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亿储能,再造宁王
撰文 / 天玑
4月9日,宁德时代在北京发布了针对储能电池市场的全新产品——天恒储能系统,该系统是全球首个采用标准20尺集装箱尺寸的6MWh级储能系统。
一直以来,宁德时代最知名的业务都是动力电池,储能业务鲜有人知。伴随着这场发布会,宁德时代的储能业务也走到了台前。
相比动力电池市场,储能市场的前景毫不逊色,宁德时代有机会在其中再造一个“宁德时代”。
何为天恒?
储能在社会中有广泛应用,它的发展与动力电池和新能源汽车一样,都离不开能源领域出现的替代需求。
我们以新能源汽车为例,它的能源从燃油变成了电,通过动力电池完成了能源替代。储能则是把其他能源转变为电能,并储存起来,此次发布的天恒储能系统是宁德时代的最新储能产品。
在容量上,天恒储能系统使用了标准20尺集装箱储能系统,拥有6.25兆瓦时的高能量,单位面积能量密度提升了30%,占地面积减少20%,达到6兆瓦时级别储能系统的全球第一。
这主要得益于天恒系统使用了储能专用的长寿命电芯L系列产品,该系列的电芯是磷酸铁锂材料,在基于标准20尺集装箱空间内,结合PCS定压范围,能把电芯能量密度拉高到430wh/L,实现了磷酸铁锂储能电池的超高能量密度。
关注动力电池市场的朋友对磷酸铁锂不陌生,它和三元锂电池占据了动力电池市场的大部分市场份额。从宁德时代的业务发展过程来看,公司在动力电池领域的积累,为发展储能业务提供了基础。
宁德时代一直在研究大容量电芯,2020年是研究的分水岭,当时公司开始进行大容量电芯产品的更新换代,陆续推出了271Ah、280Ah等大容量电芯产品,并实现规模化量产。此后,280Ah电芯逐步替代了271Ah电芯。
横向对比,国内其他储能厂商直到2021年,才开始推出容量大于280Ah的电芯,可见公司在这方面拥有技术优势。
天恒储能系统的另一个特点是长寿命,天恒能做到这一点也是得益于采用了L系列电芯产品。
一般而言,电池在使用一段时间后,都会发生衰减,这会导致电池的储能和放电能力下降,动力电池和储能行业都受到了它的限制。在这方面,天恒储能系统可以做到“5年零衰减”,无疑具有重要意义。
宁德时代未透露具体的技术细节,但从原理上来看,公司应该是在材料、制造工艺上取得了突破,或者两者兼而有之,才拿到了这个成果。
最后再来看安全。安全和寿命、容量一样,都是制约储能系统发展的难题,宁德时代会在安全上发力在预料之中。
一般而言,储能系统的安全性涉及两方面,分别是设计和运维。在设计时,就需要考虑到安全性的要求。在运维时,要能准确、高效监测系统的运行状况。
以运维为例,天恒储能系统投运后,可以通过AI风险监测和智能预警不断地监控运行状态,利用PSA模型量化储能产品全生命周期失效概率,从而验证安全设计目标并持续更新。
总的来看,天恒储能系统作为宁德时代最新的储能产品,具备了当前最先进的技术。
储能市场让宁德时代再次称王
储能市场的规模和前景都不输动力电池市场,这给宁德时代提供了进入市场的理由。
先来看规模。目前,行业内有多份第三方数据,尽管它们的数据各不相同,但都表明储能行业前景广阔。
据中国物理与化学电源行业协会储能应用分会预计,到2025年,新型储能产业规模有望突破万亿,到2030年预计接近3万亿。据Mordor,2024年储能市场规模预计为511.0亿美元,预计到2029年将达到997.2亿美元2024年-2029年的复合增长率为14.31%。
在内部,宁德时代制定了三大战略发展方向,储能正是其中之一,可见宁德时代对储能业务相当重视。
储能产业链环节众多,宁德时代的位置是产业中游。一方面对接上游原料厂商,另一方面对接下游的应用。但是,宁德时代并非单纯的“集成商”,由于它擅长做电池及能源管理,其角色更复杂,一举一动都牵动着各方的神经。
从需求上来说,储能行业分为发电侧、输配电侧和用户侧三方面,应用场景众多,如工业企业储能、充电站储能、通信基站后备电池、家用储能等,这些场景宁德时代均有布局。宁德时代的储能产品主要包括EnerOne、EnerC、EnerOne Plus、5MWh EnerD液冷储能预制舱系统等产品。
