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 稀缺 穿透

长痛不如短痛!

 

作者:米朵

编辑:可乐

风品:李然

来源:铑财——铑财研究院

国之大者,关乎国计民生。

比如医疗保险制,惠及万千民众看病住院的切实利益,是一项重要民生工程。任何摩擦红线的行为,都无疑火中取粟。

2024年4月,国家医保局联合最高法等印发《2024年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方案》,在全国范围开展医保基金违法违规问题专项整治工作。

6月2日,国家医保局官微发文称,5月24日,医保部门在基金监管工作中发现,一心堂旗下一些定点连锁门店存在串换药品、超量开药、为暂停医保结算的定点零售门店代为进行医保结算、药品购销存记录不匹配、处方药销售不规范等问题,造成医保基金损失。对一心堂有关负责人进行约谈。

一石激起千层浪。6月3日一心堂跌8.53%,收于18.98元/股。盘后一心堂公告,对此高度重视,积极开展自检自查,用实质性的整改举措规范旗下连锁门店经营行为,将于 2024 年 6 月 30日前提交整改情况报告。

同时称,基于对未来发展前景的信心以及对公司价值高度认可,维护投资者利益、增强信心,实控人、董事长阮鸿献提议回购不低于8000万元且不超过1.5亿元股份。

或鉴于此,6月4日,一心堂微涨0.42%至19.06元,但5日、6日又连续下降,最新收盘价18.25元,较5月31日的20.75元累跌超10%。

真金白银护盘难能可贵,然信誉“金身”的修复,从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截至2023年上半年,医保刷卡销售收入占一心堂总收入的43.83%。监管执法加码,将对这家连锁药店龙头业绩产生怎样影响?该如何打消疑虑、提振信心呢?

1

再次“翻车” “唐僧肉”追问

LAOCAI

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可拉长时间线看,早在2018年,一心堂就因旗下药店套取医保基金被点名批评。

据每日经济新闻,央视财经频道“经济半小时”曾于2018年3月27日,报道海南省三亚市一心堂连锁药店医保卡当消费卡购买非药品,以及开局虚假名称发票,涉嫌套取社保资金的情况。

报道称,在三亚市解放路等地十多家一心堂医保定点药店中,顾客除使用医保卡购药,还可用医保卡直接购买各种生活日用品,这些商品价格不仅超市场正常价,甚至开具发票上,也用上“狸猫换太子”手法。

事后,企业直言此事件暴露了公司管理上的不足,也给日常经营管理敲响警钟,管理层充分认识到需进一步的提升内部管理,完善管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加强日常监督。此外,一心堂门店还摆放了医保超范围刷卡举报牌,鼓励社会人士举报。

据每日经济新闻,2019年阮鸿献也曾公开表示,作为一家本土药企,一心堂有责任全力支持国家打击欺诈骗保行为,维护好医保基金的安全,绝不让医保基金成为新的“唐僧肉”。

决心、表态言犹在耳,可实操看乱象并没根治,下面一些粗放操作是否在啃食“唐僧肉”呢?

据新京报,2023年4月,云南临沧市医疗保障局通报,在2023年1月日常检查中发现,一心堂镇康南伞佳源小区连锁店存在转借定点药店医保结算系统为暂停“特慢病”结算的其他零售药店结算医保费用等违约行为;

2023年10月,四川攀枝花市仁和区医疗保障局在检查中发现,一心堂攀枝花南山花园店、五十一分店、弯腰树分店、同德分店等存在对医保基金不予支付的药品刷卡的违规问题;

2022年12月,四川隆昌市医保部门抽查复查中发现,四川一心堂医药连锁有限公司隆昌金鹅康复中路店存部分大额未登记、处方药不完整及购销存存在出入,涉及违规金3153.88元,影响参保人利益。

叠加上述最新约谈,桩桩件件拷问一心堂的合规敬畏心、内控风控力,何以摩擦红线,一再“翻车”呢?

