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黄嘉祥

8月17日,平安银行(000001.SZ)发布2022年半年报,该行上半年实现营收920.22亿元,同比增长8.7%;净利润220.88亿元,同比增长25.6%。其中,利息净收入640.59 亿元,同比增长7.9%;非利息净收入279.63 亿元,同比增长10.4%。

平安银行2016年10月全面启动零售转型,如今零售转型已进入“五位一体”新模式下的“智能化银行3.0”阶段。不过,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增速逐渐放缓,2022年上半年,零售业务净利润同比下降5.6%。

近日,市场传言平安银行降薪,“零售条线延递奖金调降40%”。在8月18日举办的平安银行2022年半年报业绩发布会上,平安银行行长特别助理蔡新发回应称,其实是员工季度奖金有一个打折,并不是降薪,预发的季度奖金系数从15%调到9%。

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

平安银行董事长谢永林表示,上半年业绩与去年制定目标有差距,因此减少预发奖金;业务策略动态调整之后,对下半年业务发展态势基本满意。

截至今年6月末,平安银行不良贷款率为1.02%,与上年末持平;关注贷款占比达1.32%,较上年末下降0.10个百分点;逾期贷款余额占比为1.46%,较上年末下降0.15个百分点。今年上半年,该行收回不良资产总额266.78亿元,同比增长34.8%,这是平安银行利润增长贡献的重要来源。

零售业务转型

自平安银行启动零售转型以来,零售业务成为该行业绩的一个强劲增长极。

2016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收入占全行营收的比重只有30.6%,到了2021年,其零售业务实现营收982.37亿元,同比增长8.4%,在全行营收中占比为58%;零售业务净利润214.98亿元,同比增长17.3%,在全行净利润中占比近60%。

进入2022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增速放缓。2022年上半年,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实现营业收入514.02亿元,同比增长4.4%,在全行营业收入中占比为55.9%;零售业务净利润 110.65亿元,同比下降5.6%,在全行净利润中占比为50.1%。

平安银行表示,年初以来,本行零售业务营业收入增速放缓,资产质量承压。平安银行加大零售资产核销及拨备计提力度,导致零售业务净利润同比下降,但总体经营稳健。

日前,有消息称,平安银行零售业务开始降薪,降幅达40%。原来从每年4月到12月,每月按5%的比例预发的绩效奖金,三季度开始已降至3%,并且已体现在最近发放的一个月工资上。

一石激起千层浪。“零售降薪新闻出来后,就有分析师、投资者前来询问,你们说业绩好,但又降薪了,怀疑我们是不是做假。”蔡新发说,这绝对不是降薪。

蔡新发表示,平安有一个绩效非常强且严格的体系,每年会定目标,定了目标以后每个季度去看达成情况,从而决定奖金发放比例。去年底,大家相对比较乐观,今年经营目标定得比较高。但各种因素对今年上半年业绩影响比较大,与去年既定目标有一定差距。

“有这种差距,就会按既定规则对奖金系数进行一些打折,但不是降薪,这是按平安银行内部规则运行的。”蔡新发说,今年形势复杂,零售业务也采取守势,贷款风险控制更严,也有所收紧。

“我们也做了检讨,没有根据宏观情况及时调整业务,现在对宏观环境看得要更清楚一些。目前来看,信贷需求还是很旺盛的。新一贷、车主贷等业务都在增长,随着宏观形势好转,对恢复增长保持审慎乐观,6、7月份恢复比上半年要好很多,业绩有所改善,下半年员工不用太担心。”蔡新发说。

谢永林表示,零售业绩受到影响,管理层要检讨。因为对于管理层而言,预发奖金扣一点可能并不在意,但是对于一线尤其是刚入职员工来讲,预发奖金对他们当月、当季收入影响比较大。

“在复杂环境下,我对平安银行的零售经营指标还是比较满意的,动态调整经营策略也是非常到位的。”谢永林说,进入下半年,平安银行业务发展动能显示出来的态势令人满意,相关指标回升力度仍然可喜。

谢永林认为,综合金融是平安的核心优势,不能丢掉。面对不同环境,相关策略打法要迭代升级。虽然寿险目前面临不少困难,但是零售综合金融在零售业务当中的贡献仍然稳中有升;平安集团综合金融挖掘空间仍然巨大。

