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巴巴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走“下坡路”。

近日,阿里巴巴(NYSE:BABA、HK:09988)发布2023财年第一季度(对应自然年2022年第二季度财报)业绩,期内实现营收2055.6亿元,同比下降0.1%;调整后净利润302.5亿元,同比下降30%。

对此,阿里巴巴给出的原因是,受2022年4、5月份疫情影响,行业整体增长承压。值得一提的是,这不仅是阿里巴巴营收增速已连续5个季度下滑,也是首次出现了季度同比负增长。

除了业绩尽显颓势外,阿里巴巴上月还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列入可能退市的中国公司名单,另遭第一大股东软银大规模减持,真可谓“屋漏偏逢连夜雨”。

反映在资本市场上,阿里巴巴股价自2020年10月以来持续下滑,2022年3月15日更是刷新最大跌幅,最低价71港元/股,此后略有好转,截至8月8日股价报收88.8港元/股,较巅峰时刻的309.4港元/股暴跌逾七成、较发行价176港元/股跌近五成,未来预计继续承压。

资料来源:Wind。

互联网大佬阿里巴巴这是怎么了?繁杂的业务体系中到底是哪块出现了问题?作为第二增长极的云业务表现如何?昔日的“伯乐”软银为何此时选择“离场”,阿里真的不配投资了吗?

一、昔日“顶梁柱”中国商业滑坡,成拖累业绩罪魁祸首

谈及“阿里系”,给人的直观印象莫过于庞大的业务体系。

俗话说,事有轻重缓急。体现在业务上,必然有主次之分。

以阿里巴巴营收“顶梁柱”中国商业(包括中国零售商业和中国批发商业)为切入点,要知道,其对总收入的贡献率持续在七成左右。

不仅地位重要,而且赚钱能力也是一流。除刚刚微盈的阿里云业务外,中国商业是阿里巴巴唯一的利润来源。这也就是说,中国商业不仅要养活自身,还要养活其余各大板块。

然而,就是这么一位“老大哥”,如今也过得极为艰难,增速持续下滑。

以淘宝、天猫贡献的广告费和佣金为主的客户管理业务收入下滑,考虑到占比较高,无疑是“拖累”老大哥的罪魁祸首。

互联网流量见顶,红利消失。据《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1年底我国网民数量也不过10.32亿。反观阿里巴巴活跃消费者,也已经到达10亿。两者接近,这就意味着阿里巴巴再想通过提升用户规模来实现业务扩张的道路已经走不通了。

在由“增量”转为“存量”的当下,阿里巴巴群狼环伺。

前有拼多多、京东等老牌对手虎视眈眈,后有以抖.音快.手为代表的社交电商、兴趣电商等新电商业态的强势进攻,阿里巴巴迎来最为艰难的“中年危机”。

事实上,早在2021年客户管理业务收入就已经出现下滑迹象,彼时同比微降1%。步入2022年一季度,该业务并未得到好转。对此,阿里巴巴解释称,“淘宝、天猫线上实物商品GMV同比出现了低单位数下降。其中,1月、2月持平,3月受新冠肺炎疫情的影响导致GMV回落。”

进入2022年第二季度,由于疫情多点频发,北上等一线城市进入封控状态,即使期间有“618”大促活动,但多数订单因无法按时履约导致取消,致使佣金收入大幅萎缩。

当然,阿里巴巴也并没有坐以待毙,相反仍在积极自救。

一方面,阿里巴巴调整战略,以“质”换“量”。正如张勇所说,“工作重点从‘绝对用户规模增加’,转移到‘服务现有用户’,做好用户分层分类运营,瞄准存量用户的钱包份额”。对此阿里巴巴选择从核心内容板块入手,升级了淘宝直播和逛逛两大业务,以此提升用户体验。

另一方面,阿里巴巴还加大对自营业务的投入,试图以此增加用户粘性。例如,淘宝先后上线官方自营业务“猫享自营”、“猫享闪购”,近期又新增自营电器淘宝旗舰店“喵速达”。

当然,转型并非一日之功,要想恢复中国商业昔日辉煌,阿里巴巴还得探索。

二、今日“新星”阿里云增速放缓,挑不起大梁

在阿里巴巴整体业绩承压之下,阿里云在抵消跨分部交易的影响后的总收入约176.85亿元,同比增长10%,是主要板块中增长最快的部分。

这也不为奇,毕竟阿里云被给予了厚望。

张勇表示,“面对不确定性,阿里巴巴的应对之道是‘坚定信心、积极应变和做好自己’,坚定信心是坚定对阿里巴巴所在的数字经济未来的信心,坚信数字化作为大趋势一定会在社会经济总量中占比越来越高、是跨行业、跨市场的共同主题;积极应变就是积极适应环境的变化,在社会发展的大势和经济的大周期中找准阿里的发展路径;做好自己则是继续聚焦消费、云计算、全球化三大核心业务战略,实现高质量的业务增长,并且把ESG作为支撑三大核心业务战略、实现做一家102年的好公司的基石”。

不仅如此,阿里云已经可以“养活”自己了,连续一年实现盈利,不再需要由中国商业供血。

读到这里,是不是该为阿里巴巴开香槟庆祝了?

