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点速览

  • 我国卫星研制总体规模和商业微小卫星规模增长趋势较为明显。其中,低轨遥感卫星目前因为成本相对较低,应用领域相对较广,已经切入民用市场;低轨通信卫星赛道是未来我国商业航天的主要增长方向,市场规模巨大。

  • 低轨遥感卫星和低轨通信卫星在未来将拥有更清晰的商业化路径。总体上看,目前我国遥感卫星和导航卫星领域都呈现出以公益卫星为主体,商业卫星为补充的特点;通信卫星领域当前商业化程度较高,大部分民用通信卫星都已经以商业化方式运营。

  • 低轨卫星低成本要求和可靠性要求成为未来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趋势。商业微小卫星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在成本控制上较传统卫星更加苛刻。而发展符合商业航天选用需求的元器件标准体系、质量体系,并且兼顾商业航天的成本要求和可靠性要求,在未来商业航天发展过程中尤为重要。

  • 匹配需求产能和星座建设是卫星企业应当具备的核心竞争力。为了跟上应用市场的发展,实现卫星快速且稳定的批量化生产,是商业航天发展的一大难题。而就卫星通信而言,星座建设可以用多颗卫星可实现全球覆盖,真正做到随时随地沟通。具备这样核心竞争力的企业在未来行业竞争中将更具优势。

4月13日,SpaceX成功发射了第155批共计23颗星链卫星。2023年,美国共发射火箭116次,其中98次都来自SpaceX,其发射质量达1195吨,全球占比80%;发射的卫星数量为2514颗(其中“星链”占1948颗),全球占比87%。

SpaceX有“星链”,中国也在打造自己的卫星互联网星座。经过近些年的发展,我国在低轨卫星技术方面已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并形成了产业集群,但在卫星制造成本方面与国外先进企业相比仍然有4-5倍的差距。

摩根士丹利估算“星链”卫星制造成本在100万美元/颗,马斯克则曾公开透露单颗卫星的成本可以下降到50万美元,按照美元汇率7来估算,“星链”的单星成本在350万-700万元人民币之间。而据浙商证券研报,目前我国低轨通信卫星的平均造价约在3000万元左右。因此,如何实现卫星低成本量产,是商业航天发展的一大难题。

一、商业航天产业发展现状

(一)商业航天产业链概述

商业航天活动是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以企业为主体,以盈利为目的,以航天产品开发、系统运营、应用服务为核心的航天活动。商业航天产业链按环节可分为上游,中游和下游。上游包括卫星研制、卫星发射,中游包括卫星测控和运营,下游包括卫星应用、新型空间应用和地面设备研制。

当前,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和社会资本将目光瞄准商业航天产业链市场,这些企业给我国的航天产业带来了新的活力,也为各类用户提供了新的选择。到2021年底,商业航天企业中从事卫星研制、火箭研制的头部企业估值都超过了100亿元,对地方经济和相关产业的带动作用也十分明显,逐渐受到包括政府、金融机构在内的各方关注和重视。

(二)政策支持商业航天产业发展

总体上看,我国直接针对商业航天产业出台的监管政策较少,但我国针对航天产业本身的监管政策,对商业航天也同样适用,并在某种程度上对我国商业航天的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

(三)商业卫星应用趋势与市场

1、商业卫星应用趋势

卫星是人类制造数量最多的航天器,占据商业航天主导地位。商业卫星是指在轨运行后将以商业化方式运营并用于盈利目的的卫星,其产业链包括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运营服务和地面设备制造四个部分。

据统计,截至2023年7月底,我国在轨商业卫星超350颗,未来五年,将超过1200颗,随着卫星技术的发展,应用场景也将越来越丰富。

从运行轨道分类看,商业卫星主要分为低轨道卫星、高轨道卫星和静止轨道卫星。低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为200千米~2000千米;中高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为2000千米~20000千米;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轨道高度为35786千米,位于赤道上空。

