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叶二 编辑|魏晓

蔚来刚发布的Q1业绩,很不好看。

销量方面,蔚来前三月交付量分别为10055辆、8132辆、11866辆,总计为30053辆,同比下滑了3.2%,环比减少 39.9%。

跑输了同行。理想虽然在3月遭遇了MEGA形象危机,但仍实现了52.9%的销量同比增长,小鹏方面同比增长19.7%,更别提问界、零跑这种新兴势力,正以夸张的增长席卷市场。

跑输了大盘。整体国内的新能源整体市场,彼时也在高歌猛进。根据中汽协数据显示,1-3月国内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211.5万辆和209万辆,同比分别增长28.2%和31.8%。

这也直接导致了营收下滑。

第一季度营收99.1亿元,市场预期107.5亿元,不及预期。对比去年同期营收106.77亿元,下滑了约7%。

净利润方面,也表现拉胯。不按美国通用会计准则,调整后的净亏损为 49.032 亿元,同比增亏 18.1% ,环比增亏 2.1%。

总之,就是很不乐观,如果站在Q1的视角下。

好在财报发布时,已经是6月了。此时的李斌,可以非常自信的面对Q1的惨淡。

就在刚过去的4月、5月,蔚来实现了大爆发。

以5月为例,市场数据显示,2024年5月,蔚来交付新车20544辆,同比增长233.8%,环比增长31.5%,刷新了历史新高。

一个事实是,自产品发布上市以来,蔚来月销破2万的次数屈指可数,加上这次,也仅有两次。上一次,正是去年的7月份,蔚来宣布全系降价,猛拉一波销量至20462辆,但后续势头便弱了下去。

而此次,情况则大不同。

一方面是当下新能源汽车竞争如此内卷,大多车企都打起了价格战,而蔚来则依旧维持“不降价”的战略,另一方面,从市场来看,蔚来当下的销量上升趋势或还将延续下去。

更关键的是,从4月、5月的走势来看,蔚来围绕换电为核心的护城河,正在越来越被市场认可,其高端纯电品牌+换电、BASS等服务体系,或许终于熬出头了。

当然销量上目前仍然距离理想、问界等有较大差距,在新势力排名中位于第三位,但一个关键事实是,前两者的销量主力则是增程车型。

也借由这两月的突飞猛进,蔚来重回了造车新势力第一梯队。

过去很长时间,由于长期销量不振,蔚来的身位不断被赶超,市场难免质疑蔚小理这一并称中蔚来凭什么排在最前。

但现在,都明白了。高端纯电,还得是蔚来;品牌价值,还得看蔚来;不急不躁,稳坐钓鱼台,还得是李斌。

你看,李斌也有底气多了。

他就在财报中直接表示,“尽管市场竞争日趋激烈,蔚来树立的高端品牌定位、引领行业的技术,以及创新的‘可充、可换、可升级’的补能体验已获得市场认可,近几个月的交付量稳步增长。”

并给出了强劲的二季度指引:二季度交付量预计将达到5.4万台至5.6万台,同比增长129.6%至138.1%;二季度营收预计将达到165.9亿元至171.4亿元,同比增长89.1%至95.3%。

李想雷军神助攻

蔚来的狂飙,是从今年4月份开始。

从Q1财报上可以明显看出,无论是销量,还是营收,无论是对比同行,还是对比大盘,一季度的蔚来表现都很拉胯。

但到了4月,一切就不同了。

在该月,蔚来交付量直接飙升至15620辆,同比猛增135%。到了5月,再次攀升至20544辆,同比猛增233.8%。

真就是原地起飞。

先是稳稳突破了1万月销的门槛,李斌与蔚来汽车总裁秦力洪,不用去找工作了,再是直接跨越了2万月销这一李斌这两年朝思暮想的预期目标,日子突然就好起来了。

一定程度上,李斌算是躺赢了。他得感谢李想,以及雷军这两位车圈先后顶流的神助攻。

今年3月,李想信心满满推出高端纯电车型——理想MEGA,但却惨遭滑铁卢。彼时的李厂长依靠着增程技术,站在了C位,俨然取代了李斌成为了新势力中的带头大哥,风光无限。

