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是中国汽车的一个大年,出口汽车数量突破522万,跨越日本坐上了全球第一的宝座。同时,2023年也是新能源汽车的大年,其不但在国内完成949.5万辆的销售额,更有国产新能源汽车品牌比亚迪闯入世界销量前十,为国产新能源汽车产业注入新的动力,带来蓬勃生机。而在喜迎丰收之后的2024年,随着“电比油低”的口号逐渐传入中国汽车市场,一场关于内燃机和电机的大变革正在悄然发生。

属于新能源汽车的宏大叙事

今年4月17日,中国乘联会发布数据显示,4月1日至14日,我国乘用车市场的零售额为51.6万辆。而细化来看,新能源市场的零售额来到惊人的26万,不但同比增幅达到32%,更是实现了零售渗透率的突破,份额达到50.39%正式超过燃油车,这不但意味着新能源汽车逐渐被大众接受和认可,同时也宣告购买燃油车的人正逐渐步入“少数派”的道路。

1.png

事实上新能源汽车如今的成绩,并非毫无铺垫的异军突起,而是聚沙成塔的宏大叙事。据多方数据披露,我国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布局始于2001年的9月,随着“电动汽车重大科技专项”以及“863计划”的提出,我国开始了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征程。

2008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发展纲要》颁布,这份属于国产新能源汽车的产业白皮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做出了清晰明确规划。然而万事开头难,截止到2015年,新能源汽车的市场渗透率才堪堪突破1%,到2020年,渗透率也只有5.4%。

不过,2021年伊始,新能源汽车产业多年的积累终于迎来爆发期,从21年的14.8%,到22年的28.2%,再到去年36%,最终在今年4月终于实现渗透率50%的突破,而且培育出全球新能源汽车龙头汽车——比亚迪。用工信部原部长苗圩的话来说:“新能源汽车产业提前11年完成了国家规划的目标。”

与此同时,随着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步步登高,燃油车行业显得每况愈下。今年3月,合资燃油车的销量发生大溃败,昔日笑傲我国汽车业的德日车系,销量出现逐月下滑的趋势,纷纷驶入下坡路。另一方面,据多方消息来源,2023年燃油车的保值率出现大幅下滑,二手燃油车价格出现“大跳水”,燃油车市场逐渐冷却的事实已现端倪。

新能源时代下,内燃机和变速箱不再是消费者的唯一选择,而面对愈发紧缩的市场,部分合资燃油车品牌宣布退出中国市场。不难看出,如今的新能源市场正在焕发勃勃生机,而燃油车市场却逐渐低迷,可以说,新能源取代燃油成定局。而究其原因,其实逃离不了时代性这个话题。

新能源具备双重经济性优势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今天,消费者对于生活智能化的需求愈发强烈,然而燃油汽车却在新时代下与智能化背道而驰。纵观燃油汽车行业,几乎所有的车厂都将生产开发重心倾斜于“传统三大件”发动机、变速箱、底盘调教上,而在智能化所聚焦的人机交互、辅助驾驶等系统的投入却少之又少。

反观与其抢占市场的新能源汽车,不但在动力源方面实现创新,突破了“传统三大件”的技术壁垒,将燃油汽车拉回同一起跑线,同时还在智能性和静谧性方面也做出了全面突破。尤其是插电混动力汽车,不但拥有节能减排的优点,在续航灵活性方面也整合了燃油车的优势,结合新能源汽车先进的智能座驾系统,燃油车已陷入翻身困难的境地。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燃油汽车行驶的道路已然落后于时代。

3.jpg

与此同时,随着市场渗透率的一路高歌,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了解也逐渐由浅入深。

据艾媒咨询相关数据披露,2024年中国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续航里程、安全性、汽车价格、充电时间、节能减排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关注和重视。按照韦伯-费希纳定律,当消费群体对新能源汽车的感知积累到一定深度时,对于这个行业的认可和接受程度也会在一定程度提高。值得一提的是,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新能源汽车时代与燃油车时代不同,消费者对于合资车和外资车的选择意向并不高,有71.56%的消费者都倾向于以性价比为导向,选择国产新能源汽车。

同样,以性价比为导向,新能源车也具备着燃油车所没有的低成本优势。据官方4月16日消息,我国汽油价格再次上调200元/吨,这意味着燃油车所使用的92号汽油正式突破8元门槛,“电比油低”的观念愈发深入人心。此外,新能源车相较于燃油车减少了传统的机油机滤保养费,使用成本更下一层楼。而值得注意的是,根据财政部税务总局的消息,截至25年12月31日,购买新能源汽车拥有3万元的免税额度,而燃油车则依旧需要缴纳10%的购置税。从某种程度上来说,这也彰显了政府践行绿色出行的决心。

如今,新能源汽车愈发获得市场青睐,而随着主力消费群体对于绿色出行、低碳发展理念的探索和实践,新能源汽车产业也将逐渐吸收新的活力,并带动我国制造业的产业结构转型,谱写属于低碳环保的全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