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化消费券和免门票政策助力假期景区发展;5月景区项目签约数量占比达62.5%。

一、市场动态总结

1.“五一”旅游市场动态

五一假期旅游市场呈现“热门城市持续稳定,下沉市场增速发展”的特点。

热门城市旅游数据如:北京共接待游客1696.6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96.2亿元,同比增长9.4%、10.2%,比2019年同期增长18.5%、23.1%,均创历史同期新高。上海共接待游客1623.94万人次,同比增长3.77%。杭州市各景区景点、乡村旅游共接待游客1051.47万人次,接待外地来杭游客709万人次,文旅总消费107.06亿元。

下沉市场发展现状:扬州、洛阳、秦皇岛、威海、桂林、开封等比较热门的三四线目的地,旅游订单平均增长11%。安吉、桐庐、都江堰、阳朔、弥勒等热门县域旅游目的地,旅游订单平均增长36%。

2.景区市场动态

政策盘点:多元化消费券和免门票政策助力假期景区发展

随着五一假期的到来和六一儿童节的临近,旅游景区迎来了一个黄金的发展时期,这一时期不仅可为景区带来显著的客流增长,同时也为其创新性产品的打造及推出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因此,为充分把握这一机遇,各地省市纷纷采取积极措施,如通过推出多元化消费券和免儿童门票等优惠政策,吸引和扩大目标客群,进而提升当地景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实现旅游业的繁荣发展。

运营概况:5月景区项目签约数量占比达62.5%

据迈点研究院不完全统计,5月景区签约/开工/开业共计16起——签约10项,开工4项,开业2项。在5月份,景区项目签约数额显著高于开工和开业,这反映了当前旅游市场强劲的投资热情和发展潜力,具体原因如:五一假期旅游业的繁荣景象,激发了投资者对旅游项目的兴趣和信心,同时也提升了投资者对高质量、有特色的旅游项目的需求;地方政府对旅游业的支持和扶持政策,为投资者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与保障。从地域分布来看,这些项目遍布于广东、安徽、新疆等多个省份,这展现了全国范围内对旅游业发展的持续关注和积极参与。

二、百强榜单

以下是迈点研究院独家发布“2024年5月5A级景区品牌传播力(MBI)100强榜单”。5月,故宫博物院、北京八达岭-慕田峪长城旅游区、黄山市黄山风景区、浙江省台州市台州府城文化旅游区、西安市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大同市云冈石窟、泰安市泰山景区、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颐和园、晋中市平遥古城景区跻身榜单前十。

新晋榜单景区共计20家:阿勒泰地区喀纳斯景区、保定市安新白洋淀景区、广东省江门市开平碉楼文化旅游区、河南安阳殷墟景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师白沙湖景区、天津古文化街旅游区(津门故里)、湖南省岳阳市岳阳楼—君山岛景区、中国共产党一大·二大·四大纪念馆景区、甘肃省临夏州炳灵寺世界文化遗产旅游区、阿勒泰地区富蕴可可托海景区、常州环球恐龙城休闲旅游区、海南省三亚市天涯海角游览区、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云南省腾冲市和顺古镇景区、烟台市蓬莱阁旅游区(三仙山-八仙过海)、青海省青海湖景区、西安市华清池景区、山东省临沂市萤火虫水洞·地下大峡谷旅游区、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景区、镇江市句容茅山景区。

经迈点研究院监测,5月所有5A级景区的品牌指数均值为237.5,环比下降0.44%;100强5A级景区MBI品牌指数均值为357.52,环比增长0.10%,同比下降22%。从数据可知,5月下沉景区借助节假日热潮实现品牌宣传增效,而头部景区品牌则因市场竞争加剧、旅游消费趋势变化和新媒体崛起等因素的影响而出现下滑趋势。因此,对于头部景区而言,不断创新和提升服务质量,加强线上营销和社交媒体的应用,从而应对市场和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保持其品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是至关重要的。

三、景区分布与细分榜单

1.5A级景区品牌类型分布

1)5A级景区类型分布

类型数据分析:1、5月,综合吸引类景区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其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多元化的旅游体验,成为大众消费者节假日旅游的热门选择,同时在5月TOP100榜单中数额增长迅猛。2、乡村田园类景区本月头部品牌弱化现象尤为明显,这表明在需求和产品多元化发展的时代进程中,乡村田园类景区仍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开展相对应的创新性策略调整,从而实现相对稳定的市场发展。

品牌数量涨幅情况:综合吸引类(+3)、人文景观类(+2)、现代娱乐类(+1)、自然景观类(-4)。

品牌指数均值涨幅情况:人文景观类(1.48%)、自然景观类(0.40%)、现代娱乐类(-4.18%)、综合吸引类(-24.72%)。

根据细分类型品牌指数可见,前10分别为:历史遗址型景区、湖泊型景区、文化演艺型景区、主题公园型景区、山岳型景区、宗教型景区、海滨型景区、山水型景区、沙漠型景区、小镇型景区。

2)5A级景区5个类型细分榜单

2.5A级景区品牌区域分布

1)5A级景区7个区域分布

区域数据分析:5月西北百强品牌数量提升最为显著,环比增长50%。西北区域旅游能够在近期迅速升温,并成功吸引大量游客前往,这主要归因于两大核心因素。首先,季节性因素占据重要地位,每年的5月至10月,西北区域的气候条件优越,风景如画,成为游客们争相前往游览的佳季。其次,媒介因素在引流方面发挥了关键的作用,迷你剧《我的阿勒泰》通过精彩的剧情和唯美的画面,向大众展示了西北区域独特的风景特色和文化魅力,从而实现了快速的客源引流。据当地文旅部分数据统计,今年5月以来阿勒泰地区接待游客约267万人次,同比增长80%,实现旅游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93%,这反映出阿勒泰地区的旅游高峰已经提前到来,同时也侧面拉开了20024年大西北区域旅游旺季的序幕。

品牌数量涨幅情况:西北(+5)、华北(+2)、华中(+1)、东北(-1)、华东(-3)、西南(-4)。

品牌指数均值涨幅情况:西南(9.86%)、东北(6.76%)、华北(-0.80%)、华中(-2.24%)、华东(-2.41%)、华南(-7.19%)、西北(-9.32%)。

根据省份品牌指数可见,前10分别为:北京市、西藏自治区、重庆市、河北省、山西省、陕西省、福建省、贵州省、浙江省、湖南省。

2)5A级景区7个区域细分榜单

四、品牌指数分析

四维度指数分析:本月百强数据中,搜索指数下滑最为严重,且个别头部景区搜索指数弱化较为严重,如甘肃天水麦积山景区(环比下降85.71%)和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九寨沟旅游景区(环比下降77.78%),这表明各大景区要保证在行业市场上的持续稳定,不断地创新迭代至关重要。

四维度指数数据:整体和TOP100搜索指数分别为0.82和2.36,百强环比下降20%;整体和TOP100媒体指数分别为57.83和158.92,百强环比增长2.43%;整体和TOP100点评指数分别为165.24和172.90,百强环比下降1.35%;整体和TOP100运营指数分别为13.6和23.34,百强环比下降1.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