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境电商平台SHEIN似乎将上市目光投向了伦敦。

最近有消息称,SHEIN最早本周内在伦敦提交招股意向书。不过,SHEIN准备私下向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提交上市招股意向书。私下申请需要提交初步材料,而且并不一定意味着很快就会上市。采取这种方式,意味着未来如果SHEIN决定推进上市事宜,将能以更快的速度完成上市。

此次上市估值将达到约500亿英镑(约合639.4亿美元),如果成功上市,SHEIN将成为伦敦证券交易所历史上第二大的IPO。

近年来,SHEIN正通过平台化转型、开拓高端价格线产品,不断探索新的增长空间。然而,美国、巴西等国都有调整关税的计划,对主打“性价比”的SHEIN也有着不小的影响。在各国关税政策变动、以及电商平台的内卷下,SHEIN面临的挑战也不断增加。

01

布局全球

经过十余年发展,SHEIN如今成为了跨境电商龙头。

2008年,许仰天、王小虎、李鹏合伙在南京创办南京点唯,做起了跨境电商生意。2009年,三人各自创业,许仰天做起了婚纱跨境电商业务。2012年,许仰天购买域名Sheinside.com,跨境销售快时尚女装。

据中金证券,2013年1月,许仰天就拿到了坚果资本、天泽投资的数百万元融资。2014年,又获得了集富亚洲领投、坚果资本参投的500万美元A轮融资。有了融资的许仰天开始搭建供应链体系,并在2015年将平台更名为SHEIN,同时收购了跨境女装品牌Romwe。

此后,SHEIN更是完成了多轮融资。天眼查数据显示,在2023年5月,SHEIN完成了20亿美元的G+轮融资,估值达到660亿元,略高于本次网传的上市估值。不过值得一提的是,在2022年4月的F轮融资时,SHEIN的估值达到了1000亿美元。

融资不断,SHEIN也迅速通过收并购提升自身实力。从2014年起,SHEIN先后并购了竞争对手Romwe和Make Me Chic,以此提升了其在欧美市场的占有率。2015年,移动端购物平台Wish走红,SHEIN随即收购了由裴旸创立的ZZKKO创始团队,裴旸以SHEIN移动端总经理的身份带领团队完成了SHEIN APP的布局。

此后,SHEIN也一直进行战略投资。有资料显示,2017年SHEIN投资平价环保女包品牌公司JW PEI;2018年投资竹纤维睡衣的品牌企业latuza;2021年年初,SHEIN联合红杉资本领投了户外家居品牌Outer的A轮融资;同年5月,参与了广州蓝深科技的B轮融资,旗下乐器类品牌Donner长期位于亚马逊类目品牌TOP3。

近年来,随着全球布局的不断扩大,SHEIN也在网罗人才。

2022年11月,唐伟入职SHEIN担任执行董事。其擅长投资并购,曾在贝尔斯登亚洲公司担任董事长兼CEO。唐伟入职后,SHEIN收购了美国快市场女装品牌Forever21母公司SPARC Group三分之一的股权,此后又收购了英国互联网时尚品牌Missguided及其知识产权。

2023年1月,马塞洛·克劳尔(Marcelo Claure)加入SHEIN,并担任了SHEIN拉美地区董事长。2023年10月,SHEIN宣布任命马塞洛·克劳尔担任集团副董事长。资料显示,克劳尔曾是软银国际集团首席运营官(COO),在全球科技投资界有着广泛的人脉和影响力。

在外界看来,两人的加入,也代表着SHEIN进一步加强全球化布局。

02

从女装到综合

SHEIN的迅速崛起离不开“小单快反”模式。

在这种模式下,SHEIN的每款新品只先生产几百件进行测款,再根据销售表现迅速调整产量。中金研报显示,SHEIN一款新品从设计到成衣只需要7-15天。在女士品类下,SHEIN每日上新的SPU(标准化产品单元)几乎都在2000+,每周上新SPU2万+。SHEIN的生产效率相比传统服装有了极大的提高,同时由于价格便宜、款式多、上新快,逐步成为了全球的快时尚巨头。

近年来,SHEIN也在打造品牌矩阵。据媒体统计,SHEIN已经布局了年轻快时尚ROMWE、高端服装MOTF、欧美快时尚EMERYROSE、韩系服装DAZY、运动时尚Glowmode、内衣品牌Luvlette、彩妆品牌SHEGLAM、鞋履品牌Cuccoo、宠物品牌PETSIN等。

此前曾有媒体报道,除核心女装品类外,鞋、箱包、化妆品、居家用品等品类的销售额占比不断提升。

能完成小单快反的背后,是SHEIN的柔性供应链。资料显示,SHEIN 的供应链重心在珠三角,以广州为圆心,不断向佛山、江门、肇庆、东莞、中山等城市延伸,形成了一条涵盖原材料采购、服装生产、运输和出口销售的完整产业链。同时,SHEIN会给合作厂商提供生产排单、质保质检、采购备货等各种指导并提供数字化系统、监测系统等支持,不断提升效率满足消费者的时尚需求,让合作厂商可以不断提升产能、不断降低成本,进而提升效益。