相比高轨卫星,低轨卫星可以做到大带宽、低时延,更加贴合C端的使用场景。未来低轨卫星还将提供互联网服务,加上通导遥一体的趋势,甚至可以做到直播全球,培育出更多的商业模式。

从卫星功能分类来看,商业卫星以遥感、通讯、导航三种卫星为主。目前我国遥感卫星和导航卫星领域都呈现出以公益卫星为主体,商业卫星为补充的特点;通信卫星领域当前商业化程度较高,大部分民用通信卫星都已经以商业化方式运营。

从现状看,商业航天现在已经从技术验证阶段逐步转入商业验证阶段,基本都解决了航天技术难题,更关键是要实现‘商业化’,而降本问题首当其冲。我国当前低轨通讯卫星可预测发射量巨大,但是单星成本较高,制约了发射速度,商业卫星产业更希望能够有低成本且稳定性高的卫星制造商提供产品。

2、商业卫星市场规模

我国商业航天市场规模自2015年以来保持高速增长,2017年~2024年年均增长率保持在20%以上,预计2024年商业航天市场规模将达23382亿元。其中,商业微小卫星市场总体规模也从2015年244.9亿元增长到2021年519.6亿元人民币,我国卫星研制总体规模和商业微小卫星规模增长趋势较为明显。

①遥感卫星

随着我国的遥感卫星空间资源日益丰富,重点行业遥感卫星应用体系不断延伸,遥感卫星业务应用水平也在稳步提高。当前,我国遥感卫星应用整体上以政府和行业为主要服务对象,公益性遥感卫星应用为主,商业遥感卫星应用为辅。

遥感卫星按轨道分为低轨和高轨卫星,高轨遥感主要为气象监测为主,因其单价高、质量大,主要以国家单位为主发射控制。低轨遥感卫星目前因为成本相对较低,应用领域相对较广,民用市场已经开始切入。国内企业中长光卫星、微纳星空、零重空间等均已布局低轨遥感卫星。

近年来,商业性遥感应用也在农业、防灾减灾、城市建设、国土资源等领域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商业服务对象主要包括地方政府、大型金融机构、高校和科研单位等。

根据推算,我国遥感卫星行业市场规模由2012年的40.83亿元上升至2020年的81.8亿元人民币,并在不断攀升。按照在轨数量来看,2022年我国民用遥感卫星在轨工作294颗,其中商业遥感卫星在轨工作189颗,占比超过六成。

低轨遥感卫星下游主要应用市场为军工政府、防灾建设、国土资源等领域,根据数据预测,2025年面向我国的遥感卫星及应用产业市场规模将超千亿元。总体来看,低轨遥感市场方兴未艾。

②通信卫星

当前,我国卫星通信应用领域已经形成了三条特征明显的赛道,即地球静止轨道卫星通信,低轨卫星通信,卫星物联网,三条赛道有明显不同的主导、参与者和商业模式。

总体来看,地球静止轨道卫星倾向于提供电视直播、广播,政府、企业专网通信、高轨移动通信等;低轨通信卫星侧重于发展互联网接入、低轨移动通信等;物联网业务可由高轨或低轨通信卫星提供,一般为窄带数据传输业务。

由于技术和行政准入门槛相对友好,低轨通信卫星物联网领域也是民营企业提供服务较活跃的赛道。目前已经广泛应用于城市交通基础设施监测、城市周边生态环境监测、气象与自然灾害监测、空天地一体森林防火等领域。

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卫星通信市场规模为682亿元人民币,2020年市场规模为723亿元人民币。低轨通信卫星赛道是未来我国商业航天的主要增长方向。根据国家星网未来规划的超万颗低轨通信卫星发射规划,测算出我国低轨通信卫星(整星制造端口)市场规模将超2000亿元,市场空间巨大。