6月2日,国家医保局官网通过答记者问形式,公开披露了约谈一心堂的相关情况。

国家医保局基金监管司总结称,定点零售药店违规使用医保基金主要存在虚假开药、串换药品、超量开药、为其他药店代为进行医保结算、管理五种普遍问题。而约谈一心堂,主要是考虑到一心堂旗下门店多、医保基金用量大。旗下一些定点连锁门店存在较为典型的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行为。

行业分析师孙业文表示,一心堂的问题,基本也是连锁药店普遍存在的行业问题。此次被监管约谈,除了问题有代表性、也或与企业往期相关积弊有关,同时作为上市连锁企业,也可对其他连锁药店起到警示作用。

在知名战略定位专家、福建华策品牌定位咨询创始人詹军豪看来,造成以上情况有多种可能因素。如管理漏洞、员工操作不当、利益驱动等。一心堂需加强对旗下门店的管理和监督,提高员工法律意识和职业素养,建立健全内控制度,并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管工作。

2

规模不是万能药 加盟奔袭何去从

LAOCAI

“40多年前,村子里面的一个小伙伴,他突然中暑了。正因为在农村偏远落后的地方,没有八分钱的十滴水、清凉油和藿香水,这个小伙伴就失去了生命,所以当年给我的震撼很大。为什么我们农村的老百姓的生命会那么脆弱,没有八分钱的药就失去了生命。当时我心里边就有一个意念:我长大以后,能把药拿到村子里面来卖,该多好的事。在90年代末期的时候,国家的政策越来越开放,我就抓住了这种契机。从97年开第一个药店,就慢慢地在这20几年的时间,一心堂药店在云南省,在西南就变得家喻户晓。”谈及创业初心时,创始人阮鸿献曾如此说。

回望一心堂的迅速崛起、家喻户晓,离不开一路的“跑马圈地”、规模扩张。

据中国药店2013年报道,2011年-2013年,公司先后对贵州钰康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下属17家药店兼并;对奇运生药业有限公司下属18家药店、及贵阳的深圳中联7家药店的收购;对云南天开药业有限责任公司下属5家药店兼并;2012年9月实现对四川中联大药房连锁有限公司下属17家药店的并购;对位于云南省昆明市的昆明三九济民医药连锁有限公司下属15家药店的兼并等。

招股书曾引用中国药店杂志数据显示,自 2007年起,一心堂销售额及直营门店数连续七年进入中国连锁药店排行榜十强,连续七年在云南省排名第一。截止2013年末公司共开设直营药店 2,389 家,其中云南省内1842 家,省外 547 家。当年营收35.47亿元,归母净利2.409亿元。

2014年7月,一心堂登陆深交所,跻身“A股连锁药房第一股”。借助资本市场力量、继续凌厉扩张,先后收购了山西、重庆等多地多家药房。

不过,不同于大参林、老百姓,2023年前一心堂始终坚持自建+并购模式,因此规模上要略逊一筹。据红星资本局,截至2022年末时,一心堂门店量为9206家,老百姓为10783家、益丰药房10268家、大参林10045家。

詹军豪告诉铑财,连锁药房扩张目的主要是为了提高市场份额、降低成本、提高盈利能力。2022年,老百姓营收201.8亿元、益丰药房营收198.9亿元、大参林212.5亿元,而一心堂仅174.3亿元。显然,在四大连锁巨头中,一心堂有些掉队了。

2023年,一心堂开始策略调整、奋起直追。据医药经济报,2月选择海南市场启动首届加盟招商会;3月,又在山西太原市召开加盟招商会,一心堂加盟业务负责人称,加盟已成为一心堂转型发展4大战略之一,目标是直营式加盟、会员式加盟,做好云加盟,加盟直接目标是加盟店销售业绩增长30%。

当年4月,投资者会议上,一心堂披露明确数据,计划年内拓展1900家门店,其中约1000家自建,1000家并购。

信心雄心溢于言表。不过最终财报显示,2023年公司并购约385家药店,净增自建药店约600家,远未完成目标,但也迈入了万店阵营。截至 2023 年末公司及全资子公司共拥有直营连锁门店 10255 家。

万店只是起点,进入2024年扩张仍在继续。在2023 年报及 2024 年一季报业绩交流会上,公司高层亦透露“会加快加盟业务的推动”。话音刚落不足一月,5月24日一心堂公告称。全资子公司山西鸿翔一心堂药业有限公司已完成收购山西省鑫金牛大药房医药连锁有限公司21家门店资产及其存货。已按照协议约定,完成全部21家门店铺面租赁合同改签,门店固定资产及存货盘点交接,并已取得新的营业执照、药品经营许可证,门店已开始营业。

加盟奔袭,扩张效率没的说。可也不足十日,公司便迎来了上述乱象约谈,该有什么反思、后续加盟策略又会何去从呢?