SHEIN也在逐步向平台化转型。2022年11月,Lazada前总裁、品牌商城负责人刘秀云加入SHEIN,成为其全球品牌运营副总裁。刘秀云拥有第三方品牌合作经验,在Lazada工作之前,她还在阿里担任过天猫服饰总经理、奢侈品事业群总裁,并在亚马逊工作了近7年。

2023年5月,SHEIN正式推出平台模式SHEIN Marketplace,允许第三方卖家入驻。一个月后,又面向第三方商家推出了“希有引力”百万商家计划和代运营模式。

2024年3月,有消息称,SHEIN面向第三方品牌推出“供应链即服务”。SHEIN将对外部品牌和设计师开放其供应链基础设施和技术,允许他们利用SHEIN系统来小批量测试新款时尚产品,并跟踪这些产品在消费者中的受欢迎程度。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2月,SHEIN曾在美国试点二手平台SHEIN Exchange,用于消费者交易SHEIN二手商品。2024年6月有消息称,该平台在法国上线,下一步将拓展至英国、德国。

可见,SHEIN正在加速向综合性电商平台转型。

03

挑战只多不少

近年来,随着SHEIN的迅速发展,其资本之路也备受关注。

多家媒体曾报道,2022年,SHEIN将总部迁至新加坡,控股主体变为了一家新加坡公司,并积极扩大新加坡的团队规模,为IPO上市铺路。而SHEIN回应称,公司是“多中心运营设置”,中国、新加坡和美国在内的主要市场设有运营中心。

此后,SHEIN的上市传闻不断传来。2023年11月,有媒体报道称,SHEIN已秘密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登记文件,可能寻求在2023年底之前正式上市。对此,SHEIN则回应称“消息不实”。而这已是SHEIN被传的第三次赴美上市传闻,以往传闻均被其否认。

同时据媒体报道,2023年,SHEIN的销售额达到322亿美元,同比增长40%,2022年增长了37%。同时,SHEIN的净利润翻了一番,达到16亿美元,净利润率为5%,2022年为3.5%。

然而,背靠中国产业链的SHEIN也无法避免其他国家的关税问题。

2023年6月,美国曾试图取消对价值低于800美元货物的关税和税收豁免,但未能获批。此前,在美国“最低限度条款”关税豁免政策下,美国个人消费者只要购买价值800美元或以下的进口商品,就可以免除关税。美国海关数据显示,2023年高达10亿个包裹通过“最低限度条款”进入美国,其中三分之一来自Temu和SHEIN。

2024年4月,美国国土安全部称,将对从海外直接发送给美国消费者且价值低于800美元的包裹进行更加严格的审查。随后,美国众议院筹款委员会批准了《结束中国滥用“小额豁免”规则法案》。该法案不仅进一步提高了豁免门槛和壁垒,同时还建立了新的违规惩罚措施。

这也会对跨境电商平台造成一定影响。有观点认为,各大电商平台推出半托管模式,便是为了避免此风险。

2024年5月,SHEIN正式上线了半托管模式。在这个模式下,商家需备货至海外仓,除SHEIN的官方海外仓,还可以是自建仓、第三方海外仓、亚马逊仓等,只是要求货品必须在海外有库存,但商家可以自主管理库存和物流。

除了关税政策的变化外,SHEIN也需要面对其他平台的竞争。

同样追求性价比的Temu让SHEIN感受到了威胁。据浙商证券研报,Temu服饰及鞋履配饰对标SHEIN,在各个品类的价格上仍然能做到SHEIN价格的53%~80%,抽样单品价格低于SHEIN30%以上。彭博Second Measure数据显示,自进入美国市场以来,Temu和TikTok Shop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与SHEIN相比大幅增长。同时,SHEIN的用户数量增长(包括新用户和老用户)则在放缓。

此外,亚马逊也在2023年12月,将售价低于15美元的服装产品的佣金比例降至5%,15-20美元的服装产品的抽佣比例降至10%。此前,亚马逊服装产品的抽佣比例均为17%,这也被视为亚马逊对SHEIN、Temu等平台的“防御”措施。

成立十余年,SHEIN依靠“小单快反”迅速崛起为全球的快时尚龙头,如今其目标不仅仅是垂直性电商,而是品类更加丰富的综合性电商平台,其挑战只多不少。外界也对其上市进度格外关注。

值得一提的是,2023年2月,SHEIN向投资者发送了一份运营文件,其中提到,SHEIN的目标是到2025年实现585亿美元的年营收,远高于2022年的227亿美元,并于2023年内上市;预计到2025年,SHEIN的商品交易总额将增长至806亿美元,较2022年增长174%。当下已是2024年,SHEIN是否会在伦敦完成其上市目标呢?

作者 | Fanie

来源 | 鲸维度(ID:WhaleDimen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