③导航卫星

我国卫星导航已广泛应用于智能手机、可穿戴设备等个人消费领域以及电力、交通运输、公共安全、森林防火、防灾减灾等行业应用领域。卫星导航应用是目前我国应用卫星应用领域规模最大、发展最快、产业化发展最成功的领域。

根据《2021中国卫星导航与位置服务产业发展白皮书》,我国卫星导航应用领域可分为行业应用(交通运输、电力、农业等)、大众应用(智能手机终端、网联车、智能可穿戴设备等)和特殊应用(军用、警用、防灾减灾、应急救援、公共安全等)领域。

导航产业白皮书数据显示,我国卫星导航产业规模超过4000亿元,其中北斗核心产业规模超1400亿元,商业导航卫星市场占比较少。

④其他商业卫星

除了商业遥感、商业通信卫星外,目前国内商业航天领域还包括商业科学实验卫星、商业AIS卫星、商业电磁频谱探测卫星、商业低轨导航增强卫星等。

从商业化落地角度来看,导航卫星主要由国家单位进行研发运营,而低轨遥感卫星和低轨通信卫星在未来将拥有更清晰的商业化路径。

二、低轨遥感卫星

(一)产业链概述

用卫星作为平台的遥感技术称为卫星遥感。通常,遥感卫星可在轨道上运行数年。卫星轨道可根据需要来确定。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遥感卫星由卫星平台、遥感器、信息处理设备和信息传输设备组成。

遥感卫星可以按照不同的分类方式进行分类,可按照轨道高度、效应、分辨度、数据用途、国际合作与运营等进行分类。

中国遥感卫星行业产业链分为三个环节。产业链上游参与企业主要涉及卫星制造、卫星发射、卫星地面设备与网络建设企业;产业链中游参与主体是商业运营商和政府运营商;下游产业链涉及众多领域,遥感卫星数据主要在气象、测绘和海洋等领域的应用较为普及。

(二)低轨遥感卫星行业发展现状

1、国外低轨遥感卫星市场现状

低轨遥感卫星市场一直呈现出强劲的增长趋势。这是因为低轨遥感技术在农业、环境监测、城市规划、国土测绘、天气预报等多个领域都具有广泛的应用,而这些应用市场对实时和高精度数据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数据显示,2022年全球遥感卫星行业市场规模约为78.41亿美元,其中美国和中国占比较重,占比分别为45.03%、31.94%。

低轨卫星制造技术和遥感传感器技术不断进步,导致新一代遥感卫星具备更高的分辨率、更广泛的频段覆盖以及更长的寿命。这使得卫星能够提供更多、更精确的数据。

因此,遥感数据的应用领域不断扩展。除了传统的农业、气象和环境监测,遥感数据在城市规划、自然灾害监测、国土规划、资源管理和国防等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

2、中国低轨遥感卫星市场现状

商业低轨遥感卫星运营主体在政府的主导或推动下,正在不断提升技术能力和经营管理水平,适时调整优化产权和治理结构,并通过资本市场融资实现自主发展。

目前,沪深两市已吸引了一大批军工企业、市政公用企业和基础设施企业上市融资,相关法规政策已十分健全,这类企业的价值也得到了市场的普遍认可,为自主商业遥感企业未来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遥感卫星至今还基本上处于单件研制水平,一颗星一个样。经营遥感卫星的公司除需投入卫星制造与发射费外,还需投入建造、维护和运营地面站或租赁地面站,接收、处理和加工图像数据等成本。从低轨遥感卫星成本占比情况来看,载荷端成本占比约80%,平台端占比约20%。在此背景下,如何能够将载荷端成本降低,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体现。

从低轨遥感卫星发展角度看,其商用市场应用端大部分还是ToG为主。国内遥感卫星商用市场测算2020年30亿左右,并以每年30%—40%左右增速增长。

未来,卫星企业更应该积极探索降本增效的路径,基于软件平台和核心技术,打造自己的卫星星座,提供数据对外出售,让遥感卫星及其数据真正走入民用市场,以更低的成本惠及日常生活,让卫星及遥感数据不再“曲高和寡”。