谢永林指出,平安银行要进一步升级经营策略,把“五位一体”模式复制到综合金融的渠道经营管理,更高效地挖掘综合金融这一“金矿”;要更深依托“五位一体”模式的数据能力,挖掘存量客户当中的潜在价值客户,不断提升综合金融的“含金量”。未来,综合金融给银行带来的价值会越来越强。

继续加强房地产贷款管理

平安银行在半年报进一步披露了涉房类资产质量数据情况。

平安银行表示高度重视房地产行业授信的风险防范和质量管控。2022年6月末,该行实有及或有信贷、自营债券投资、自营非标投资等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合计3413.73亿元,较上年末增加2.84亿元;该行理财资金出资、委托贷款、合作机构管理代销信托及基金、主承销债务融资工具等不承担信用风险的业务余额合计1091.53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15.33亿元。

平安银行2022年中期发布会现场

承担信用风险的涉房业务主要是对公房地产贷款余额2980.20亿元,较上年末增加90.97亿元。其中,房地产开发贷1057.51亿元,占该行发放贷款和垫款本金总额的3.3%,较上年末下降0.5个百分点,全部落实有效抵押,平均抵押率43.4%,97%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城区及大湾区、长三角区域;经营性物业贷、并购贷款及其他合计1922.69亿元,以成熟物业抵押为主,平均抵押率45.8%,96%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城区及大湾区、长三角区域。2022年6月末,该行对公房地产贷款不良率0.77%。

不承担信用风险的涉房业务主要是合作机构管理代销信托及基金525.77亿元,较上年末减少163.28亿元,其中底层资产可对应至具体项目或有优质股权质押的产品规模421.59亿元,93%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城区及大湾区、长三角区域,其他主要是高等级私募债及资产证券化产品。

2022年7月末,该行所涉楼盘中逾期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0.78亿元,占全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的0.028%,总体涉及规模小。同时,7月末本行个人住房按揭贷款余额占全行贷款的比例仅8.75%。平安银行表示,相关事件对本行资产质量影响较小,未对经营构成重大影响。

平安银行副行长郭世邦在业绩会上表示,上半年房地产市场持续调整,对银行涉房业务主要带来贷款投放和风险管控两个方面的压力。

“本轮房地产行业深度调整,验证了我行一直以来对房地产业务精细化管理的有必要性。无论是在行业鼎盛期,还是在低迷期,争取选好主体,选好区域,管好项目的这样一个三维管理模式,在主体方面坚持名单制管理,同时持续迭代,完善预警系统,对房企风险提前预判,及时调整房企授信策略,提前规避风险,因此我行与同业比,‘踩雷’比较少。”郭世邦说。

郭世邦指出,平安银行坚持布局人口有净流入的高能级城市,项目九成以上分布在一、二线城市城区以及大湾区长三角区域,市场价值稳定性强,在项目方面也持续加强项目过程管理和资金封闭管理,实现贷后全流程线上化建设,压实网格化封闭管理,控制终极风险。

至于后续措施,郭世邦表示,在存量房地产业务方面,一是加强授信资金提供管理,严格审核工程进度和建设资金需求,确保授信资金用于项目建设不会挪用;二是跟踪项目工程进度,出现延迟的及时调查原因,采取相应举措防范风险;三是强化销售资金管控,按当地监管要求和平安银行制度规定,使用预售资金确保用于项目建设和我行的授信本息偿还;四是提前做好风险应对预案,针对已发生风险的项目,配合当地政府和监管部门做好协同。

平安银行表示,将严格按“房住不炒”大政方针,继续在落实监管要求的基础上,切实做好房地产贷款均衡有序投放,重点支持保障性住房及租赁住房开发及运营、符合政策导向的房地产项目并购,有选择支持具有真实需求支撑区域的普通商品住宅开发,积极参与房地产企业并购债承销与投资。

平安银行称,同时,持续加强房地产贷款的风险管控,坚持贷管并重,在坚持“选好项目”基础上,进一步突出“管好项目”,升级资金封闭管理要求,升级线上化贷后管理工具,实现对客户经营、项目进度、资产状态、资金流的全方位监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