一番布局后,宁德时代并没有马上赢得回报。公司于2011年开始布局储能,直到2018年,储能业务的收入才超过1亿元,彼时动力电池业务的收入早就超过了百亿元。随着新能源市场的发展,储能业务在2021年迎来了转折点,其收入暴涨了601.01%,达到136.2亿元。
时至今日,储能业务已经是宁德时代的第二大收入来源,无论是增速还是毛利率,都不输动力电池业务。
更重要的是,储能业务的市场份额也拿到了好成绩。据 SNE Research 统计,2023 年公司全球储能电池出货 量市占率为 40%,连续 3 年排名全球第一。
宁王的两个难题
储能市场经历过潮起潮落,当前已经告别了高速增长阶段。
2020年,行业也可以用飞快发展来形容,当时,宁德时代储能业务的增长达到了218.56%。到了2023年,储能行业的发展只能用较快来形容,宁德时代储能业务的增速已降至33.17%。
尽管公司储能业务的规模已经增长至599亿元,但由于增速放缓,储能业务的前景,已经不能再用无限美好来形容了。宁德时代在年报中,已经不再提“储能市场发展潜力巨大”。此时,宁德时代需要找突破点。
节点Auto在上面提到,公司的储能业务的收入在2021年暴涨了601.01%,这得益于新技术和新产品的助力。
2020年,宁德时代基于长寿命电芯技术及液冷CTP电箱技术,推出了户外液冷电柜EnerOne,它具有长寿命、高集成和高安全的特点。EnerOne采用280Ah磷酸铁锂电芯,放电速率为1C,循环寿命可达10000次。一体化的变频液冷系统,可将电池簇内温差控制在3℃以内,有效提升使用寿命。2021年,EnerOne开始批量交付。
在2021年,宁德时代的储能业务还与国家电网、南方电网、大唐集团、国投电力在内的国内“五大四小”发电企业,以及晶科能源等新能源企业达成了合作。
从过往的经验来看,研发新技术、完善新产品能帮助宁德时代获得竞争力,进而与合作伙伴达成合作,让储能业务更上一层楼。
2023年,宁德时代还加大了境外市场的开发力度,其在境外市场斩获了多个大项目,如为意大利国家电力公司ENEL交付6.4GWh规模的全球最大储能项目群。截至2023年,境外市场在宁德时代总收入中的占比已经超过了30%。
在未来,拥抱技术和境外市场,会是宁德时代在储能市场上继续坚持的两个策略。
宁德时代在储能市场上的主要对手是比亚迪和瑞浦兰钧,依照市场份额划分,这两家分别排在全球第二和第三。
大家对比亚迪比较熟悉,其在新能源汽车和动力电池市场上的表现有目共睹。在储能上,比亚迪的布局时间比宁德时代还要早一点。
2008年,比亚迪成立电力科学研究院,开始研发储能系统产品。2009年,比亚迪首个储能电站在自有坪山厂区落成,是国内首套兆瓦级锂电储能电站。
在内部,比亚迪也将储能提高到了战略发展方向的角度。在芒格考察比亚迪总部时,王传福就提出了“光伏发电+汽车用电+电池储电”的构想,表示想要打造一个围绕太阳能、储能和电动汽车的新能源帝国。2024年,比亚迪设立了旗下首家以储能命名的公司,这被解读为其完善储能领域布局的重要一步。
比亚迪的储能战略和宁德时代的战略,有相同点,也有不同点。
相同之处在于,两者都掌握电池,拥有成本优势。电池储能系统由电池、电池管理系统(BMS)、变流器(PCS)、能量管理系统(EMS)、屏柜电缆以及土建安装等几部分组成,电池的成本占比高达约60%。这意味着如果两者中的一家如果选择打价格战,行业内的其他玩家都不会好受。
不同之处在于,比亚迪除了做商业储能外,还在做户储,也就是家庭用户使用的储能系统,比亚迪的储能业务拥有更大的储能想象空间。
与宁德时代和比亚迪相比,瑞浦兰钧的知名度虽然不高,但也不容小觑。瑞浦兰钧背靠全球最大的不锈钢制造商和金属镍生产商青山集团,主营业务为锂离子电池,是青山集团在新能源产业的重要布局。
总的来看,宁德时代在储能市场上面对的局面,与在动力电池市场相似。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
- 热股榜
-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