(三)遥感数据

遥感数据要素价值不在于海量特征,在于背后价值。遥感数据已成为数字中国和数字经济建设的核心数据源之一。2022年全球卫星遥感数据市场总收入预计将达到44.38亿美元,其中遥感数据增值服务与数据信息产品两项总收入接近32亿美元,表现出较大的市场潜力。卫星企业也能够基于时空大数据覆盖更多如数据获取、存储、加工、应用一体化等业务。

(四)低轨遥感卫星主要应用

1、军事领域

商业低轨遥感影像数据在军事领域已经开展广泛应用,各国政府、军方和情报界的诸多机构都是商业遥感数据用户。我国低轨遥感卫星在商业军工领域的应用也在蓬勃发展,根据现有计划预测,“十四五”期间军方在遥感卫星数据及应用服务方面的采购预算将达到100亿元。

2、环境监测领域

环境监测领域的遥感数据具有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长时序的特点。在大气监测过程中,可通过遥感数据获知污染源的分布、污染的程度、污染影像的范围等;在气候监测中,卫星遥感技术可用于温室气体排放监测、气象卫星预报等领域。根据数据预测,到2025年,国家部委检测部门对低轨遥感信息服务的市场需求将达160亿元。

3、自然资源、基础设施管理

在农业管理领域,运用遥感技术可以预防农业灾害的发生,还可以预测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了传统估产工作的任务量增加了准确性;

在自然灾害的应急管理领域遥感技术可协助政府在自然灾害发生之前做好风险监测,在发生自然灾害时提供及时准确的空间信息服务,恢复重建时利用遥感技术为灾后重建工作提供科学的依据及决策咨询;

在基础设施管理领域,通过高分辨率卫星提供的遥感数据获得地表形状和物体的光谱信息,将有效推进基础设施的建设。

下游广阔的应用场景催生低轨卫星巨大的需求,我国商业航天企业也一直致力于寻求“造星”降本之路。国内卫星企业或能通过构建基于民用工业体系的商业化供应链,创新探索“卫星设计—生产线—供应链”的量产模式,大幅降低卫星研制成本、缩短卫星制造周期。未来通过生产工艺提升和规模化效应,国内企业有希望把卫星单价降至百万元级别,接近“星链”的造价水平。

(五)未来中国遥感卫星行业发展趋势

1、多元化应用领域

未来,中国遥感卫星将进一步扩展其应用领域。除了传统的农业、气象、环境保护和资源管理,遥感数据将在城市规划、交通监测、气候变化研究、自然灾害预警等领域得到更广泛地应用。

2、高分辨率与大数据

中国将继续开发高分辨率遥感卫星,提供更清晰的地表图像和数据。同时,大数据技术将用于处理和分析大量的遥感数据,以提供更深入的见解和应用。

3、智能数据处理

未来的遥感卫星将更多地融合人工智能(AI)和机器学习技术,以实现智能数据处理和自动化应用。这将有助于提高数据分析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低轨通讯卫星

(一)低轨通讯卫星产业链概述

低轨卫星通信系统一般由空间段、地面段和控制段组成。其中,空间段主要包括在空间轨道上作为无线电中继站的通讯卫星。地面段主要指卫星地面站,按使用场景及使用方式可分为:固定式、车载、船载、机载等多种形式。控制段包括卫星系统运行所必需的跟踪、遥测与控制等系统。

低轨道卫星在对时效性、可靠性要求较高的通信相关场景中具有较强优势。高轨卫星的轨道周期和地球自转周期严格一致,相对地面保持“静止”,覆盖区域固定,因此建立通信服务比较容易,且所需的卫星数量较少,但与地面距离较远导致时延较高。低轨卫星和地面之间的通信传输时延仅为几毫秒,足够满足自动驾驶、无人机遥控等实时性要求较高的应用场景。