行业分析师王婷妍表示,门店较多,管理半径过大,是一心堂出现前述问题的主要原因。开店并非一开了之,极度考验后续的业务协同、综合运管能力。速度体量只是一方面,如何开的稳、活的优才是关键,背后是组织机制、培训管理、品控风控等一系列系统化建设。规模不是万能药、而是双刃剑,加盟扩张更需慎之又慎,过分追逐可能被反噬反吞。怎样质量规模兼具、重修合规篱笆,是一心堂必须要补的功课。

3

商誉近18亿元、年度最差成绩单

为啥差距加大了?

LAOCAI

的确,规模不是万能药。

2020年至2023年,一心堂旗下门店量为7205家、8560家、9206家和10255家。今年一季度新开门店579家,扩张速度肉眼可见。

但门店日均平效却在下滑。2020年至2023年,分别为46.23元/平方米、40.87元/平方米、37.37元/平方米和37.09元/平方米。

另一厢,门店租金效率经历缩水后,2023年大幅回升。2020年至2023年分别为16.62、16.60、14.86和22.6。

2014年至2022年,一心堂连续9年实现营收净利双双增长。然2023年出现上市以来首次“双降”:营收173.8亿元,同比下滑0.29%;归属净利5.494亿元,同比下降45.60%;扣非净利7.325亿元,同比下滑25.94%。净利降幅大幅超越扣非净利,主因补交税费及滞纳金,涉及金额约2.40亿元。

面对最差年度成绩单,一心堂解释称,大量新开门店导致运营成本费用增加,同时,退烧、止咳、抗病毒等感冒类产品需求降低,以及上述税费及滞纳金补缴。

不算虚言。分产品看,中西成药收入130.38亿元,同比微增0.39%,比重75.02%;中药收入14.54亿元,同比增长11.16%,比重8.37%;医疗器械及计生、消毒用品收入12.69亿元,同比减少9.53%,比重7.3%;其他收入11.16亿元,同比减少21.75%,比重6.42%。

营业成本同比增长2.85%达到116.5亿元;销售费同比增长4%,房租费从2022年同期的10.93亿元增至2023年的12.88亿元,日常办公费从7.67亿元增至10.07亿元,装修费从9.3亿元增至10.56亿元,平台服务费从10.49亿元增至11亿元,仅职工薪酬从23.49亿元降至22.46亿元。

2023年,公司毛利率减少2.05个百分点至33%,净利率减少2.59个百分点至3.22%。

而反观益丰药房,同期营收同比增长13.59%至225.9亿元,归母净利增长11.9%至14.12亿元,毛利率减少1.32个百分点至38.21%,净利率减少0.16个百分点至7%。

老百姓营收增长11.21%至224.4亿元,归母净利增长18.35%至9.29亿元,毛利率增长0.67个百分点至32.55%,净利率增长0.17个百分点至5.01%;

大参林营收增长15.45%至245.3亿元,归母净利增长12.63%至11.66亿元,毛利率减少1.9个百分点至35.9%;净利率减少0.06个百分点之5.02%。

显然,无论体量还是增速、盈利水平,均整体优于一心堂。一番努力扩张,相较2022年,差距反而拉大了。

截至2023年末,一心堂商誉已达16.5亿元,同比增长18.07%。2024年一季度进一步增至17.99亿元。

叠加上述超116亿元的营业成本,不禁疑问,上述加盟扩张战略利弊几何、成败几何?有无后遗症隐忧?

4

决绝断舍离 更健康更可持续

LAOCAI

当然,高商誉也要一分为二看待。虽加大了后续运营压力、业绩暴雷风险,但也彰显了企业发展张力、价值成长可能性。

放眼行业,正经历一场大变革。规模效应、头部崛起仍是大势所向。

2021年,商务部发布《关于“十四五”时期促进药品流通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提出,“培育形成1-3家超五千亿元、5-10家超千亿元的大型数字化、综合性药品流通企业,5-10家超五百亿元的专业化、多元化药品零售连锁企业,100家左右智能化、特色化、平台化的药品供应链服务企业。药品批发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批发市场总额98%以上;药品零售百强企业年销售额占药品零售市场总额65%以上;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到2025年实现药品零售连锁率接近70%”。

