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根据中核集团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的消息,全球最大的“人造太阳”核心部件研制取得重大进展,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完成首件制造,这标志着中国全面突破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的关键技术,实现该技术的持续领跑。

盘面上看,11月23日开盘,天沃科技002564.SZ)迅速拉升至涨停,百利电气600468.SH)、久立特材002318.SZ)、保变电气600550.SH)、中国核建601611.SH)等个股纷纷跟涨。

中国团队突破核心技术

据了解,探索开发聚变能源的ITER,是由中国、美国、俄罗斯、欧盟、印度、日本、韩国共7个国家共同参与建造,被誉为全世界最大的“人造太阳”,是目前全球规模最大、影响最为深远的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之一。在该项目中,我国承担了大约9%的任务。

作为中方参与ITER计划的重要单位,西南物理研究院承担着绝大部分涉核部件的研制任务。增强热负荷第一壁直接面对的是芯部1亿摄氏度高温等离子体,是ITER最关键的堆芯部件,涉及聚变堆建设的核心技术。此前,我国已掌握该项技术并率先通过了国际认证。

目前,这个项目正在建设世界上最大的实验性托卡马克核聚变反应堆,其主要目的就是验证聚变发电的可行性。托卡马克是进行可控核聚变研究的主要装置,利用强磁场把上亿摄氏度的等离子体控制在真空容器里,并保证聚变反应稳定持续的进行。

由于它产生能量的原理与太阳相似,所以被人们称为“人造太阳”。“人造太阳”其实是一种通俗的说法,由于时刻发生着核聚变反应,太阳才能够持续的发光发热。

为实际应用奠定坚实基础

据了解,西南物理研究院承接的是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全尺寸原型件研制,该团队在成功批量制备增强热负荷手指部件后,与贵州航天新力科技有限公司通力合作,克服高温、限电、疫情等困难,携手攻坚克难,解决了一系列技术难题,成功完成了部件的焊接装配。

事实上,稳步推进ITER相关任务的完成和实施,将为我国在未来建造聚变工程试验堆和商用电站奠定坚实基础。

针对“人造太阳”的路线选择,我国目前有两个路径,一是在科学理论上解决一些关键的物理问题;二是工程技术问题,未来会继续开展物理实验,研究先进的稳态运行模式。

经过多年的沉淀和积累,聚变能的科学可行性已经被证实,并且已经完成了80%以上的关键技术积累,中国有望在未来30-50年实现聚变能的实际应用。

未来,一旦成功实现聚变能,就可以为人类提供永续的清洁能源,进而替代化石能源,这对中国建设绿色、低碳的新型能源体系,践行“双碳”目标都具有重要意义。

“人造太阳”概念股较为稀缺

览富财经网注意到,在A股中,仅有少数几家上市公司布局了“人造太阳”的相关业务。

天沃科技在互动平台表示,公司曾作为我国装备制造的唯一代表,与中广核联合承接的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蒸汽冷凝设备研发制造任务,是我国非标压力容器行业的一线供应商。

百利电气表示,公司控股的子公司辽宁荣信兴业电力技术有限公司曾为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计划提供电力无功补偿设备,其主导产品包括高压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VC)、高压静止无功发生器(SVG)等。

久立特材表示,公司负责研发、生产的ITER项目用PF导管(方圆管)是ITER计划的关键部件,该产品已连续供货多年,销量稳定。

中国核建子公司中国核工业二三建设有限公司有参与该“人造太阳”工程,是中标该工程的中法联合体成员单位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