苹果依旧在“突围”,且方向依旧模糊不清。

当下摆在苹果面前的有四条路:

第一,新能源汽车或车载系统;

第二,智能穿戴设备;

第三,元宇宙;

第四,芯片。

目前,外界呼声最高的是新能源车以及AR设备,但是在这两个领域苹果的处境相当尴尬。

首先,就是新能源车。从2014年立项并推出“泰坦计划”开始,经过8年时间,苹果依旧在整车与软件之间摇摆不定,造车团队也是几经解散、换人,但是直到今天苹果的整车依旧没有落地的确切时间表。

反观特斯拉、比亚迪、蔚来、理想等车企,他们穿越了风口,克服了种种困难,最为重要的是,他们的汽车已经量产,尽管可能时不时还会有一些小毛病,但是交付数量的稳步增长已经为这些企业赢得了先机。从特斯拉超越丰田、比亚迪超越宝马、奥迪等车企的角度而言,全球汽车行业的逻辑已经开始重构。当下特斯拉的市值大概只有苹果的三分之一,但是相比于两年前,差距已经明显缩小。

对于苹果而言,现金储备是全球绝大部分企业望尘莫及的,且苹果对于供应链整合以及控制的能力是无与伦比的,按理说我们造车新势力这种从零起步的五六年都可以量产自己的新能源车,为什么苹果就不行呢?

我认为,苹果在手机产业的优势太大了,一家就赚取了行业60%以上的利润,但是有时候这种优势会成为创新的阻力,这点可以参照之前的诺基亚。另外,苹果对于供应链的掌控能力太强,如果到了物联网时代,主要载体发生变化,那么供应链企业是否还会对苹果“百依百顺”,这个恐怕要打问号了。

其次,在AR设备上。本应该今年发布的AR设备因为散热的问题无法解决,所以延期到明年发布。实际上,自iPhone6之后,苹果“挤牙膏式”的操作已经让用户产生了一定的审美疲劳,尽管当下苹果的销量依旧不错,但是随着全球智能机的销量下滑,苹果受影响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而在智能穿戴上,谷歌也在抢夺这一块的蛋糕,苹果是否还能在智能穿戴领域继续保持优势,还是未知之数。在元宇宙领域,Meta的竞争力要远远强于苹果,所以苹果想保持一定的优势,自然比较困难。

最后就是芯片领域,2019年苹果和高通迎来了世纪大和解,此后高通就一直是苹果基带芯片的主要供应商。在此之前,苹果也是一脚踢开了英特尔,而和高通合作的时候,“去高通化”的步伐也在加快。

2019年7月,苹果就以10亿美元的价格收购了英特尔手机基带芯片部门,在这笔交易中,苹果得到了英特尔该部门的相关设备以及8500项蜂窝专利和连接设备专利,还有2200名英特的员工,此后在芯片领域,苹果一直在加码,直到研发出M1、M2芯片。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一切都非常顺利。

6月29日,有媒体报,天风国际分析师郭明錤在推特发布爆料,最新调查表明,苹果自己的iPhone 5G基带芯片开发可能已经失败,因此高通将继续成为2023年新iPhone的5G芯片独家供应商,供应份额为100%(高通此前估计为20%)。

其后,#苹果5G芯片研发失败# 冲上热搜。

综合而言,目前苹果在手机领域的地位无人撼动,但是在物联网时代的“突围”上,苹果并不占有很突出的优势。我认为,一个时代的成功是多方面作用的结果,苹果想要继续在下一个时代占据主导地位就必须找准一两个方向,把产品落地然后不断修正。假如全球新能源汽车的渗透率达到40%,苹果才推出新能源车,那就为时已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