但在高端纯电上,直接摔了一大跤。

原来纯电要做起来真的很难,原来高端需要多年一如既往的持续沉淀。

也正是从此时起,市场的风向发生了明显变化——蔚来坚持多年的高端纯电战略,以及品牌资产沉淀等等,逐步被市场进一步的认可与接受。

直白点,就是蔚来的风评变好,品牌形象也得以进一步深入用户心智。

而本质上,就是蔚来的换电模式,被市场认可。高端纯电战略下,蔚来通过换电服务,以及包括充电桩等服务体系的搭建,极大程度上解决了用户最担心的里程焦虑问题,而这构成了蔚来最核心的护城河,也让蔚来目前在高端纯电市场上,基本上没有对手。

再到4月,雷军带着小米汽车,以泼天流量之势让新能源汽车完成了梦寐以求的破圈。

但受限于小米SU7的量产交付周期,产生了大量的用户分流,而蔚来正是承接者之一。

包括雷军也曾亲自在微博为蔚来打广告:如果实在着急购车,智界S7、蔚来ET5、小鹏P7系列等,都可以考虑选购。

根据车Fans创始人孙少军的消息,这期间,小米客户分流就直接给极氪和蔚来每周带来300-500台的增量。

以雷军点名的蔚来ET5T车型为例,4月,蔚来ET5T车型销量为4427辆,环比翻了一番。

李斌也接住了

当然,天时地利人和之下,李斌自身也得接得住。

虽然在价格战中,蔚来为了自身主品牌高端的形象,未直接参与降价,但李斌用别的办法,暗渡陈仓。

今年3月,蔚来宣布将电池订阅服务(BaaS)价格下调。

Bass是蔚来结合其换电体系,推出的“车电分离”购车方案,用户可以选择只购买汽车,再按月租用电池。蔚来原意就是通过Bass,降低用户购车门槛。但此前政策由于并不突出,未能起到太大作用。

直至此次,蔚来来了波大的。

经过调整后,购买标准续航电池包且采用BaaS方式,车价立减7万元,每月服务费728元/月,购买长续航电池包且采用BaaS方式,车价立减12.8万元,每月服务费1128元/月。在此之前,上述两项服务的服务费分别为980元和1680元。同时,还取消了每月80元的电池保障费用,也一并推出了包括租金抵扣、租电池赠送券等等优惠。

如此一来,不降价的面子保住了,降价争夺市场的里子,则实现了。有人说,蔚来你这“不讲武德”,但没办法,整个市场也只有蔚来能有这种路径如此操作。

同时,换电作为蔚来的护城河,李斌亦在不断为蔚来的换电联盟积极奔走。

公开信息显示,过去半年时间里,蔚来先后和七家车企在换电业务上达成合作交了朋友。甚至李斌在见到雷军时,都不忘向其安利换电技术,表示每辆车改造成换电车型之后,仅需增加 1000 元的成本。

保持高端纯电定力+Bass降低购车门槛+换电联盟实现高效补能,放到消费者端,面子有了,成本低了,最担忧的里程焦虑这个痛点又在持续被满足。

这也直接反馈到市场,4月、5月蔚来的销量猛增,便是最直观的结果。

眼下,李斌又乘势推出了第二品牌乐道,价格下探至20万元区间的主流市场,目的是进一步下沉,争夺更广的市场份额,以平摊研发投入。

首款车乐道L60,便是一款全面对标特斯拉Model Y的家庭用车,预售价21.99万元起,比特斯拉Model Y整整便宜3万元。据了解,乐道首战订单数远超预期。

甚至主打小型车以及微型车市场,售价区间10万-20万元的第三品牌,目前也正在推进之中。

整体来看,当下的蔚来已经走出了过往的销量阴霾,正在按照自身的节奏往前推进。

就差盈利了。

早在2022年,李斌就对外表示,希望在2024年,也就是蔚来成立10周年时实现盈利。

但站在2023年,这一希望只能说是天方夜谭。

过去一年,蔚来净亏损同比扩大了45%,至211亿元,简单计算下,每卖出一辆车相当于要亏损13万元。

Q1情况也没好转。

不过现在4月、5月的爆发,或许给了蔚来盈利重燃的希望。就看李斌能把握住吗?

来源|AI蓝媒汇 作者|叶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