据医药经济报,截至2023年6月底,我国药店连锁率为57.4%,距离70%仍有较远距离。

另一厢,据米内网数据,按终端平均零售价计算,2023年中国实体药店和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规模达9233亿元,同比增长5.8%。其中,实体药店占比跌至67.5%,网上药店突破3000亿元。网上药店(含药品和非药品)销售额占比持续上涨,2023年达到了32.5%。目前,北京、江浙沪、山西、广东等地医保的线上购药业务正全面铺开,这对线下连锁药店无疑是个冲击。

叠加门诊统筹等政策,可谓机遇挑战交织。在新旧角力、格局重塑中,头部企业大浪淘沙不进则退,需尽快起量、建立规模效应护城河。从此看,一心堂的上述扩容本身没有错。可要指出的是,大不代表强、快不代表优,真正的规模效应,必须质量规模并举,速度稳优兼具。

客观而言,“跑马圈地”大潮下,违规乱象不是一心堂一家之痛。

如2023年3月,国家医疗保障局公布“2023年第二期曝光典型案件”,其中涉及湘西州益丰大药房连锁股份有限公司吉首人民北路分店违规使用医保基金的案例。同时,上交所在审核益丰药房的可转债申请时,特别询问了该案件是否构成重大违法行为,以及益丰药房报告期内受到的行政处罚量较多,是否符合“内部控制制度健全且有效执行”。

再如2023年5月,大参林被广东省医保局曝光2023年第一批违法违规使用医保基金典型案例。其中,汕尾大参林药店有限公司海丰上埔分店员工陈某明和梁某杰协助参保人员利用医保待遇套现医保基金,涉嫌骗取医保基金15177.76元。

2023年6月,黔西市医疗保障局在日常督查中发现,黔西市老百姓药房有限公司二分公司营业员代刷参保人员电子医保凭证销售药品、药品进销存不符的问题。

梳理可见,在合规经营这件事上,连锁巨头们都要警钟长鸣、夯实内控基本功。正如6月3日,大参林在业绩说明会上所言,政策的逐步趋严,有利于合规程度相对更高的头部企业发展,市场集中度将加速提升。

聚焦一心堂,乱象槽点之外,也有进化革新、拥抱趋势的一面。

如成立四川成都设立一心数科公司,加快数字化信息人员的培养、引进,通过数字技术,为经营活动提质增效;成立一心到家科技有限公司,通过互联网人才开辟“线上药店”抢占市场;开设店边诊所,引进、培养具备专业资质医生坐诊,一站式解决顾客健康需求。

此外,实施自营 O2O 业务的自主搭建,推动电商生态建设开发。目前已上线一心到家 O2O 业务小程序,自建一心到家、一心堂药城、积分商城等小程序。2023 年新零售业务销售 8.76 亿,其中 O2O 渠道销售占比 74%左右。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行业环境变化,一心堂也在尝试各种方式增收。比如近日,一心堂卖彩票一年销售7698万元话题冲上微博热搜。同时,为满足消费多元需求,一心堂拓展大健康产业链,打造泛健康全生命周期品类。2023年相关销售额3.7亿元,其中美妆品类占比60%,个护23.5%,食品、奶粉、日化27.5%。

抛开是否够专业、药店超市化前景的质疑争论,至少努力扩展成长空间、积极增量探索的态度值得肯定。

2024年一季度,公司营收51.00亿元,同比增长14.96%;归母净利2.42亿元,同比增长1.03%;扣非净利2.46亿元,同比增长2.14%;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5.21亿元,同比增长41.72%。

业绩重回增势,喜迎开门红;但当下的一记约谈,又可谓一个大暴击。冰火交融中,一心堂后续何去从颇具看点。

2019年,一心堂医保刷卡销售收入占总销售比为41.11%,2022年达到45.72%,2023上半年虽回落到43.83%,可占比依然高企,医保基金对公司收入的影响不言而喻。此番被抓典型约谈,后续业绩怎么走无疑是一个灵魂话题。

还是那句话,问题处罚都有滞后性,长痛不如短痛,我们还需向前看。但愿经此波折,一心堂能够真正痛定思痛、洗心革面、决绝断舍离,探索一条质量规模并举、业务更健康更可持续的万店龙头阳光大道。

根基不牢地动山摇、磨刀不误砍柴功。

 

本文为铑财原创

如需转载请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