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F互联互通政策靴子落地,影响几何?
A股与港股的互联互通,即将面临一次新的扩容。
6月28日的消息显示,港交所与沪深两地的交易所将正式批准符合条件的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下。据悉,相关的准备工作、操作方案以及监管安排均已确定,预计ETF的互联互通将于2022年7月4日开始。
此前6月24日,中国证监会正式公布了《关于交易型开放式基金纳入互联互通相关安排的公告》(以下简称“《公告》”),提出扩宽内地与香港市场ETF的互联互通交易机制,而在消息公布的10天后,互联互通交易就将要落地。ETF互联互通规模几何?又会对两地市场产生怎样的影响?
01
ETF互联互通规则与规模
《公告》对股票ETF纳入沪港通标的做出了明确要求,需要过去6个月日均资产规模达到15亿元人民币,且其成封证券以沪深股通标的股票为主。港交所方面,则是要求其资产规模达到17亿元港元,主要成分证券以港股通标的为主,并对杠杆的使用做出了限制。从成分股出发来看,本次ETF的互联互通依旧是原本陆股通交易模式的延伸,只是交易的对象从单一股票变成了一揽子股票。
(图片来源:国金证券)
《公告》提出,原则上标的ETF每半年调整一次,与陆股通标的调整间隔相同。首次的纳入考察截止日为2022年4月29日。根据7月4日深交所、上交所与港交所的公告,本次共有87只ETF产品纳入了本次首批互联互通标的名单。其中沪股通ETF共53只,深股通ETF共30只,港股通ETF共4只。
截止至2022年6月24日,国内场内ETF共有694只,最新总规模为14519.25亿元。其中,股票类ETF和货币类ETF规模位居前两位,分别为9140亿元和3148 亿元。根据国金证券此前的测算,共有71只ETF产品符合上述《公告》的要求,预计规模约为5450亿元,占股票型ETF规模63.03%。而本次披露的ETF数量超出了预期,这意味着更大规模的ETF交易将融入陆股通的交易之中。
从ETF种类来看,目前沪深两市的ETF产品种类较为复杂,包括跟踪上证50、上证180、沪深300、中证500、创业板ETF等核心宽基指数的ETF,以及新能源、碳中和、科技、消费、医药、金融、国防军工、ESG等行业和主题ETF,预计能够为缺乏主题分类的港股投资者提供较为丰富的选择。而港股仅有的4种ETF基金均为跟踪恒生指数的宽基ETF,预计互联互通到A股的产品在内地市场都有替换选择,可能带来的新标的目前看来较为有限。
02
ETF互联互通影响几何?
2022年年初以来,A股与港股在宏观经济、地缘政治、疫情冲击等复合因素的影响下经历了大幅度的调整,恒生指数和上证、深圳指数都经历了较大幅度的下探,风险水平得到释放。随着5月国内经济好转,政府积极出台对市场有利的政策,市场风向重新回到了对看多有利的方向上,整体机会大于风险。
在这个时间点上,互联互通的政策发行无疑是对市场流动性的一次利好催化剂。ETF作为门槛较低的公开交易型公募基金,具有交易成本低、效率高、透明度高、交易便捷等特征,近年来在国内市场上高速发展。截至2021年,内陆ETF规模达到1.4万亿元,同比增长31%,其中股票类ETF占比达到67.4%,大多都由机构投资者占据主导。本次ETF的互联互通可以使海外资本对国内标的选择面扩宽,有望提升对外资的吸引力。
自2014年沪港通开放以来,陆股通成交规模快速提升,2017年-2021年陆股通成交量占沪深股市总成交量比重快速提升。截至目前,陆股通持有的平均流通 A 股的比例为3.97%,而内地投资者通过港股通持有的平均流通股比例为13.2%,从ETF本身的成交规模考虑,预计对陆股通成交规模的提升比较有限,但两地金融资产的联动性或许能借此机会进一步加强,提升国内利好政策对港股市场的影响力。
业内人士指出,目前互联互通机制已成为外资配置A股的主要途径之一,ETF互联互通意味着为外资配置中国资产提供了更多元化的配置途径。由于A股市场规模大、股票众多,外资投资者可能存在研究覆盖不足的约束,而且对长线投资者而言直接投资个股也存在一定的风险。因此,ETF作为一种便捷的投资工具,可以起到一揽子投资和配置的作用,特别是可以通过不同风格、市值和板块产品实现配置和轮动需求。
值得一提的是,陆股通的新政策有望利好券商板块的走强。6月以来,各类权益指数出现明显的震荡反弹,其幅度较5月有所扩大,前期表现趋弱的创业板、上证50指数出现补涨,ETF产品也随之有所提升,券商板块的经营环境有所改善。随着互联互通进一步推进,券商行业在下半年的经纪业务与自营业务均有望向高景气水平迈步。
从长期来看,当前ETF的互联互通只是一个开始,未来预计会有更大规模的品种能够参与到交易中。从中长期来看,愈发丰富发达的ETF产品选择不仅能够为外资进入国内提供选择,也能为国内资本向外投资留出空间,随着陆股通交易品种的逐渐扩容,两地资本市场的融合会愈发加深,也能够进一步改善国内的资本结构,使投资者拥有更多的选择。
- End -
▼ 往期推荐 ▼
最近更新
-
固生堂上半年收入逆势增长,“老中医”的优势从何而来?
