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创作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观察丨房企债务展期:融创恒大碧桂园各有难处,远洋“未爆”先重组

近两年,债务违约,俗称“爆雷”,是房地产行业的高频热词。

市场原以为,在经过最初一波如恒大、融创、富力等房企相继违约后,支持政策大量出台,行业已及时止血,但不想即便来到2023年二季度,行业的债务违约风险依然高悬,一些被认为已经安然渡险的房企,竟也走到了悬崖边缘。

其中,碧桂园的行业一哥身份,以及远洋集团的国资背景,更是极大地刺激了市场的神经。可见行业的化债之路远未结束。

数据直观反映了严峻的形势:8月初至9月中旬,新增境内债实质性违约20.45亿元——规模不算太大,但说明违约潮并未完全刹止。

在支持政策已经大量出台的背景下,房企依然无法按时支付相关票据,与楼市大环境有不小关系。1-8月份,全国商品房销售额78158亿元,下降3.2%;截止8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64795万平方米,同比增长18.2%。

除了销售不振,融资方面的“入不敷出”也是房企债务风险堆积的重要因素。

8月初至9月中旬,共计20余家房企发行了37只境内债券,发行规模为369.18亿元,同比增长38.32%。在行业存在信用危机的情况下能够如此大幅扩大境内债发行规模,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政策的正向支持力度。

只是同期境内地产债到期规模为413.37亿元,意味着行业整体的偿债压力在这段时期有增无减。这还没算上到期应付的境外债。

当然,也有部分企业通过对债务进行展期,避免的流动性的进一步削弱,但今年以来成功获得展期的地产债明显较去年减少,其中8月初至9月中旬新增境内债展期规模约30亿元。一些实力较弱的房企如时代中国、合景泰富等则无法获得债权人的谅解,寻求债务展期失败,形成实质性违约。

为此,本文重点关注房企债务获展期的经典案例,试图透过案例为该类房企画像,为何它们能成功债务展期、它们为债务付出怎样的代价换来怎样的条件?

2023年房企新增展期案例

数据来源:企业公告,睿思整理

融创中国:最大规模的集中展期

1月4日,曾经的“地产黑马”融创中国,终于在债务重组上迈出关键一步。旗下10只境内债券总计160亿元的展期方案均获持有人投票通过。

该等10笔公司债券及供应链ABS,加权平均展期期限3.51年。为增信,融创以广州文旅城、重庆江北嘴A-ONE、温州翡翠海岸城等资产作为展期偿付保障,并设计了现金支付+小额兑付机制。

6月13日,融创中国又披露了约90亿美元的境外债务重组,已接获约87%债权人同意加入重组支持协议,将于今年10月进行法定裁决。

根据重组方案,融创将发行强制可转化债券,债权人可选择将债权转换为融创服务的股权,融创自身也将以不优于债权人的转股条款,将股东贷款转为股权。

与此同时,加速资产变现令公司恢复持续经营能力,也是融创“说服”债权人同意加入重组的重要条件。为此,融创与华融、东方资产、长城资产、信达资产、陕西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等头部AMC展开合作,合作规模超过240亿元,包括上海外滩壹号院、武汉桃花源、西安曲江印、咸阳森屿岛等多个重点项目陆续迎来盘活。

融创中期财报显示,上半年融创实现营业收入584.7亿元,同比增长20.5%;归母净亏损约为153.7亿元,亏损额较去年同期减少了33.9亿元。截至上半年末,权益土地储备约1.22亿平方米,权益土地储备货值约1.39万亿元。

当前,融创的借贷总额约3125.7亿元,资产负债率93.7%,而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约72.91亿元,债务化解压力依然较大。

中国恒大:暂时的喘息空间

中国恒大的债务展期最为复杂,也最具典型性。实际上,恒大在债务危机中的处理手法,在行业中一直具有很重要的参考价值或者风向标意义。

恒大的境内债已有多笔涉及二次展期甚至多次展期,但与整体债务规模相比,无疑杯水车薪。

资料显示,2022年以来恒大先后完成9支境内公司债券本金或利息的展期,展期期限为6个月至1年不等,涉及约本金金额535亿元,利息37.03亿元。

而恒大剔除预售款后总负债为1.78万亿元,截至7月末的到期应付债务累计已达到2775亿元,逾期商票累计2075亿元。

恒大境外债的重组可能很快就有结果。今年4月,恒大与境外债权人已签订了债务重组协议,但仍需本月底债权人会议上得到正式通过以及法院裁定,方能成行。

根据债权人方面透露出来的信息,恒大计划让债权人进行债转股,对应标的为中国恒大、恒大汽车、恒大物业三个上市公司股份,同时恒大将提供由境外非核心资产组成的增信方案。为争取债权人支持,恒大将向同意重组的债权人支付相当于债权人持有债权本金0.25%的同意费。

当然,恒大希望用这番诚意换取债务期限的大幅推后(最长计划期限12年)、利率大幅降低,以及利息支付条件的大幅优惠(2.5-3年后才首次付息)。

若方案最终得到通过,恒大将获得足够的缓冲期,为其恢复经营提供条件。

由此可见,恒大先前取得的多次境内债展期,更多只是扬汤止沸,获得的只是暂时的喘息空间。想要从根本上解决危机,恒大需要对境内外债务进行一次彻底重组,并恢复正常的经营。