(二)对比海外与我国低轨卫星通信网络建设

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建设进度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一定差距。近年来,低轨卫星互联网行业在海外头部企业的带动下进入快速发展期,以“星链”为首的行业龙头通过持续不断地发星部署,已在太空构建出由数千颗卫星所组成的巨型星座,并开始提供无处不在的网络服务,商业生态逐步成熟可持续。

低轨卫星互联网是通过最多可达上万颗低轨通信卫星所组成的星座作为接入以提供连接服务的通信网络,与地面网络相比具有明显的覆盖触达优势。我国目前低轨卫星通信产业起步较晚但发展较快,相较国外仍存在一定的发展滞后,低轨卫星互联网的建设进度与世界先进水平仍存在差距。

1、建设进度整体落后于海外,节奏正在加速

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规划启动较早,规划规模相对较小,建设进度相对较慢。我国较早即开始提出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的计划,并从2018年开始进行试验星发射,但其中星网工程规模较大,其他各星座计划整体规模相对较小,建设进度也相对较慢,目前各星座的在轨卫星数量也相对较少。

2、国内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正在提速

2023年,美国共发射火箭116次,其中98次都来自SpaceX。在成本上,“星链”卫星制造成本约100万美元/颗,即使与同时代的其他海外低轨星座计划比,“星链”计划的卫星性价也处于领先地位,国内低轨通信卫星平均造价约在3000万,高昂的卫星制造成本严重限制了我国低轨卫星产业发展,未来,降本会成为企业首要考虑的问题。

但好消息是今年以来我国已陆续执行了4次卫星互联网相关卫星的发射,共计将7颗低轨通信卫星送入太空。我国正在加快低轨卫星互联网星座建设,中国版星链低轨通信星座开始走向现实。

(三)四大因素制约中国低轨卫星通信的发展

我国低轨卫星通信发展或主要受制于四大因素。

1)卫星制造成本相对较高,制造效率在满足批量化商业化需求方面仍有距离;

2)卫星发射的成本相对较高、目前班次相对较少,批量化部署的需求仍待满足

3)供应链体系主要采取重大项目制模式,成熟度仍需提升;

4)商业模式闭环尚未形成,可持续投入存在一定困难。

这四大因素既是共同制约商业低轨卫星通信更进一步快速发展的主要原因,相互间也存在一定影响,比如因为供应链体系尚未形成规模化发展,卫星制造的固定成本难以通过规模化有效地分摊,单星制造成本下降存在困难。四大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为进一步推动低轨卫星通信的快速发展,需要从整个产业链体系出发,系统性地改善,消除制约。

(四)我国发展低轨卫星通信紧迫性高

低轨卫星全球性覆盖,卫星频轨资源争夺激烈。根据国际电信联盟(ITU)的规定,轨道位置和频谱资源主要以“先到先得”的方式分配,后申报方不能对先申报方的卫星产生不利干扰。由于低轨卫星是全球覆盖的部署,需要全球范围协调频率避免冲突,因此用于低轨卫星通信的频率资源尤为珍贵。

目前以Starlink、OneWeb为代表的全球主要低轨卫星星座主要使用Ku、Ka通信频段资源,且目前Ku频段也呈现出明显的饱和迹象,可用资源十分紧张。随着后续全球各星座的加快部署,Ka频段正成为各星座下一步重点争夺的对象。此外由于近地轨道空间的有限性,轨道空间能容纳的卫星数量也会存在上限。

根据太空与网络测算,在同层与跨层星间最小安全距离均为50km情况下,高度300~2000km组成的低地球轨道空间具有最多35个轨道壳层,总计可容纳17.5万颗卫星。虽然不同的测算方法可能会出现不同的计算结果,但业界对低轨可容纳卫星数量存在上限的认识是基本一致的。低轨空间轨道作为能够满足通信卫星正常运行的先决条件,快速抢占稀缺的轨道资源已经成为各国的当务之急。

