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饮企业选择上市既是扩张的表现,也充满了风险挑战,尤其是对于以加盟模式为主力的品牌而言,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一根紧绷的弦。

2024年,新茶饮赛道迎来了重磅新闻:古茗、蜜雪冰城两家新茶饮企业同时递表港交所,引发市场关注。

天眼查资料显示,诞生于2010年的古茗是一家以鲜果茶、鲜奶茶为主要产品,价格区间在10元至18元的。在招股书中,古茗自称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截至2023年底全国门店数突破9000家,其中直营店仅6家。

不过,古茗目前的门店数远低于蜜雪冰城披露的3.6万家,在营收和净利润上,古茗和蜜雪冰城也有不小差距。2023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实现营收154亿元,古茗同期只有55.71亿元。

此外,鳌头财经注意到,从2013年开始,古茗就部署了自配送模式,搭建自有供应链,随后自建果园,在华东、华中、华南地区建立仓储基地,冷链配送模式能做到原料隔日低温配送至门店。

不过,也正是源于大面积建设仓库并冷链配送,导致古茗负债高企。截至2023年9月末,古茗资产总额42.72亿元,而负债总额高达40.67亿元,资产负债率95.21%。

如今,古茗面临着沪上阿姨、霸王茶姬、书亦烧仙草等众多10元-20元赛道的竞争对手,只是在资本竞争加速之时,渗透其中的食品卫生问题,需要被摆在更重要的位置。

01

“大跃进”后遗症

负债率高达95%

据了解,古茗品牌成立于2010年,创始人王云安由一家奶茶店起家,主营现制饮品,主要品类包括新鲜水果茶、奶茶、咖啡等。发展至今,古茗通过大规模加盟,门店数量由截至2021年底的5694家,增长17.1%至2022年底的6669家,并进一步增长35%至2023年底的9001家。

其中,古茗79%门店位于二线及以下城市,38%门店位于远离市中心的乡镇。细究其门店网络分布不难发现,古茗的门店分布具有较强的区域性,9001家店中,2054家店位于浙江大本营,占比为22.82%,1914家位于临近的江西和福建。

鳌头财经注意到,古茗作为国内门店规模仅次于蜜雪冰城的现制茶饮品牌,截至目前,古茗与“老大哥”蜜雪冰城的地位差距仍然较大。

根据披露数据,截至2023年9月底,蜜雪冰城全球门店数超过3.6万家,覆盖中国及海外11个国家,也是国内现制饮品行业中唯一一个达到3万家门店规模的企业。

其实,古茗也有自己的“第一”,即中国大众现制茶饮第一。根据灼识咨询报告,按2023年的商品销售额(GMV)及截至2023年底的门店数量计,古茗是中国最大的大众现制茶饮店品牌(10元至20元价格带),市场份额约16.4%,而在全价格带的现制茶饮市场,古茗市场份额约8.3%,位列第二。

从业绩来看,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前三季度,古茗的收入分别为43.84亿元、55.59亿元、55.71亿元;同期利润分别为0.24亿元、3.72亿元和10.02亿元,经调整利润(非国际财务报告准则计量)依次为7.7亿元、7.88亿元、10.45亿元。

虽然古茗营收、净利润都有不错的增长幅度,但相较蜜雪冰城而言,仍有一定差距。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前三季度,蜜雪冰城分别实现收入103.51亿元、136亿元、154亿元;实现净利润分别为19.12亿元、20.13亿元、24.53亿元。

事实上,自2021年奈雪的茶(02150.HK)成功登陆港股以来,沪上阿姨、霸王茶姬等多家茶饮品牌都试图寻求上市机会。在激烈的竞争背后,供应链成了茶饮品牌寻求利益空间,保证竞争力的筹码。