所幸恒大目前依然是行业内土储最庞大的企业之一,1.9亿平方米的储备项目为争取债权人支持及经营复苏保留了希望。

碧桂园:一次展三年更务实

8月13日碧桂园发布旗下11笔境内债停牌公告,其中9笔寻求展期。

8月末,碧桂园第一个债务展期方案获得债权人通过。该笔债券是本应9月2日到期“16碧园05”的私募债,当前债券余额为39.04亿元,也是碧桂园在当时一年内到期境内债余额最大的一笔。

碧桂园拟将“16碧园05”展期三年,分七期兑付:首付6%(到期后的第1、2、3个月分别支付2%的本金);2024年9月份的本金兑付比例为10%;2025年9月份的本金兑付比例为15%;2026年3月份的本金兑付比例为25%;最后一期2026年9份月的本金兑付比例为44%。

在展期之外,碧桂园也拿出了旗下资产作为增信措施,包括福建龙岩、海阳、江苏沭阳、淮安、兴化的等项目公司的股权质押。

由于此前房企境内债展期一般以半年、1年或1年半为限,因此部分债权人对于一次性展期3年略感不满。不过也有市场人士指,三年周期相对来更“务实”,因为此前展期1年左右的其它案例中,大部分都在首次展期到期后提出要二次、三次展期,场面尴尬。

另一笔境内债“16腾越02”的情况则要差一些,对其展期方案进行投票的会议已经延期三次,是碧桂园宣布寻求展期的9笔境内债中唯一未获通过的一笔。该笔债券到期日为10月21日。

境外债方面,碧桂园在9月5日几乎压线支付了2000多万美元的利息,相关美元债其实在8月7日就到期,但有一个月的宽限期。

作为地产行业的一哥,同时也是未出险的房企,碧桂园的债务压力不小。截至6月末,有息借贷为2579.1亿元。其中12个月内到期的债务为1087亿元,非受限现金为1011亿元,若两组数字简单对比或不能完全覆盖短期债务。但碧桂园强调,考虑到经营业绩、成本控制措施和其他计划所产生的预期现金流入,能够满足自2023年6月30日起12个月内到期的债务支付需求。

远洋集团:提前重组未雨绸缪

9月15日早间,远洋集团披露公告称,将暂停支付旗下所有的境外债务,同时宣布这些债券将于同日于港交所停牌,直至整体重组及(或)延期解决方案获得实施。

资料显示,涉及的远洋境外债共8笔,账面金额接近40亿美元。其实远洋最快到期的美元债的到期日为2024年7月,这意味着,远洋现阶段在支付利息层面就已经遇到较大的困难。

8月13日,远洋就由于未能在宽限期内支付一笔美元债利息导致发生违约,但及后远洋取得了债权人的违约豁免,暂时保住了无公开市场违约的招牌。

每每惊险“走钢丝”实非远洋所愿。因此才有了9月15日远洋在未出险的情况下,宣布寻求债务的全面重组。远洋认为,这是最佳出路。

虽然穆迪对此表示远洋此举可能会刺激到持有未到期债券的债权人,导致要求加速偿还相关债务,反而会加剧远洋流动性的紧张度。但从远洋的角度出发,不难理解这一略带赌博意味的抉择。

当前远洋的贷款总额超过900亿元,一年内到期的就超过440亿元。

但由于楼市未显露实质性的扭转回升局面,远洋今年1-8月合约销售额也不过401亿元,若考虑到回款率在九成左右,远洋的年销售规模只能勉强覆盖其一年的偿债要求。而由于远洋净负债率已到达326%的超高水平,想要借新还旧有一定难度。

因此,藉由未出险的优势,远洋提出要将境外债全面重组,应该能争取到相对有利的条件。

更何况,远洋背后有两大实力雄厚的险资股东,而作为中国人寿唯一大股比持有的地产平台,远洋“提前”将债务重组大概率会得到不错的结果。

更多精彩内容,关注云掌财经公众号(ID:yzcjapp),或者点击这里下载云掌财经APP

以上内容仅供学习交流,不作为投资依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点击查看风险提示及免责声明
热股榜
代码/名称 现价 涨跌幅
加载中...
加载中 ...
加载中...

二维码已过期

点击刷新

扫码成功

请在手机上确认登录

云掌财经

使用云掌财经APP扫码登录

在“我的”界面右上角点击扫一扫登录

  • 验证码登录
  • 密码登录

注册/登录 即代表同意《云掌财经网站服务使用协议》

找回密码

密码修改成功!请登录(3s)

用户反馈

0/200

云掌财经APP下载

此为会员内容,加入后方可查看,请下载云掌财经APP进行加入

此为会员内容,请下载云掌财经APP加入圈子

云掌财经
扫码下载

更多功能与福利尽在APP端:

  • 精选会员内容实时推送
  • 视频直播在线答疑解惑
  • 达人一对一互动交流
关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