(五)低轨卫星互联网产业链

低轨卫星通信组网系统复杂,产业链条长空间大。低轨卫星互联网的构成复杂,组网规模庞大,产业链条长且市场空间大,其产业经济的发展对国民经济发展具有较深远的影响。

鉴于我国低轨卫星互联网与世界先进水平之间的差距以及其建设的紧迫性,我国产业各方近年来集中力量攻关,谋求实现产业突破,尽快推动低轨卫星网络的建设。其中四个显著变化或揭示了我国低轨卫星通信产业正处于奇点将至的阶段。

1、论规划

中央与地方政策齐发力,加快低轨卫星通信产业发展。从中央到地方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导向愈发明确,出台了各种形式的政策和支持意见,推动产业进入高速发展阶段;

2、论生产

低成本批量生产逐步落地。目前我国已实现设计、选型、研发、制造四个低轨卫星生产环节的优化革新,逐步实现造星成本的降低和批产效率的提升;

3、论发射

运力存在差距,从火箭技术和发射资源上积极追赶。从近期的产业发展和未来的规划上,我国的火箭产业正呈现奋起直追的态势;

4、论应用

早期探索卓有成效。我们认为,随着未来低轨卫星部署组网数量的增加,相关配套监管政策的清晰,可闭环商业模式的成熟,会有越来越多的卫星通信终端出现,最终实现广覆盖、大容量、高速率低轨卫星互联网的构建。

(六)低轨卫星成本要求和可靠性要求

商业微小卫星以盈利为目的,因此在成本控制上较传统卫星更加苛刻。在成本的优化上,卫星有关元器件的成本降低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宇航级元器件相对成熟工业级元器件来说,在同样性能水平下成本可以高出数倍。但直接选用工业级元器件上星又面临空间环境的诸多考验,即使是把低成本看做很重要因素的商业卫星也不敢贸然选用。

因此,发展符合商业航天选用需求的元器件标准体系、质量体系,兼顾商业航天的成本要求和可靠性要求,则成为未来商业航天发展的重要趋势。

四、卫星行业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一)卫星行业企业格局

据统计,目前我国较活跃的商业航天企业已超过310家。当前,商业航天企业已经深入到产业链每一个细分环节,从数量来说,产业链下游企业数量最多,产业链上游次之,产业链中游企业数量最少。

值得注意的是,我国商业航天企业产业链布局较为灵活,一些商业航天企业采取了深耕某一产业链环节的“纵向”发展战略,另一些企业采取了跨产业链环节经营的“横向”发展战略,如卫星应用企业可能同时从事相关卫星运营业务,卫星研制企业可能同时从事卫星运营、卫星应用业务。

(二)企业须具备的核心竞争力

1、卫星在轨运管服务

航天器在轨正常运行所需保障性服务包括:测控与数据接收、遥感卫星定标、碰撞预警等服务。

当前,我国商业测控服务发展十分迅速。我国近年来所成立的商业测控公司,不仅承担了我国绝大多数商业卫星的测控和数据接收任务,还承接了一些传统上属于国家队所研制和运营的卫星测控和数据接收服务。

2、卫星在轨运管一体化解决方案

传统的卫星测控、数据接收、遥感卫星定标、在轨碰撞预警等卫星在轨所需要的服务均由不同机构基于自有基础设施提供,存在沟通协调工作量大、成本高、效率低等问题。

能够基于自有的测控数传一体化地面站网、中卫遥感卫星定标场等设施,开发航天器在轨运管服务平台,为商业卫星提供一站式的在轨运管解决方案的企业在未来行业竞争中将更具优势。

以零重空间为例,基于其空间数据获取及应用,零重不断吸收和转化先进空天信息技术成果,并研发自主可控的公司核心技术产品,不断拓展遥感卫星应用边界赋能各行各业,为卫星在轨运管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