招股书显示,古茗的仓储基础设施由21个仓库组成,总建筑面积超过20万平方米,包括逾4万立方米、可支持不同的温度范围的冷库。逾75%的门店位于仓库的150公里范围内,向超过97%的门店提供两日一配的冷链配送服务,2023年前三季度,经冷链配送的原材料货值约30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古茗还是蜜雪冰城都在招股书中,不约而同地表示,所募集资金将用于加强供应链能力和提升。

只不过,重资产投入造成的财务负担仍肉眼可见。招股书显示,2021年-2023年前三季度,古茗的负债总额分别为32.49亿元、38.48亿元、40.67亿元,资产负债率分别为159.01%、126.94%、95.21%。而在同期,茶百道的负债率在70%上下,蜜雪冰城2023年前三季度的负债率为30%。

02

加盟店贡献99.9%销售额

食安隐忧难解

众多奶茶企业跑马圈地、迅速扩张的背后,都离不开加盟商的支持。

鳌头财经梳理发现,蜜雪冰城、古茗、茶百道三家企业均主要通过加盟模式,快速扩张。大部分收入则来自于向加盟门店销售商品、设备及提供服务。

从招股书看,蜜雪冰城超过99.8%的门店为加盟门店,其余为自营门店;古茗则仅直接管理6家直营门店,其他门店均由加盟形式经营。2021年-2023年前三季度,古茗加盟门店收入贡献超99%的营业收入。其中,超8成来源于向加盟商销售的水果、茶叶等原材料,以及泡茶机、制冰机等设备。

数据显示,2023年,古茗的加盟商单店经营利润达到37.6万元,加盟商单店经营利润率达20.2%,而根据灼识咨询报告,同期,中国大众现制茶饮店市场的估计单店经营利润率约10%-15%。

据招股书显示,截至2023年9月30日,在开设古茗门店超过两年的加盟商中,平均每个加盟商经营3.1家门店,75%的加盟商经营两家或以上加盟店。

在深度的利益绑定下,品牌合作的加盟商参差不齐。加之门店数量越多,就意味着管理难度越大。与此同时,原材料保鲜期短,各门店环境卫生、人员素质各有差异,也使得新茶饮品牌的卫生问题越来越凸显。

鳌头财经注意到,目前,古茗与食品安全相关问题的投诉量不在少数,截至2024年6月2日,在黑猫投诉平台上,以“古茗”二字检索出现的投诉量多达1309条,投诉主要集中在“图片与实物不符”“饮品中吃出异物”,还有包装、物流配送等投诉。

尤其是“喝出异物”的问题,对古茗来说由来已久,2022年7月份,古茗就因奶茶被曝喝出壁虎而登上热搜。

此外,古茗还多次被监管部门处以行政罚款。据不完全统计,近两年内,古茗旗下共有22家门店受到行政处罚,原材料过期、食品腐烂变质等问题层出不穷,所涉罚款金额已超过10万元。

回顾来看,2022年3月16日,武汉市江汉区本汉古茗奶茶店生产经营感官不良的食材、擅自更改保质期,被江汉区市场监管局依法作出没收违法所得1205元,罚款10万元的行政处罚。同年6月,杭州之江度假区曼巴古茗奶茶店被罚款3000元。

除此以外,古茗还曾因偷逃税被罚超千万。据古茗招股书显示,2021年12月,台州市税务局稽查局发现古茗科技于2018年6月14日至2020年1月31日期间少缴税金及附加共计2360万元,并对其处以1160万元的罚款及650万元的滞纳金。古茗科技已于2022年1月前全部结清少缴税金及附加、罚款及滞纳金。

在行业人士看来,茶饮企业选择上市既是扩张的表现,也充满了风险挑战,尤其是对于以加盟模式为主力的品牌而言,食品安全问题始终是一根紧绷的弦。而目前,古茗尚未进驻北京、上海这两大超一线城市,面对激战,如何在同质化市场中寻求增量出路仍值得思考。

来源:鳌头财经

作者:张飞涛

见习生:姜雪

声明:本文仅作为知识分享,只为传递更多信息!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任何人据此做出投资决策,风险自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