股票 · 08-05 17:14
-
新能源造车新势力不再是“蔚小理”的江湖
股票 · 08-04 17:06
-
7月加息过后,美股市场能够迎来期待已久的反弹吗?
股票 · 08-02 10:04
-
新东方业务重组后收入骤降,但公司有信心在2023财年实现全年盈利
股票 · 07-29 17:41
- 分享一只低位芯片股!核心产品唯一自主研发,高成长+高盈利
-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能否国产替代?
- 33议重组标的:还剩8天发进展公告,订阅即可跟上!
- 每周一股 | 本周重点关注:核心补涨品种,抓住这一关键机会!
- A股企稳回升,半导体成新主线,值得投资吗?
- 巴菲特也扛不住!二季度亏损2933亿,还要继续加仓石油吗?
- 周五大盘长阳反攻,下周可以加仓了吗?
- 拜登将签芯片法案,狂砸5800亿,影响多大?万亿市场躁动!
- 大盘量化分析8月5日
- 半导体方向,出现一个新技术!
- 30议重组标的:还剩12天发进展公告,订阅即可跟上!
- 29议重组标的:还剩13天发进展公告,订阅即可跟上!
- 31议重组标的:还剩11天发进展公告,订阅即可跟上!
- 军工产业具备什么样的价值驱动?各级链条关系潜在价值分析
- 32议重组标的:还剩10天发进展公告,订阅即可跟上!
- 分享一只低位芯片股!核心产品唯一自主研发,高成长+高盈利
- 第三代半导体材料:宽禁带半导体材料能否国产替代?
- 33议重组标的:还剩8天发进展公告,订阅即可跟上!
- 每周一股 | 本周重点关注:核心补涨品种,抓住这一关键机会!
- 国防军工掀涨停潮!行业ETF大涨超4%!半导体龙头集体反弹,国产替代逻辑再强化?
- 高端合金龙头!新能源汽车+光伏+半导体,中报业绩加速增长
- 十八议重组标的:最多还剩20天,抓紧时间上车!
- 每周一股 | 本周重点关注:核心品种,技术面修复!一触即发机会来了!
- 二十议重组标的:还剩18天(也有可能提前)今天异动了,抓紧时间上车!
- 23议重组标的:还剩15天(也有可能提前),订阅即可跟上!
- 22议重组标的:还剩16天(也有可能提前),订阅即可跟上!
- 21议重组标的:还剩17天(也有可能提前)连续两天异动,订阅即可跟上!
- 十九议重组标的:还剩19天(也有可能提前),抓紧时间上车!
- 新能源+智能制造上游关键器件,景气度提升,股价频频异动
- 美联储7月什么时候加息 2022美联储加息时间表一览
专栏推荐
-
研选 浓缩机构研究精华,提前捕捉市场风口 1358人已购
¥258.00/月 -
排股掌内功心法 股市修炼有三大要素,即方法、选股、择时。 59人已购
¥399.00/月 -
尾盘擒牛之如何选股? 学完这些方法,告别选股难! 4人已购
¥288.00/月 -
强庄集中营 板王掘金强庄集中营,热点强庄+涨停突破好股,你要的都在这! 74人已购
¥488.00/月
推荐阅读
-
【财联社午报】两市超3000只个股上涨,汽车产业链、机器人迎集体反弹,半导体板块冲高回落
-
博纳影业本周申购 “爆款”专业户开启A股新征程
-
SiC时代加速到来 衬底稳定量产成核心诉求 企业坦言:价格两年内难下跌
-
巨头杀入的LMFP,是未来正极材料的新归宿?
-
【20220808午评】震荡中修复转暖 机会大于风险
-
8月8日午间看市继续走修复,后面还有大阳
-
国内光伏行业蓄势待发,新能源解决方案供应商海泰新能隆重登A
-
“搬家式”露营、为生活干杯——盘点年轻人“出逃”里隐藏的投资机会
-
松下免打孔新风空调:新风量非“先行”,PM2.5净化率非“顶级”
-
惠柏新材IPO:研发投入未达高新标准,与关联大客户数据“打架”
-
全国十大运动品牌六家为客户,数字营销商多想云递表港交所
-
【半导体分歧,机会依然大于风险】