3、匹配需求的产能

当市场需求高速增长时,传统制造企业尝试快速增加生产量,却遇到供应链、生产工艺或生产流程的挑战。几乎每个制造业的细分领域,都会遇到“产能地狱”。实现产能爬坡,走出“产能地狱”,是企业走向先进制造的标志。

在卫星制造领域,由于高可靠性的要求,“产能地狱”尤为明显。一颗卫星从开始总装到出厂,通常需要接近一年的时间,大约三分之一的时间被用作各种测试,如果是定制的同步轨道通信卫星,其生产周期甚至可以长达数年。

但这样的生产模式,已无法满足下游市场的需求。截至目前,我国计划或已经开工建设的卫星星座接近20个,卫星规划总量超过2万颗。根据已有明确规划的国内卫星星座统计表测算,未来五年,我国每年有超过400颗卫星的需求。《中国航天科技活动蓝皮书(2022)》显示,2022年,我国总计发射182颗卫星(通信、导航、遥感、科学实验)。平均需求超过当前产量的两倍,我国的卫星产能当前仍有较大缺口。

但在商业航天产业链上游的带动下,卫星的通信、导航、遥感等应用市场也开始高速增长。为了跟上应用市场的发展,实现卫星快速且稳定地量产,是商业航天发展的一大难题。

4、星座建设:卫星能力最大化

近年来,随着下游需求的增长,商业可行性的提升,全球各国进入星座建设的热潮。这是由于,单颗卫星运转很难实现全球覆盖,卫星应用的稳定性会受到影响。例如,当我们在使用车载导航时,经常会显示连接的卫星数量。一般至少需要3颗卫星才能定位,4颗才能准确定位,所以导航卫星必须由多颗组成。而就卫星通信而言,多颗卫星可实现全球覆盖,真正做到随时随地沟通。这就是星座能力的体现。

为了建设星座,必须掌握三个方面的能力:星座规划能力、持续制造能力、星座应用能力。

规划能力:根据下游应用的需求,才能了解星座所需的能力。以此拆解,推导到卫星的数量,每颗卫星需要覆盖的范围,再去进行相应的卫星设计。

制造能力:有了规划后,持续制造发射是星座组网的根本。当前卫星的平均使用寿命为5—7年,星座组网后,还必须持续补网。因此,持续的制造和发射是维持星座运营的关键。

应用能力:有了在轨稳定的星座后,如何发挥应用的能力,将是星座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必须有更多的商业应用支持,才能反哺上游的发射与制造,让整个上下游产业可持续发展。

以“星链”为例,SpaceX的目标是建成一个全球无死角的卫星通信网络,因此需要成千上万颗卫星。国内企业中,零重空间灵鹊星座计划将在未来实现166颗SSO+LEO混合轨道卫星星座群。虽然数量上和“星链”差距较大,但其实通过这些卫星即可实现全球覆盖,重点区域30分钟内重访,其目标是为未来出行生态提供通导遥融合的卫星应用服务。

五、总结

我国商业航天产业在短短几年时间形成了产业集群,跑出了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新型商业航天企业,同时对我国航天产业生态和发展格局产生了深远影响。卫星互联网、低成本运载火箭等商业航天的发展,正在成为拉动全球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我国商业航天企业虽然发展迅速,但要想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站稳脚跟”,仍要面对卫星互联网等领域的诸多挑战,亟须解决星载芯片、低成本终端、星地融合通信体制、高容量一箭多星等“卡脖子”技术难题。资本的助力也为国内商业航天企业技术突破提供了坚实后盾。

“小步快跑、快速迭代”是商业航天企业回馈社会和资本的通行法则。国内商业航天企业应更多发挥现有成熟技术的价值,不要做重复的研发投入,建立并理顺真正行之有效、能够规模化的商业模式,实现合理的成本控制和定价机制等,“让消费者能买得起、用得起航天产品和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