但背后,阿里云早已千疮百孔。

虽然2022年二季度同比仍在增长,但涨幅与此前相比明显放缓,已连续3个季度环比下滑。盈利能力其实就更不值得一提了,在整体数百亿级别的盈利能力上,阿里云仅仅个位数的利润微不足道。

对此,阿里巴巴解释称,“主要是因为阿里云大客户TikTok停止服务,在线教育客户收入减少、中国互联行业其他客户需求减少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除了业绩上的不如意,阿里云在行业中的竞争力亦显疲惫。

据《中国云基础设施服务市场报告》数据显示,2022年一季度中国服务市场规模同比增长了45%至274亿美元,虽仍在榜首,但份额有所下滑。

覆巢之下,安有完卵。

三、负面舆情不断,但管理层坚定看好

上月,阿里巴巴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列入可能退市的中国公司名单。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给出的理由是,基于2020年美国通过的《外国公司问责法》,美国上市公司无法完全检查阿里巴巴截止到3月31日为止使用的注册会计师事务所的审计底稿。也就是说,如果外国上市公司连续三年都无法检查审计底稿,将有可能被强制退市,今年被认定为阿里巴巴第一个未检查年度。

为了应对退市风险,阿里巴巴于7月26日公告表示,“拟将香港新增为主要上市地,在香港联交所完成审核程序后,阿里巴巴将实现港美股‘双重主要’上市,相关流程预计将在2022年年底前完成”。

随后8月8日,阿里巴巴表示,“已向香港联交所申请将公司于香港联交所主板的第二上市地位变更为主要上市”,当日获香港联交所确认。

对此,阿里巴巴首席财务官徐宏表示,“通过实现在香港和纽约两地交易所主要上市,来进一步扩大和丰富我们的投资者基础”。不仅如此,还会带来更多南下主、被动资金的流入,补充更多的流动性。

此外,阿里巴巴还遭第一大股东软银大规模减持,共计出售2.13亿股阿里巴巴股票,约占之前持仓的三分之一,共套现约220亿元。在最近抛售后,软银所持阿里巴巴股份的比例已由今年一季度的23.9%降至15.85%。

对于减持原因,一方面系阿里巴巴盈利能力下降,另一方面还与软银投资策略转变密切相关。

这种投资策略的转变,或为软银的无奈之举。据5月12日发布的2021年财报显示,软银实现归母净利润约-850亿人民币(-1.7万亿日元),创历史新高,其中愿景基金净利润-1400亿元人民币,内部回报率远低于行业平均水平。

对于巨额亏损的原因,软银解释称,“主要是其所持有上市投资组合公司股价的下跌”。以滴滴出行为例,软银狂砸120亿美元成为其第一大股东,然而滴滴出行在成立不足一年的5月23日宣布退市,退市前股价暴跌近九成。

昔日的软银尤为青睐较为激进的互联网概念股(诸如滴滴、京东物流、叮咚买菜),但在业绩承压之际,也不得不选择由激进派转向保守派。软银CEO孙正义曾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软银未来将采取更防御性的策略,投资步伐将逐步放缓,包括对新投资采取更严格的标准,以及在投资速度方面更为保守”。

可以说,正因为有了昔日的伯乐软银,才有了今日的互联网大佬阿里巴巴,如今却双双“陨落”。

但与软银“离场”态度不同的是,阿里巴巴管理层对公司长期看好。

阿里巴巴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过去一个季度,我们积极应对宏观环境的种种变化,通过持续加强为客户创造价值的能力,始终聚焦长期战略。虽然我们的业务在四、五月增速相对放缓,但进入六月已经看到向好迹象。基于我们拥有的高质量消费群体,以及满足客户不同需求的多元化业务所呈现出的韧性,我们对未来长期增长充满信心。”

除了口头上的肯定,第二季度阿里巴巴还拟以约35亿美元回购约3860万股美国存托股(相当于约3.087亿股普通股),回购力度很大,凸显对其长期价值的认可。

与阿里巴巴管理层有相同态度的还有各家券商,其中广发证券、安信证券、中信证券等纷纷维持“买入”评级,评级原因多为2022年上半年疫情冲击渐趋暖,成本优化带动业绩改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