层面,不管是数据的筛选和匹配,还是自然语言理解的对话咨询,2024年的大模型似乎都足以胜任。

但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事关高考影响重大,人工智能能做不假,但,能做好吗?

靠谱AI:更靠谱的,仍需内购?

在2024年高考之前,靠谱AI(北京靠谱前程智能科技有限公司)宣布,将免费向考生及家长开放志愿填报AI工具。

用户可多次提交模拟成绩并预测不同志愿的录取结果,还能预测各院校当年的录取位次。

打开靠谱AI App,高考相关两项应用中的“高大(AI志愿规划师)”被摆在了当前版本的首页,开屏即见;另一项“小志(模拟志愿填报)”也在左侧第一位。

把考生成绩和需求直接甩给AI,“高大”很快给出了一个分为四档的志愿列表,从最上方(分数线最高)的“冲”(可尝试填报)到最下方的“垫”(兜底选项)依次排开。分数和专业方向也完全对应了提问中给出的信息,在能保证学校数据无误的前提下,这份回答理论上还是比较有参考价值的。

不过,这四档分段对应的四个学校实际上也只是每档各取其一,在细分栏目中可以看到每一档更多的几个选项。但若想查看完整报考方案,则需另外付费,最低档为399三个月金卡会员,最高档包含测评课程、心理辅导以及真人复审等全套服务的,定价高达1999元/三个月。

这个定价如果对比张雪峰等头部团队,显然称得上“价廉”,至于是否能做到“物美”,似乎还有待多一些名师背书。

得益于能理解自然语言的大模型,除了志愿填报外,用户还可以直接跟靠谱AI交流更具体的学校推荐、就业指导。这点无疑是与传统高校数据库区别最大,也是用户使用体验改变最直观的一项。

不过略显遗憾的是,靠谱AI似乎在达到一定使用量或使用时长后会强制触发付费选项,无法继续“白嫖”,给用户试水的空间比较有限。

至于放在导航栏次位的“小志”,则更接近于一个偏传统的、基于高考成绩的数据库,用AI做了汇总和排名,数据对于部分家长来说可能会略显繁杂。

大约在使用靠谱AI填报志愿一小时后,官方客服也是给蓝媒君直接来电沟通高考相关需求,看得出目前AI志愿作为公司的重头戏,显然在推广层面颇为下功夫。

靠谱AI创始人刘建华此前表示,没有任何人类规划师能在高考填报领域与AI相比,他认为,人往往难以区分观点与事实,而真实的数据和事实才是引导正确决策的关键。

“让这一重要的决策过程,变得更普惠、专业和准确。”

普惠相对容易理解,而专业和准确层面,还需要一些来自来自用户的真实案例做证明。

夸克,老师傅的第六次高考

作为阿里巴巴内部孵化,也是旗下面向年轻群体的智能搜索应用,夸克官方称,2024年已经是夸克连续第六年为高考生和家长提供免费高考信息搜索和志愿填报帮助。

虽然都将高考志愿放在了App图标当中作为当季卖点,但毕竟主打的还是综合性,夸克并未同靠谱AI一道将高考志愿放在首页。

进入App,“夸克高考”被安排在了搜索栏下方应用列表的第一位,并加上了红色出框标签。

但在具体操作上,夸克的模式更偏传统,用户需要一步步完善信息,不能一键唤起大模型,一些能够由AI汇总的简短问题,也是先给出搜索结果再由AI整合。

在填写完对应省份、科目和成绩后,夸克自动排名并列出了高中低三档学校推荐,数量相当多。

不过,或许是得益于多年积累,夸克高考在数据层面做得可以说是非常全面且详细,从历年分数到招生计划,甚至连学费和细分科目都给了参考。并且。对于体验用户来说很重要的一点,夸克高考的基本功能中似乎没有强制付费的项目。

以及于高考本身关系不大,但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后面几年大学生活的,夸克整合了知乎、小红书等平台的动态、笔记,对学生、家长可能关心的校园环境概况也做了汇总推荐,这个显然是是夸克老本行“搜索”带来的技术和数据红利。

对比功能上更为垂直的靠谱AI,夸克在高考志愿方面是更为保守的那个:基于原有功能做了AI强化,但没有直接让大模型接管全部流程,而是将搜索方面的优势进一步体现,大模型适当提供综合意见。

还有一点,夸克似乎并不将自身定位成能平替“张雪峰”们的AI导师,现阶段大约仍在辅助工具一类,甚至还请来了张雪峰本人做宣传。

文心一言:我全都要

比夸克做高考志愿填报更久的,百度是其中之一,也是最早的一批。

甚至早在大模型技术普及之前,百度就已经在高考查分和学校数据等方面建设了很久。

此番2024年升学季,百度在主App内可以说是集成了夸克类型的搜索,以及存在感非常高的大模型能力:用户在百度App内搜索高考、志愿等关键词即可调出百度高考的应用链接,输入分数后也是一键生成省内排名和学校推荐。

在具体功能上,和夸克类似的是,都不能在浏览器界面直接和大模型对话,必须进到高考应用内部;但区别在于,百度专门在右下角设置了一个“AI聊志愿”入口,点进入之后就可以进入跟AI的对话环节,相当于一个高考查分、填志愿专精的文心一言。

而在数据层面,百度同样给得全面且细致,包括不仅限于分数线、专业、学费以及招生计划等等。公开资料的整理汇总对有积累的大厂来说不是问题。

而像这种在一级功能之外的可以额外进行多项对比,包括固定某个选项在最左侧然后调整右边对比项(最多可横向对比五所大学高校)的功能,显然就属于在“填报志愿”这行干了多年的老师傅总结出的经验,解决用户实际使用中的痛点。

模型能力、数据积累和用户体验多个维度全照顾到了的百度,成了业内少有的“集大成者”。

结语

2024高考出分时刻将至,人工与人工智能抢生意的环节也许会成为一个趋势,但在今年未必会非常明显。

小厂和大厂在数据和体验层面,其实都已经做到了和过去网上高考查分、查志愿模式的极大量变,但这种量变能否带来人工智能对张雪峰们这些“资深人工”,在高考建议方面话语权的质变,还有待一两个爆款应用,或者代表性案例的出现。

来源|AI蓝媒汇 作者|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